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脂硯齋滴露研硃,「淚流滿面」批閱紅樓

脂硯齋滴露研硃,「淚流滿面」批閱紅樓

一、滴露研硃,批閱紅樓

脂硯齋這位最早的《紅樓夢》評者,其心緒與作者相類,他懷著十分虔誠的心境先後多次評批《紅樓夢》,寫下了數萬字的評語,這些評語具有十分重要的資料價值,其中不少具有深刻的思想藝術見解,是了解《紅樓夢》的一把鑰匙,具有特殊的地位。

滴露研硃批閱紅樓(李懷通供稿)

二、石破天驚鬼夜哭

脂硯齋曾形容曹雪芹之《紅樓夢》是「石破天驚鬼夜哭」。驚天地,泣鬼神是也!曹雪芹寫人敘事是「追魂攝魄,傳神摩影」,字挾風雷,韻成金石,血透紙背,身世兩忘。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三、秉刀斧之筆,具菩薩之心

脂批有言:「是作者具菩薩之心,秉刀斧之筆,撰成此書,一字不可更,一語不可少。」這是對曹雪芹文學藝術幾乎毫不保留的評價。

上述脂硯齋的這段評語,是對《紅樓夢》語言藝術的高度評價。《紅樓夢》的語言整齊簡潔,形式多變,音韻和諧,形象豐富,飽含情意,使人望文而生情,聽音而覺美!

曹雪芹畫像

四、「情情」與「情不情」

「情情」者,即「用情於多情者的人。」脂硯齋曾指出「黛玉情情」。即她對世間之有情之物,能以痴情去體貼,也即是「傳情入色」的內涵。第一個「情」字為動詞。

「情不情」,意即指寶玉不但能種情於有情之人,甚至也用情於無情無知者。泛愛之情若此,警幻才謂之「意淫」也。「情不情」,第一個「情」字為動詞,即「用情」。寶玉情不情,黛玉情情,此即脂硯齋之精論也。

林黛玉(劇照)

五、且說賈寶玉「囫圇不解」

脂硯齋在十九回批曰:「余閱《石頭記》中至奇至妙之文,全在寶玉、顰兒至痴,至余囫圇不解。」對寶玉其人,他還說:「說不得賢,說不得愚,說不得不肖,說不得惡,說不得正大光明,說不得混帳無賴,說不得聰明才俊,說不得庸碌平常,說不得情痴情種」。

賈寶玉(劇照)

確實,在寶玉身上存在著許多互相衝突又互相關聯的諸種因素,人物的複雜性顯示出典型的光輝。總之,人們對賈寶玉說不清是何等人物,都為「囫圇不解」而煩惱,這就是寶玉魅力最強之處,也是寶玉個性特徵。

賈寶玉是不能用正邪、美醜、新舊、善惡妄加評論的,或可認為他是對列祖列宗的價值期待背離多於認同的不肖子孫。囫圇者,完整也,立體也,多元也,多側面而由表及裡也,可會意而不可言表也。實為古今未有之人。

清代版《紅樓夢》插圖

六、封建悲歌歌一曲

脂硯齋悲哀賈府繁華不再,後繼無人,作詩抒憤,嘆息「燕山仍舊竇公無。」竇公者,五代周時大官僚,他有五子俱教育成材,科舉得中,是封建時代理想的家庭,被傳為美談。對照賈府後繼無人,脂硯深有感觸,並深深期望於未來能有竇公再現。有詩曰:「請君著眼護官符,把筆興衰說世途。作者淚痕同我淚,燕山仍舊竇公無」。可惜賈府子孫不肖,都無指望,惟寶玉略可望成,反成了叛逆者,奈何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谷聽雨閣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美學價值:集古典美學大成,啟近代美學先河
芬蘭學校和社會考試試卷背面附有標準答案但無人作弊

TAG:元谷聽雨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