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杜撰三個美女的遭遇解釋中日「恥」文化和歐洲「罪」文化的區別

杜撰三個美女的遭遇解釋中日「恥」文化和歐洲「罪」文化的區別

原標題:杜撰三個美女的遭遇解釋中日「恥」文化和歐洲「罪」文化的區別



美麗的萊茵河畔,一個美麗的女孩從一位強盜身邊走過,這個強盜發現周圍沒人便將女孩侮辱了。發泄過後他深感罪孽,於是在殺死了那個可憐的女孩後走進教堂向上帝虔誠懺悔。懺悔後的的他一身輕鬆,然後開始第二次殺人搶劫的犯罪。這次犯的罪比上次更嚴重,他殺死了數十人,包括幾個小孩,他又深感罪孽,於是第二次走進教堂。這次他認為單單靠虔誠的懺悔可能還不足以贖罪,而且他看中的下一個搶劫目標就要溜走了也沒時間懺悔,所以他肉疼的將之前搶劫所得的三分之一買了贖罪卷。拿著贖罪卷的他心情比上次還舒緩,甚至還隱隱感覺自己的作為正受到上帝的庇護呢。畢竟咱和上帝分贓了,那是一條船上的人了,自己人。於是他腳步輕快的回家拿好刀槍往下一個目標走去。


南宋臨安平民區的阿華十分開心,因為他家隔壁搬來了一個楚楚動人的女孩。雖然男未婚女未嫁,但他並沒有勇氣請人做媒,因為這樣會被人恥笑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這樣把面子丟了他以後怎麼見人?一個晚上他實在受不住誘惑去偷看了那個女孩洗澡,事後雖然很興奮,很滿足,但他內心裡卻無時不刻不受到良心的譴責,他覺得自己實在太卑鄙下流了。但第二天夜幕降臨的時候,他的腿還是控制不住的往女孩洗澡的地方跑去,這次卻被女孩發現了。阿華內心裡第一個想到的不是自己被捉住後官府的懲罰,而是如果事情爆發後別人會怎麼看他?會怎麼看待他的家族?他又會給祖宗帶來多大的羞辱?他死不足惜,對這種恥辱的恐懼讓他瘋狂的沖向女孩,女孩因為恐懼甚至忘了叫喊而最終被阿華掐死。冷靜下來的阿華在「不能背負恥辱」的信條下思維遠比之前活躍,他用了種種手段最終使得別人並沒有懷疑他。但此後他總是在睡夢中驚醒,幾年後便因為巨大的負罪感和內心的折磨而鬱鬱而終。



富士山腳下,武士犬養一郎完美解決了主公交代的任務正準備回去報備。突然,他發現山腳的小路上有一個清新脫俗的少女正專註的看著飄落的櫻花。他四周看了看並無他人,於是惡從心起,他迅速把少女拖進林子里享受著,完事之後順手把女孩打死。但就在他起身後餘光卻發現遠處還有一個老婦驚恐的看著他。不能讓她活著,否則事情傳出去後他家幾代的培養起來的名譽就要丟失了,於是老婦也被打死了。犬養一郎把犯罪證據消滅後想想並無紕漏,於是愉快的往主公的宅邸走去,最終受到主公的獎賞而走向人生的巔峰,快活終老。


上面三個事件都是我杜撰的,大家不必當真。我此前分析中國文化特別是儒學的時候也曾數次拿西方的宗教文明比較。儒學和宗教的主要目的都是回答三大哲學問題和制定主觀精神標準,並以此組織社會結構和管理國家。儒學和宗教都是基於一個或幾個假設之上的,但不同的是西方的假設是無所不能的上帝,而儒學的假設是人無論本性善惡都是該「仁」的,也就是都是該具有道德的,無論這個道德是叫「善」還是「仁」或「天理」又或者「良知」。



