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英國派900人輕易攻佔整個印度,為何始終未能殖民中國?原因簡單

英國派900人輕易攻佔整個印度,為何始終未能殖民中國?原因簡單

在古代歐洲,歐洲人一直都認為東方遍地都是金銀珠寶,引發了歐洲人的淘金熱,而當時的中國和印度可是眾所周知的文明古國。自然也就成為歐洲人心目中最嚮往的地方,據資料揭露,近代大航海時代開闢之後,歐洲殖民者藉助船堅炮利,開始在全球建立殖民地,其中東方自然就是重中之重了。特別是英國殖民者,看上了中國和印度,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2個文明古國面對英軍的侵略,表現卻是大相徑庭,其中900名英軍就攻佔了300萬平方公里的印度。然而英國人為了打贏鴉片戰爭,卻是費盡了心思,派出了接近2萬人的遠東艦隊,在這裡就有一個問題,英國派900人輕易攻佔整個印度,為何始終未能殖民中國?大家要知道的是,當時清政府也是相當腐敗無能的,最為根本的原因是因為印度只是一個地理上的概念,並非是一個國家概念。

而且印度也從未被真正的統一過,即使是所謂的莫卧兒帝國,其實也沒能統一印度,據資料揭露,當英軍入侵印度時,他們面對的主要敵人並非莫卧兒帝國,而是各地的地方勢力。而且在18世紀後期,莫卧兒帝國早已經不復存在,印度被500多個土邦統治著,即使是莫卧兒皇帝,也根本不擁有對這些土邦王公的生殺大權,自然也就談不上中央集權。各地土邦王公彼此之間展開混戰,完全不把莫卧兒皇帝放在眼裡,而且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當時的印度各個土邦不但不反對英軍的入侵,相反還主動找英軍購買武器。據史料記載,公元1757年,英國和印度之間爆發了大決戰,結果英國僅僅派出900名英軍,再加上2200名印度人,就擊敗了印度王公的7萬聯軍。隨即英軍輕易便攻佔了印度全境,而且還搜刮到了5800萬英鎊。

然而中國面對英軍的入侵,和印度的表現十分不同,英國人居然派出了差不多2萬人,前來進攻中國。坦白來說,當時的清軍早已經毫無戰鬥力,面對英軍的入侵,其實也和印度一樣,節節敗退,最終清政府被迫割地賠款。可能有很多朋友不知道的是,印度被英軍殖民之後,整個印度社會居然還走上了和平和穩定的道路,各地不同信仰的民眾能夠和平相處。然而二戰結束之後,印度獨立,結果數百年積累起來的經濟和工業基礎毀於一旦,整個印度社會卻開始出現倒退的趨勢。然而中國卻不一樣,雖然清軍在鴉片戰爭中一敗塗地,腐敗無能的清政府也不能允許英軍來吞併整個中國,4億百姓也不會答應。如果英軍真的想像殖民印度那樣,來對付中國,一定會遭到強有力的抵抗,畢竟中國從古至今就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

筆者認為,雖然古代中國改朝換代不斷,但每一個朝代,無論是統治者,還是天下臣民,對外都有著極為強烈的國家意識。並且儒家宣揚的愛國思想,早已深深印在了每個中國人心中,英軍入侵必定會遭到最為強烈的抵抗,也必定會失敗無疑,後來日軍侵華遭到慘敗,便是很明顯的例子。而印度卻不同,由於一直都沒有被統一,民眾和統治階層都沒有大一統的意識,在對外方面自然會各懷鬼胎,無力對付外國入侵。自然也很容易被分化瓦解,各個擊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閑談 的精彩文章:

此人被司馬懿誅滅三族時,一幼子幸運逃脫,他的後代成功滅亡晉朝
歷史上最富有的商人,家產高達6000億,卻因此事差點被朱元璋斬殺

TAG:讀史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