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小染匠」丁托萊托:十六世紀威尼斯畫派最後一位大師

「小染匠」丁托萊托:十六世紀威尼斯畫派最後一位大師

丁托萊托(Tintoretto ,1518~1594),出生於威尼斯,而且終其一生於威尼斯。

他的原名叫雅各布·羅布斯迪﹝Jacopo Robusti﹞,因為父親是個染坊主,人們就叫他 「丁托萊托」,意思是「小染匠」。

由於他從小喜愛繪畫,常常在染坊的牆上、地上亂塗,於是他的父親將他送到提香的畫室去學藝。

提香是當時威尼斯畫派最傑出最偉大的畫家,可是他並沒有發現這個學生的才智。

由於丁托萊托不遵守老師的指導,有飛揚浮躁的表現,從而使提香很不喜歡他的性格,曾經趕他回去。

年少氣盛的丁托萊托一氣之下,從此發奮深研,立志「要把提香的色彩和米開朗琪羅的形體結合起來。」

後來,他果然創立了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使作品兼有兩位大師的特長。

丁托萊托的貴族宮邸題材的畫雖也藉助聖經故事,但畫意在於渲染威尼斯上層社會生活的豪華,注重人物的華貴服飾,宮內的擺設等等細節。尤其對貴婦女的形象,在造型上產生新的興趣。

有的史料說他在創作時常常把人物鑄成男女蠟像,將蠟像放置在硬紙板做成的房屋模型內,然後用燈光通過孔洞去觀察預想的舞台效果。但這種說法令人生疑。

《施洗者約翰的誕生》

約翰的一生在基督教傳說中實在是個極為重要的人物。丁托萊托這一幅畫所描寫的乃是約翰誕生的故事:

傳說猶太王希律在位時,約比雅班裡有一個祭司名叫撒迦利亞,他的妻子是亞倫的後代,名叫以利沙伯,夫婦年老無嗣,常為此事感到苦惱。

一天,撒迦利亞在掌祭祀之事時,向耶和華求子。天使加百列即降臨人間對他說:耶和華允許賜他一子,取名約翰,但要他長大之後為主工作,直到耶穌長大,並為人間受盡苦難。

撒迦利亞此時已年過九旬,其妻也是年近九十的老人,怎能生子?

祭司對此天諭未敢相信,天使見他對上帝的意志不堅,就罰他在妻子懷孕其間變成啞巴。

這裡描寫的正是祭司的妻子在閨房臨產,而他正在涕淚感恩時的情景。五個婢女忙於照料剛生下的嬰兒,請來的年輕奶娘正欲喂飼。

以利沙伯雖衰竭無力地躺在床上,但心情無比激動。一個廚娘正給她端來食物,右側站立著的祭司撒迦利亞對天喊出了聲音。

當產婦把孩子生下後,他便開始能講話了,他那驚喜交集的表情被描繪得非常真實。

《天堂》

又譯為《天國》,是丁托萊托年屆72歲高齡時所畫,一共畫了四年(1588-1592),1594年他就去世了。因此,這是他晚年的最偉大的代表作品。

《天堂》是一幅巨畫,面積達197平米,被稱為世界布油畫之最,由1×0.8m的小塊油畫布拼接而成。畫面上所表現的是環繞著聖母瑪利亞的眾多的天使、使徒一起走向天國,向上帝耶和華進行禮拜。

然而這一傳統的宗教題材,在丁托萊托筆下卻成為十六世紀末威尼斯人民群眾與社會生活的反映。全畫共有七百多個人物。

《基督受刑》

這幅畫是1565年為威尼斯的聖羅科學校所作的五十多幅聖經圖中的一幅,也是其中最富有魄力的一幅。

場面的宏大與深刻,在西歐美術史上的同題材之作中還從未有過。畫面中央,是剛立起的基督受刑的十字架,人們都注視著他。

瑪利亞和使徒們撲倒在十字架下,另外兩個強盜正在做磔刑的準備。所有的人都以十字架為軸心,運動 著,而且都極生動有力。

畫面上籠罩著一層神秘的光,而人物就在這層光的明暗裡浮現出來,使場面產生極為強烈的戲劇效果。

《銀河的起源》

據羅馬神話說,朱庇特(希臘神話中的宙斯)想使他與人間婦女所生的嬰兒獲得與神一樣的永生權,吩咐女僕將一個嬰兒送到朱諾的胸前,去吮吸女神的乳汁。只要吸上一口女神的奶水,嬰兒便能長生不老。

可是女僕的突然襲擊,使朱諾無所準備,在驚恐躲閃時,朱諾的乳汁飛濺開來,在太空形成了環繞蒼穹的銀河(銀河:Milky Way一詞即由來於此)。

《浴後的蘇珊娜》

從前有一美人名叫蘇珊娜,她嫁給一位巴比倫鉅賈約基姆為妻。由於她為人賢淑,秉性善良,丈夫非常愛她,她不僅生活優裕,且也忠於自己的丈夫。

一次,她在家中花園的水池裡沐浴,被兩個年老的好色之徒偷見,他們想上前玷污她,遭到蘇珊娜嚴詞拒絕。

兩個老頭怕蘇珊娜向丈夫揭發自己的醜行,便決意先發制人,誣告蘇珊娜不貞。糾紛一直鬧到埃及法老那裡,蘇珊娜終被定為死刑。

此事被先知但以理獲悉,蘇珊娜的冤情得到申張,兩個壞老頭也被判以烙刑。蘇珊娜從此就成了希伯來民間故事中的貞女象徵。

《愛神、火神和戰神》

這是一幅調情的畫面,丁托列托利用人物的姿態、交織的衣褶和返射的光線等手法,將畫面處理得相當生動。

愛神慵懶地斜倚在黑白交錯的床上,光線打照著她玫瑰色的光滑肌膚,渾身充滿了性感;火神面對美麗的愛神,顯得有些不自在;而頭戴鋼盔、身披胄甲的戰神,則神情狡黠,從一張桌子下探出頭來。

我們不但可以從鏡中觀察火神的背影,也可以從正面看到他笨手笨腳發現愛神嬌美後,那副發窘的神態。

此外,畫家還在畫面右下角加進一隻小狗,朝著它準備吠叫的方向,讓觀畫者發現躲起來的戰神。整幅畫面既俏皮又充滿調情意味,增添了幾分戲謔的趣味。

《最後的晚餐》

《最後的晚餐》這個傳統的聖經題材,在不同時期有很多畫家都畫過,丁托萊托先後畫過七八幅之多。

早期丁托萊托的一幅《最後的晚餐》作於1547年,現藏威尼斯聖塔—瑪庫奧拉小教堂內。

但以1565年至1594年期間完成的三幅為最著名【這三幅是:一幅在聖特羅瓦佐教堂,第二幅在聖洛可公會,第三幅在聖喬治教堂內】。

這裡欣賞的即是其中的第三幅,它作於1592~1594年間。就其構思的獨特性來說,這幅畫比所有其他幾幅都要大膽。

富有運動感的斜角線構圖,強烈的明暗對比法, 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心理上的印象。

席上的十二個人物被耶穌的一句話:「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出賣我」驚擾得神色張皇、表現不一的動態,加上左上角那種奇幻的天光與雲霧相繞的光源,使這個場面具有一種神話般的舞台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陰難追 的精彩文章:

他眼中的人類肉體,似乎更像鋒利的石頭雕像!
Giovanni Marradi·《And I You》

TAG:光陰難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