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寶雞有個金台觀 離天只有三尺三

寶雞有個金台觀 離天只有三尺三

「寶雞有個金台觀,離天只有三尺三」。這個耳熟能詳的口頭語,使外地來寶雞的人增加了對金台觀的神秘感。正所謂古詩云:不為依陳寶,浮雲自往來。三峰留玉洞,一杖下金台。海岳歸何處?君王召不回。無生本無地,人世漫徘徊。

金台觀位於寶雞市區北部的陵源上,南距火車站0.5公里,始建於元末明初,為明代遼東道人張三丰修道處。《明史》卷299《張三丰傳》載:"張三丰,遼東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寶,三豐其號也……太祖故聞其名,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遣使覓之,不得。後居寶雞之金台觀。" 張三丰在金台觀修道22年,金台觀是張三丰的第一道場。

(金台觀是張三丰真人的行化之地)

寶雞金台觀地勢高曠,視野開闊:向南遠眺,秦嶺疊嶂,環列如屏,蒼翠如黛;向下俯瞰,渭水縈迴若帶,市區高樓林立,街道四通八達;極目四周,樹木森森,曲徑通幽,景色宜人。金台觀現存建築分中院和東、西偏院三部分。

金台觀主要建築和道教古迹有玉皇閣、三清殿、呂祖殿、慈航殿、八卦亭、聖母洞、三豐洞、藥王洞、朝陽洞等。觀內有高台一座,登台可俯視全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曾多次撥款維修金台觀古建築,後又在觀內建立了博物館,展出大量西周時期的青銅器,使該觀遠近聞名。

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十月初十為金台觀廟會,有秦腔等地方戲表演活動。

百姓傳言,金台觀離天只有「三尺三」,是言其觀之高。若置身於金台觀玉皇閣前平台上,居高遠望,真是心曠神怡,景象萬千。

金台觀建築總體布局依山就勢,主要建築沿中軸線排列,左右對稱。

其中,玉皇閣為二層樓閣,單檐歇山頂;二層外檐施三彩如意斗拱。整體結構採用通柱做法,二層施腰檐平座。

三清殿,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五架椽,外檐斗拱為三踩出單昂。

三豐洞為黃土窯洞式的寢祠,採用發券起箍的做法,洞內有供台、塑像等。洞前建有木結構半歇山頂披檐。

建國後人民政府曾多次撥款維修金台觀古建築。

2015年11月21日,陝西省寶雞市金台觀隆重舉行三清殿落成慶典暨開光法會。兩岸四地的高道大德、嘉賓學者齊聚西府,共襄盛舉,以沾神恩。

金台觀掠影

(金台觀道文化景區)

(金台觀三清殿開光慶典)

(金台觀公益講堂)

(金台觀夜景)

(道教之音編輯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音 的精彩文章:

尋夢武當,我們即將出發
「真誠描夢繪仙圖,丹青不改道德宗」——唐誠青道長以藝精道之畫集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