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智能社會中的人類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智能社會中的人類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作者:陳自富

人工智慧從20世紀50年代誕生以來,其核心目標就是讓計算機完成只有人類才能完成的任務。早在1959年,人工智慧學科的奠基人之一約翰·麥卡錫就在一篇論文中,提出要讓計算機理解人類日常生活情境,從而作為人類智能助手的想法。這意味著從那個時候開始,科學家已經開始區分計算機完成人類腦力勞動中確定性較強的重複性任務和比較開放的日常決策任務。

但人們沒有想到的是,麥卡錫提出的這個想法在技術實現上卻不是那麼容易。20世紀60年代中期麻省理工學院開發的第一個聊天機器人程序艾麗莎(Eliza)能在臨床心理治療中模仿人類醫生與患者進行對話,卻不能理解真實情景。在之後的數十年里雖然付出了更多努力,讓計算機在國際象棋、圍棋等領域都超過了人類,同時蘋果、微軟等大公司也開發了各自的智能語音助手,但仍很難基於生活常識來幫助人類完成一些具體的日常決策任務。

這種情形在今年5月的谷歌年度開發者I/O大會上有了令人震撼的進展。谷歌演示了功能強大的智能語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谷歌助手),與同類型的蘋果Siri(蘋果智能語音助手)和微軟Cortana(微軟小娜)相比,Google Assistant能直接代替用戶與真人對話溝通,對人類生活常識的理解自然流暢,並能完美地執行為用戶預訂理髮服務的任務。與谷歌開發的其他技術相結合,Google Assistant能幫助人類自動完成其他許多日常任務。麥卡錫在60年前設想的人工智慧應用場景,似乎正唾手可得。

除谷歌語音助手之外,現實生活中在金融、財務、醫療等服務業領域,人工智慧也正在完成傳統上由人類完成的複雜任務,甚至一些行業的工作崗位逐漸被機器接管。機器人不再僅僅只是製造工廠的專用工具,而是廣泛地滲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各個行業的人們似乎都開始擔心自己的工作崗位是否將很快被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程序取代,導致失業、勞動技能老化等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對於這些擔心,在表示理解的同時,我們可以試圖在歷史中去尋找可能的答案。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的歷史,也是一部生產力進步的歷史,從早期的三次社會大分工開始,經過農耕文明為主體的中世紀,直到近代的工業革命,以生產工具變革為主要標誌和推動力,人類在拓展活動空間與密切了不同國家、民族之間聯繫的同時,極大地提高了物質財富的產出效率,由此帶來的人口增長和精神財富的創造,也使得社會文明得以進步。每一次工具的革命,都帶來了社會生產結構的重大變化,舊有的行會、職業被淘汰的同時,新的職業和專業組織也在誕生,例如,在不久的過去或者當下,城市自來水和能源公用設施的建設和提供,就使得送水工、蜂窩煤加工等工種逐漸消失,正在發展和應用的遠程抄表和物聯網技術,又會使抄表、管道運維這些工種的勞動力需求減少。總之,生產工具的變革不僅提升了效率,同時使得職業、社會階層等也發生了變化,從而重塑了新的人機和社會關係。

而這一輪以人工智慧、機器人、大數據、物聯網為驅動的新型工業革命,也被稱為繼蒸汽機、電氣、計算機之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否能和之前的幾次革命一樣,即機器在替代部分勞動崗位的同時,又創造出新的職業,使得人類進入智能社會並進一步促進人類福祉呢?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在於人類在應用新技術時如何履行自身的主動決策責任,而不是被動地成為新型生產工具變革中的奴隸。當前人類對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在經濟方面的一個擔憂,主要來自於它們侵入了包括金融、傳媒、醫療、法律、教育等在內的現代服務業,這是發達國家吸納勞動力的主要部門,也是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重要成果。如果擔憂成真,那麼對就業市場所帶來的衝擊將非常巨大,也會對現行的社會制度安排、文化等帶來一系列影響。

對於這種擔憂,從歷史經驗來看,總體上仍可以找到合理的解決辦法。第一,按照新盧德主義的觀點,人們並不需要排斥新技術的運用,但同時也沒有價值中立的技術,所有的技術都負載著特定社會群體的利益訴求,就此而言,對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衝擊需要判斷其是否能滿足最大多數人群的利益訴求。第二,從技術本身來看,對現代服務業勞動崗位的取代,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某些崗位如資深教師和律師等,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還很難被代替。第三,從現有的實際情況來看,技術在取代服務業某些傳統崗位的同時,也創造了新的工作崗位,例如信息系統的開發、維護,這和歷史上的歷次工業革命一樣。第四,人類可以在技術的開發和應用部署中履行主動的決策和管理責任,根據社會和需要來決定資源投入,從而影響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進程。早在1976年,Eliza程序的開發者約瑟夫·魏曾鮑姆就在《計算機權力與人類理性》一書中提出對於需要尊重和關懷的護工、戰士、警官、臨床醫生等職業,不能用人工智慧取代,因為這些職業需要真正的同理心或同情,如果用缺乏具體感情的機器取代,人類將面臨異化、貶低和尊嚴喪失。因此,魏曾鮑姆提出了一個人類履行主動決策責任的示例,就是以人類情感需要為核心的人類尊嚴需要得到呵護,這符合人類作為一個整體的需求,而不是受限於某一個特定的社會群體。

我們相信人工智慧、機器人帶來的生產效率提升,必然會深刻影響社會勞動力的供給和需求結構,但這個過程是需要目前的管理者從制度、觀念上做出主動安排和調整的,以使其滿足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和情感訴求。同時人類能夠從僅需要較低創新性的腦力工作崗位中解放出來,這樣可以使人們投入到更富有創新精神的知識生產和消費中去,從而推動社會的整體進步。

來源:學習時報

系列自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能巔峰 的精彩文章:

中國隱身無人機或將顛覆空戰規則
迪士尼公園內含大量驚人科技感機器人

TAG:智能巔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