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六歲前,父母立好三個規矩,將來品行高人一等

孩子六歲前,父母立好三個規矩,將來品行高人一等

文 | 幸孕姐

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優秀過人,為了讓他們贏在起跑線上,往往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投資在智力教育上,忽視了對其品德教育的培養,其實,6歲是孩子性格及行為規範的奠定期,在這一期間立好這3個規矩,將來會德才兼備,比別人優秀很多。

一、不浪費食物

記得小時候喜歡剩飯,每次奶奶看到都會接過去吃掉,有時候家裡放了好幾天的剩菜,老人家也會拿回去,嘴裡還念叨著:「罪過,罪過~」那時不懂事,一度嫌棄著奶奶,現在才知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正因為奶奶的童年飽受飢餓之苦,知道糧食的珍貴,才會對食物有一種虔誠的尊重。

反觀我們如今處於物質富裕的時代,溫飽已是最低層次的需求,無論是在家設宴,還是出去下館子,總會點很多菜,最後吃不完直接丟掉,孩子在耳濡目染下,自然也學會了浪費。因此家長應該以身作則,教育孩子不能浪費食物,將來才會對生活心懷感恩之情。

二、不能逃避問題

曾親眼看見過一個孩子打破了別人家玻璃,害怕地拉著媽媽的衣角,媽媽罵了幾句,沒一會兒,有人找過來要求賠償並道歉,沒想到孩子媽趾高氣揚地沖那人吼:「你看見是我們砸的嗎?證據呢?」然後拉著孩子就離開了。

其實,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早已屢見不鮮,很多家長面對這種情況,總會習慣性地包庇自己孩子,然而從小就學會逃避問題,未來難有大作為,也不招人待見。所以,家長從小教育孩子正視問題,勇敢面對自己的過錯,將來才會成長為有擔當、責任感的社會棟樑。

配圖均來源於網路,圖文均無關

三、要顧忌別人的感受

經常在乘坐公交或地鐵的時候看到這樣一種情況,孩子在旁邊大吼大叫,周邊人都流露出了厭惡的神情,然而孩子家長對此毫無反應,甚至開心地刷著手機。公眾場合,大聲喧嘩,其實已經反映了一個家庭的教養,正因為家長沒有教育孩子去照顧別人的感受,所以他們才會肆無忌憚,這種小孩以後不討人喜歡也實屬正常。反之,如果家長從小教育孩子做任何事情前學會換位思考,想想別人的感受,他們將來必然會成為高情商、討人喜歡的社交達人。(lyj)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嬰參考 的精彩文章:

寶寶臍帶晚剪兩分鐘能防白血病?早於或晚於此最佳時間,都有風險
孩子有兩種表現,恭喜你是合格的父母

TAG:母嬰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