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國藩臨終的一句遺言,道出了他不反對清朝的真正原因

曾國藩臨終的一句遺言,道出了他不反對清朝的真正原因

1864年7月,曾國藩意氣風發,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儼然以勝利者的姿態傲視華夏。此時,他手中握有三十萬湘軍精銳,實力碾壓頹敗不堪的滿清八旗和綠營,揮師北伐,驅逐韃虜,匡扶中華,他義不容辭。可是,面對部將們的勸進,他拒絕了,既沒有北伐,也沒有稱帝,而是自願解散湘軍,堪做清朝的一員封疆大吏。

至於曾國藩為何不這麼做,許多人都說是因為他深受理學影響,滿腦子的忠君愛國之思想,不願做亂臣賊子。其實,問題並沒有那麼簡單,和許多權臣一樣,打著「忠君」的幌子,只是因為實力不濟,時機不成熟罷了。所以,曾國藩不敢舉起義旗,原因就在於手中沒有一副好牌,最大的牌子也就是方塊二。

其一、李鴻章、左宗棠肯定不支持。太平天國滅亡後,曾國藩手握三十萬雄兵,這點毫無疑問,但問題是這些軍隊不一定都聽他指揮,尤其是一些個性突出的將領。要知道,湘軍本身並不是鐵板一塊,而是分成許多派別,曾國藩只是其中之一而已。若是真的起兵造反,曾國藩手中幾乎沒有可用的牌子。李鴻章雖說是學生,軍事能力還算可以,但不靠譜,純粹是坑隊友。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李鴻章在遇到危險時,屢次拋棄上司,害得曾國藩在祁門差點被俘虜。所以,想要李鴻章支持,恐怕比登天還難。左宗棠就更加不用說,簡直就是高傲的代表,他從心底里就看不起曾國藩這種慢半拍的理學先生。此外,左宗棠心懷天下,著眼於反對外來侵略,若是曾國藩起兵,估計左宗棠會率兵平叛。

其二、曾國藩統帥大軍能力差,並不適合單幹。既然是要舉起義旗,那就必須不顧一切艱難險阻,立馬率軍北伐,與清廷展開角逐。那麼,誰來當這個統帥呢?湘軍中,適合上前線當統帥的只有左宗棠,其他人少有獨當一面之能力,不過左宗棠不支持曾國藩,不會挂帥北伐。所以,統帥只能是曾國藩自己來干。但是,曾國藩的長項不是領兵作戰,而是選拔將領和訓練軍隊,並不適合統帥千軍萬馬去與對手爭奪天下。要知道,曾國藩自己帶兵時,幾乎沒有勝利過,經常被石達開追著打,屢次三番想投水自盡。太平天國滅亡後,曾國藩率領湘軍主力北上剿滅捻軍,結果是一敗塗地,被對手牽著鼻子走,一點辦法都沒有。可以說,曾國藩若是真敢於統帥大軍北伐,估計會被活捉。

其三、核心骨幹曾國荃、彭玉麟只能算是方塊二。在湘軍陣營中,和曾國藩鐵板一塊的,只有九帥曾國荃,以及水師大將彭玉麟,不過,這兩位哥們的實力也就是方塊二,不能作為利劍使用。九帥曾國荃打仗是一把好手,但脾氣太差,不好和同僚相處,而且所部吉字營的軍紀令人堪憂,劫掠民宅、霸佔民女之現象時有發生。正因為如此,以清廉著稱的彭玉麟就想殺他,而且是在曾國藩面前表態,讓他大義滅親,已正軍法,但曾國藩不理會。彭玉麟水上作戰很厲害,但陸地上就不行,在北伐中使不上勁。可以說,曾國藩能靠得住的兩位鐵哥們,綜合實力一般,而且彼此間矛盾重重,不內鬥就是萬歲,何談合作北伐呢。

其四、剿滅太平天國後,師出無名。縱觀歷朝造反活動,想要取得成功,除了必備的人力、物力、財力外,還需要一個「名分」,如「靖難」、「清君側」、「匡扶漢室」、「驅逐韃虜」等。如果曾國藩想要自立為王,舉起反清大清,最好的口號就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還我衣冠」。但是,自從他剿滅太平天國後,這個旗號就不再適合他了,他在中原人民的心目中就是「漢奸」。要知道,太平天國的口號就是「驅逐韃虜」,而曾國藩卻打著「孔孟之道」將其鎮壓,而且還是血腥屠戮,被賜予了「曾剃頭」之綽號。

總而言之,曾國藩不敢起兵反清,原因就在於手中沒有一副好牌,而不是道德有多高尚。臨終前,他讓郭嵩燾寫墓志銘,自己則在後面加上一句:「不信書,靠運氣」,這話道出了他不反清的真正原因,即是沒好牌,時機不成熟。

本文由「縱橫國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

圖文編輯:曹海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橫國史 的精彩文章:

都說愛屋及烏,努爾哈赤如此寵愛阿巴亥,為何不讓其子多爾袞繼位?
儘管秦漢、隋唐、兩宋各具特色,但後人還是最懷念大明,原因何在?

TAG:縱橫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