宗教里的假設是上帝,然後上帝創造世間萬物,對錯好壞的主觀標準自然也是上帝定的。你做了上帝叫你做的事情就可以上天堂,無論是屠殺異教徒還是欺騙異教徒。即使你做了上帝不許的事情也不要緊,趕緊的去教堂懺悔或買贖罪卷,最終你還是可能上天堂的。贖罪卷不但可以免去你的罪行,還可以替你的親人消災,這大概也是中世紀的歐洲教堂為什麼如此富有的原因吧。而如果你違背了上帝的旨意,即使你是幫助他人,那麼你依然會受到下地獄的懲罰,當然交了錢的另說。所以其實宗教文明是沒有道德的,或者說他們的道德和我們不一樣,他們的道德就僅僅是上帝以力量制定的規矩,至於為什麼制定這樣的規矩和為什麼這麼做對那麼做錯?凡人無權質疑,上帝也沒必要解釋給你聽。這種強制力更大些,和以政府武力背書的法律有一定相似性。


而儒學的假設是人無論本性善惡都是該「仁」的,「仁」的含義包括「孝、弟(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等等,違背這些就是錯,符合這些就是對。如果說西方的道德就是沒道德的話,東方的道德就是缺少精神世界裡上帝那樣的武力約束,主要靠自律。而我們清楚,這是需要極高的品性的,萬人中未必有一個。有一些人完全不相信這種他們看來虛偽的「道德」,但又生活在道德標準的儒家文化里,所以他們心裡再不相信道德,也必須在表面支持、擁護它,並以此分析判斷世界。道德高的人因為自己做錯了事感到自責恥辱,聽到別人的批評慚愧羞恥。沒有道德的人做了大家認為的錯事內心其實並不覺得自己錯了,也不會感到羞恥,但大家的指責不但會使得你被孤立,還會損害你的實質利益,所以也得在表面上遵守這套主觀精神標準。沒有道德的人做了錯事如果不被人發現其實是沒有負罪感和羞恥感的,宗教文明裡上帝無所不知,所以即使現實里沒人看見但上帝肯定知道所以要向上帝懺悔或賄賂。上面是兩種極端,現實里絕大部分都是處於兩者之間,他們認同這套主觀精神標準但卻不篤信,所以他們做了錯事會想盡辦法遮掩,遮掩不住被人指責就會有恥辱感,即使遮掩住了內心也會有負罪感。



儒學過去在日本不但是科舉的內容,還一度成為官學,神道教和武士道更是深受儒學影響。但日本的儒學卻是異化了的,他們缺失了最核心的「仁」,也就是他們和西方一樣也是沒有儒學這種道德的。他們只是用了儒學的這一套主觀精神標準但不相信儒學無論人本性善惡但都該是「仁」的這個假設。如武士道的核心理念順序是「名,忠,勇,義,禮,誠,克,仁」,和儒學的側重點順序完全反了。日本文化里的人和中國那些完全不相信道德但又用儒學這套標準的人是一樣的,他們其實信奉的是弱肉強食,勝者就是對的那套人生信條,但判斷標準卻是用儒學的這套。這些人和宗教文明的人非常相似,道德在他們眼裡其實就是規矩,一套自己被上帝或社會輿論強迫接受的規矩,他們所謂的素質也是規矩。素質和規矩無關善惡對錯,所以日本可以非常有素質的侵略中國,可以很有規矩紀律的奸淫擄掠,歐洲在大航海時期也是很紳士的賣黑奴和屠殺。只要遵從了規矩便可以無所不為,只要可以逃避懲罰就能做任何事。



所以西方的「罪感文化」和東方的「恥感文化」的區別就是他們信仰神我們信仰道德的區別,而日本的「恥感文化」處於兩者之間,他們雖然用的是儒家的主觀標準,但信奉的卻是弱肉強食,勝者為王。但其實無論中日還是西方,虔誠信仰神或道德的都是少數,所以以武力為後盾的法律就成為了必須的補充。罪是被外力強制懲罰的,恥是自我判斷產生的,這大概也是西方法制比較早完善的一個原因吧。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說明言 的精彩文章:

明朝以來廣西人戰鬥力有多強?
隆中對的條件已經喪失了,為什麼諸葛亮還要不停北伐?

TAG:明說明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