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WHO將「電玩成癮」列心理疾病 專家:大腦反應類似毒品成癮

WHO將「電玩成癮」列心理疾病 專家:大腦反應類似毒品成癮

文:曾多聞

WHO將「電玩成癮」列心理疾病 專家:大腦反應類似毒品成癮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沉迷電玩的玩家都知道怎麼預防在虛擬世界的危險,但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指出,這些玩家也許應該更加註意預防過度打電玩帶來的真實危害。在最新的疾病分類手冊中,WHO已經將電玩成癮列為一種心理疾病。



WHO的聲明,證實了許多家長的擔憂:過度打電玩,對兒少身心造成傷害。WHO表示,將「電玩成癮」正式列為成癮性心理疾病,可以提醒各國政府當局、家長、醫護人員正視過度打電玩帶來的危害,並做出對策。

WHO的心理健康及物質濫用部主任謝克爾·沙先拿(Shekhar Saxena)醫師說,WHO決定將電玩成癮列為心理疾病,是基於科學研究的證據,同時世界各地都有案例指出,電玩成癮的確需要醫學治療才能糾正。

專家說,電玩成癮問題特別容易發生在兒童與青少年身上,因為他們心態尚未成熟,自制力較弱,出現成癮癥狀時也不懂尋求協助,而其後果可能很嚴重。英國皇家心理學院發言人亨利埃塔·鮑德溫瓊斯(Henrietta Bowden-Jones)醫師說:「我們常常見到不知所措的父母,因為電玩成癮問題不但害他們的孩子無法繼續正常學校生活,甚至讓整個家庭分崩離析。」她說,通常電玩成癮可以經由心理治療得到糾正,不過有些時候可能需要藥物輔助。

但專家也指出,不是所有打電玩的兒少都有病。WHO指出,目前已經確診的電玩成癮病例仍然少見,推測只有約3%的電動玩家有成癮危機。《時代雜誌》報導稱,家長不必為這個新的心理疾病分類過度擔憂。

英國心理學會發言人瓊·哈維(Joan Harvey)醫師說:「大家要知道,不是每一個關在房間里打電玩的小孩都有成癮問題,不然醫生早就忙不過來了。」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PA)報告指出,WHO將電玩成癮列入心理疾病的決定,根據的研究多半是針對亞洲年輕男性:「研究顯示,當這些人全神貫注在線上電玩時,他們大腦會發生類似毒品成癮的反應:打電玩會刺激神經反應,產生愉悅和獎勵感,當玩家極端追求這種愉悅和獎勵感時,就會出現類似成癮的行為。」

但APA暫時不會跟進WHO,將電玩成癮列為心理疾病。APA聲明指出:「我們需要更多(美國本地的)臨床研究,才能決定是否將電玩成癮列為心理疾病。」目前APA 2013年5月出版的DSM-V(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並未將「網路成癮」列入正式臨床診斷,只將「網路遊戲疾患」(Internet gaming disorder)的研究準則,列入書中。

★版權所有,轉載請加註作者及出處,出處為親子天下微信公眾號(微信號:cn-parenti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子天下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用權威教孩子不管用?

TAG:親子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