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射鵰中王重陽判定此人無法達到頂峰,不料小說來了個大轉折

射鵰中王重陽判定此人無法達到頂峰,不料小說來了個大轉折

在射鵰之中,王重陽曾經說過,因為周伯通的身上沒有那種濟世救人的博大胸懷,所以他無法達到最高的巔峰境界。而周伯通在苦心修鍊了十幾年之後,也確實沒什麼大的進展,只不過後來卻一舉登頂,這又怎麼解釋呢?

金庸為我們構建的小說世界可以說非常精彩,在其中正宗的門派其實只有武當和少林。元末明初之時,武當才出現,而在此之前,少林已經存在很久了。只是在射鵰前兩部之中,少林都沒有出現,當時正統的門派是全真教。

而王重陽也是全真教主,華山論劍之時,一舉拿下第一,也是獲得了九陰真經的掌控權,而他的武功確實是要比東西南北的幾位都要高。射鵰開場之時,王重陽就死了,而他的這些事迹都是在其他人的口中出現的,而周伯通對於他師哥的評價就非常重要了。

因為周伯通的武功就是王重陽教的,而他的實力也是僅次於五絕,並且根據周伯通的話,我們能夠發現,王重陽其實並不怎麼喜歡武學,他更喜歡的是道。而在這個世界上就有人天賦異稟,他們隨隨便便練練學學,就能夠達到至高境界,這顯然是肯定了王重陽的天賦。並且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講,王重陽之所以能夠有如此高的武功,也不是因為經年累月的勤學苦練,就是天賦異稟。

在這一點上,王重陽和周伯通就不一樣了,王重陽不喜歡武功,但老頑童卻是非常喜歡。周伯通對武功可以說非常痴迷,誰有種厲害的武功,他不惜向對方磕頭,下跪也要求得武功,不管是不是敵對勢力,就好比他還曾經想要學習龍象般若功,就朝著金輪法王磕頭了。

只不過雖然他對武功很痴迷,但是王重陽卻對他評價不高,他說正是因為周伯通對武功的痴迷,所以他就少了那一分濟世的博大胸懷,正是因為如此,武功才沒有辦法達到頂峰,而周伯通也和郭靖說過,他覺得自己雖然說苦心修鍊了十幾年的時間,不過進展看起來還是很小。

但在小說後面,周伯通的武功不斷前進,已經超過了五絕,就算是王重陽在世,他都不一定能夠打得過老頑童了。並且我們都知道周伯通當時還融會貫通了九陰真經其中的內容,所以他的武學成就肯定會超過王重陽,但這裡我們就發現了,金庸這不是有些前後矛盾嗎?

其實這也很正常,長篇小說篇幅宏大,有時候寫到後面,連作者都忘了前面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意思。而金庸在敘說郭靖和周伯通相遇時,想要突出王重陽身上的武學天賦,所以才會這樣說。後來在天龍八部之中,掃地僧也向眾人解釋道,他們說佛法越高,自己的武功才能夠學得更好。但後來游坦之的出現,就又打破了這個定理。所以說這些疑問其實都是作者寫的謬誤之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史野話 的精彩文章:

張飛和馬超到底誰的實力更強?他們中間有一個參照人物
蒙古軍隊罵敵軍就是一群奴隸,結果蒙古軍慘敗,輕敵的後果

TAG:閑史野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