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年少不懂李商隱,讀懂已經來不及

年少不懂李商隱,讀懂已經來不及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綉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五歲誦經書,七歲弄筆硯」,可惜童年喪父,跟母親過著清貧的生活。李商隱跟一位精通五經和小學的堂叔受經習文,至十六歲便因擅長古文而得名,又寫得一手秀麗的工楷和好文章。李商隱是長子,背負著撐持門戶的責任。李商隱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時期曾「傭書販舂」,即為別人抄書掙錢,貼補家用。

李商隱憑藉才華、人品和性格建立起了自己的社會關係網路。早在十六歲,他就開始與一些知識分子交往,把自己的作品散發給他們閱讀,獲得了一定的名氣,後來認識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輩。令狐楚官至宰相,跟白居易、劉禹錫等人都有來往。令狐楚很欣賞李商隱的文采,對李商隱十分器重,親自給他授課,還讓自己的兒子令狐綯跟他交往、遊玩。認識令狐楚是李商隱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他後來的生活狀態在很大程度上與此有關。令狐楚幫助李商隱進入士大夫的社會階層,同時也使他捲入了黨爭的旋渦。

李商隱跟令狐楚交往甚密,可是卻與涇源節度使王茂元的女兒結婚。當時牛李黨爭正在尖銳時期,令狐楚是牛黨,王茂元則是與李黨有關。唐宣宗即位以後,牛黨當權,令狐楚兒子當了宰相,打擊一切與李黨有關的人,從此李商隱一直被壓抑而抬不起頭。幾次到長安活動,只補得了一個太常博士。最後死於滎陽,年僅四十七歲。


李商隱一生的經歷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文宗開成二年以前,是他的青少年時期。16歲著有《才論》、《聖論》,以古文為士大夫所知。文宗大和三年,受天平軍節度使令狐楚召聘入幕。大和六年,令狐楚調任河東節度使、北都留守,李商隱隨至太原。開成二年李商隱登進士第。這個階段存留的詩作不多,但已形成重要的開端。其中有一部分直接反映社會政治的詩篇,如《隋師東》、《有感二首》、《重有感》、《壽安公主出降》、《行次西郊作一百韻》等,指事陳情,激切感人,顯示了青年李商隱關懷國家命運的抱負和器識。另一些作品則寫李商隱的凌雲壯志和渴求用世的心愿,如《初食筍呈座中》和《無題》「八歲偷照鏡」,筆意宛轉,風格清新。此外,也有少量應酬詩和艷體詩。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寫這首詩的時候大概十五六歲,當時被家人送去學道,跟玉陽山靈都觀女氏宋華陽相識相戀。但是兩人的感情卻不能為外人明知,而李商隱的心內又奔涌著無法抑制的愛情狂瀾,他只能以詩記情。


從開成三年到武宗會昌六年,是李商隱踏上仕途和開始捲入黨爭旋渦的中年時期。這一階段坎坷不平的人生歷程,使他的創作向縱深發展,題材比前期寬廣,包括感時、抒懷、言情、贈答、行旅、田園、詠史、詠物許多方面。詩中感情更為沉鬱,表達愈加婉曲,藝術上達到成熟的境界,代表作如《安定城樓》、《回中牡丹為雨所敗二首》、《任弘農尉獻州刺史乞假歸京》。另一方面,消極頹廢的思想和綺靡俗艷的詩作也有所發展,如《鏡檻》、《曲池》、《縣中惱飲席》、《花下醉》等。


重幃深下莫愁堂,卧後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或許你以為這只是一首愛情詩,而李商隱含蓄的訴說了自己的身世遭遇。一切終歸空無徒剩無限悵惘!


宣宗大中元年以後,李商隱三入幕府、天涯漂泊。宣宗即位後,一反武宗朝的政治措施,會昌年間得勢的李德裕黨紛遭貶逐,李商隱受到進一步壓抑。他在京城沒有出路,只好到遠方幕府去安身。大中十二年,李商隱罷職回河南老家閑居,大約就在這一年年底病逝。漂泊無定的生涯,使李商隱後期的詩風變化更為多樣,詩境也日趨老成,所寫的詩更加發人深思,令人嘆惋。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不知李商隱心中是後悔認識令狐楚還是後悔娶了王氏,一切都已經來不及!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人拾叄 的精彩文章:

6首臨江仙,最後一首敢稱第一,蘇東坡都要服
一聲聲,一更更,又是一窗燈影兩愁人!宋詞里最美的雨

TAG:閑人拾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