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蒙古帝國沒有征服非洲,居然要楊過背鍋?

蒙古帝國沒有征服非洲,居然要楊過背鍋?

風月

史官

文∣含章 ? 主播∣庫小七

看過金庸小說《神鵰俠侶》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故事的結尾,楊過為了解襄陽之圍,用石塊擊中蒙古當時的大汗蒙哥,蒙哥當場筋折骨斷,立即斃命。

但你不知道的是,就因為這一塊石頭,阻礙了蒙古帝國征服非洲的道路。

你可能想問,蒙哥是誰?他的死影響有這麼大么?

蒙哥是成吉思汗四兒子托雷的長子,成吉思汗的孫子之一,同時也是忽必烈的親哥哥。這可是一員猛將。

蒙哥曾指揮西征,為當時的蒙古帝國開拓了更大的疆域——從長江流域一直到東歐平原,橫跨了歐亞兩大洲。不光是當時地域最遼闊的國家,也堪稱是有史以來地域最遼闊的國家了。

當時歐洲人對蒙古帝國可是聞風喪膽,認為蒙古是「上帝之鞭」,是上帝派來懲罰他們的。

即便這樣蒙哥也還沒滿足,而是準備踏上非洲。但與此同時,蒙、宋戰爭還在繼續,所以他命令自己的弟弟忽必烈與自己一同攻打南宋。

同時把另外一個弟弟旭烈兀任命為波斯地區(現伊朗地區)的總督,進行第三次大規模的西征。

天不時

但是這次西征卻成了最後一次西征,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蒙哥之死。

這次西征的開端是很順利的,旭烈兀十分賞識手下怯的不花,所以選拔他為前鋒。怯的不花也的確很勇猛,帶領蒙古騎兵一路上順利的消滅了所有抵抗,踏過了伊朗高原,也把敘利亞打的落花流水。

這樣的勝利一直延續到蒙古前鋒部隊到達現在以色列的加沙地區,距離非洲大陸只有幾百公里了。

但這個時候,蒙哥在攻打合州時不幸去世。當然,不是楊過殺死——這畢竟只是金庸筆下的戲說——而是死的另有原因。

但是現在歷史學家也沒有確定他到底是怎麼死的,有的說法是死於弓箭,有的說法是死於瘧疾等等。雖然不知道死因,但能確定的是,他的死的確給蒙古帝國造成了巨大的問題,產生了蒙古內部的危機。

其實自古以來,帝王去世王朝更迭,往往都是動蕩期,但是在大家熟知的朝代,繼承人一般都是嫡長子繼承製,並且在帝王去世前都會立儲君,這樣就會避免一定的動蕩。

可是蒙古帝國在這方面很奇怪,蒙古的世襲傳統,是幼子繼承製。

這是因為蒙古是個游牧民族,為了讓更多的子孫活下來,兒子成年之後分家,自力更生獨當一面,往往一家之長通常會把財產留給最弱小的小兒子,以保障小兒子的生存。

而成吉思汗的皇后生了四個兒子,本該按照傳統繼承給小兒子托雷,但是成吉思汗卻更喜歡自己的三兒子窩闊台(因為據說長子朮赤的血統不正,次子察合台的性格不穩),所以傳位給了三兒子,而且臨終前遺囑,即使是窩闊台家族的一塊肉也要尊其為汗。

窩闊台死後,由於窩闊台的長子貴由繼位,但是不久貴由也去世,大汗之位一再曲折,經過多方爭奪,又回到了托雷的後人蒙哥手裡。

通過這樣的背景,大家估計也就知道了,蒙古帝國沒有統一的繼承製度,導致除非出現及其強勢、可以整合各方軍事實力的領導人之外,蒙古帝國的權力更迭註定是動蕩的。

不同的兒子、兄弟之間常常為了奪權自相殘殺,各自為戰。而蒙哥大汗死後,他的兩個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就展開了爭奪汗位的戰爭。

而作為他們親兄弟的旭烈兀雖然獲得汗位的可能性很小,但是畢竟權力重新劃分,需要選擇新的跟隨者,也不得不率軍回到伊朗。旭烈兀帶走的可都是精銳部隊,留下跟著怯的不花的部隊只有不到兩萬人。

大家都知道,一場勝率較大的戰爭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而蒙哥之死造成了前線缺空,也可謂是這場戰爭實在是「天不時」。但是除此之外的兩個因素也導致了這場戰爭的失敗,也就是「地不利」和「人不和」。

地不利

1260年8月,怯的不花帶領的部隊來到了埃及。九月的西亞大陸溫度一般都在30度以上,而且極其乾旱少雨。

然而蒙古騎兵更加適應高維度作戰,這一點可以通過之前的事實進行佐證。一般來說中央王朝軍事戰鬥力都是強於安南(現在的越南)的,而且安南從唐朝開始獨立,宋朝時作為藩屬國。

而蒙古鐵騎橫掃南宋後一路向南,一直從江淮流域達到了兩廣崖山,想繼續南行的時候,卻沒有征服安南(這場戰爭在越南歷史上稱為反侵略勝利)。

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安南緯度太低氣候太熱,水土不服,導致了非戰鬥性減員。

同樣道理,在西亞這一與安南一樣炎熱的氣候條件下,盟軍也沒有辦法發揮真正的實力。加上已連續征戰數個月,體內早已疲憊。同時又缺乏後期補給,騎兵極度缺水,戰鬥力大打折扣。真可謂是「地不利」。

人不和

由於這次西征的前期太過順利,怯的不花想當然的認為這次戰事一定也會全勝。

但是沒有想到,在他們到來之前,埃及發生了很大的變動,就是埃及的統治者換成了馬穆魯克人忽都思。

馬穆魯克人其實並不是上層貴族階級,而是被販賣到埃及的奴隸,由於體能較為突出,被埃及之前的統治者馴養,從小接受嚴苛的軍事訓練,是為了成為專門作戰的奴隸。

但是馬穆魯克人不甘心只是成為埃及王權的作戰工具,所以直接推翻了上一任統治者,自己坐上了蘇丹的寶座。

1260年9月3日,雙方的軍隊在加沙以北的艾因扎魯特相遇。

馬穆魯克人的大軍可是有十二萬人,蒙古騎兵只有二萬人,忽都思在人數上就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但面對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蒙古騎兵,他們依然很小心,決定打一場埋伏戰。

所以忽都思帶領了一支小型部隊去誘敵。被勝利沖昏頭腦的怯的不花,盲目自信,率先發動進攻。忽都思裝作退卻的樣子,實則是引誘蒙古軍隊進入陷阱。

其實,如果怯的不花當時能細心一些,應該可以發現馬穆魯克人撤退的及其井然有序,一點也不像戰敗的樣子。當蒙古騎兵進入了埋伏,馬穆魯克騎兵從三面沖了上來,與蒙古人展開攻擊。

蒙古兵雖然強悍,但馬穆魯克人卻越殺越多,而且利用埋伏圈的優勢不斷地射擊弓箭,怯的不花這才知道自己上當了,但是已經來不及了,兩方軍隊從清晨殺到中午,蒙古大軍慘敗。

馬穆魯克人消滅了怯的不花以後,順勢收復了整個敘利亞。

結語

所以只能說,蒙古帝國的西征止步於非洲,是由於三個主要的原因:

「天不時」,蒙哥之死使得前線的旭烈兀帶走精銳部隊,抽身去處理宗族鬥爭;

「地不利」,長時間的作戰和及其不適合的作戰氣候,使得前線部隊並不能發揮出實力;

「人不和」,怯的不花過度自信,並沒有去了解敵軍的兵力情況,最終戰死沙場。

後來的一百多年裡,雖然蒙古騎兵也有在敘利亞一帶試圖與馬穆魯克人再次爭奪領土,但是卻失去了最佳的進入非洲大陸的時機,止步於此。

- END -

往期閑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月史官 的精彩文章:

史上那些坑娃的爹

TAG:風月史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