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每天古書畫:明末清初 王鑒 拍品三幀

每天古書畫:明末清初 王鑒 拍品三幀

王鑒(1598-1677),字玄照,後避清聖祖康熙玄燁的名諱,改字元照,圓照,號湘碧,染香庵主。明末清初畫家,「四王」之一。祖父王世貞(1526年— 1590年)是晚明著名文人、鑒藏家和顯宦,官至南京刑部尚書,精古詩文,與李攀龍等並稱「後七子」,為文壇盟主;富收藏,爾雅樓中藏書萬卷,書畫文物無數;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藝苑後言》等。

父王士驥,萬曆十七年(1589年)進士,官吏部員外郎。王鑒出身於這樣一個文學世家和官宦門第,自幼即受到良好的文化教養和藝術熏陶,「締歲即好點染」,他亦自述:「自幼習董熟耳。」表明他最早學畫是從董源入手的。以後又追蹤巨然和元四家,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時的《仿雲林山水軸》和天啟元年(1621年)擬巨然的《山水圖》,可證其最早的畫學淵藪。王鑒出生於書香門第,為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貞曾孫,家藏古今名跡甚富,豐富的家藏,為王鑒學習臨摹歷代名畫真跡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摹古工力很深,筆法非凡,擅長山水。與王時敏、王翚、王原祁、惲壽平、吳歷齊名,並稱四王吳惲或清初六家,成為畫壇正宗。為「清初六家」之一。

崇禎九年(1636年) 結識董其昌,得以見到元趙孟煩《鵲華秋色圖卷》、吳鎮《關山秋霽圖軸》等名跡,雖然董其昌不久即去世,但其繪畫理論和創作實踐對王鑒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其時,王鑒還與楊文馳、程嘉燧、張學曾、卞文瑜、邵彌、李流芳等文人畫家來往,吳偉業曾作「畫中九友歌」以贊諸人之交誼和畫藝。四十歲以後,王鑒即專心於繪事,「儘力畫苑」,成為專業的文人畫家。罷官歸里不久,畫名已遠布四方,王時敏題跋其所作《秋山圖軸》(上海博物館藏)即云:「玄照畫道獨步海內,展作紛紛,不無魚目混珠之嘆。」王時敏在董公謝世後已成為畫壇領袖,他卻對王鑒讚賞有加,譽為「獨步海內」、「當今畫家不得不推為第一」,並有「遂欲焚硯矣」之嘆,可想見王鑒當時的盛譽。

清 王鑒 仿趙松雪山水 縱193厘米橫92厘米 1669年作

匡時2007秋拍 成交價1120萬元

題識:己酉清和,仿趙文敏筆,似聖操年親翁正。王鑒。

鈐印:王鑒之印(朱) 位山後人(白)

清 王鑒 仿巨然清溪待渡圖 縱211厘米橫99厘米 己酉(1669年)作

嘉德2016春拍 成交價3565萬元

題?識:己酉九秋仿巨然清溪待渡圖,時寓於半塘僧舍。王鑒。

清 王鑒 仿大痴山水 縱94厘米橫43.5厘米

上海道明2013秋拍 成交價1380萬元

此卷為吳湖帆舊藏,吳氏鈐數方章於其上,更在其著作中提及,實屬罕見,可見其深以為寶。另外,此卷經清宗室愛新覺羅·永璥、馮超然鑒藏,皆讚嘆不已,加蓋鑒藏章。

署年:癸巳(1653)

題識:近代學子久者甚多,惟董思翁有出藍之妙。余此畫復師文敏,恐不免為東家施耳,擲筆惘然。癸巳五月王鑒識。

印鑒:王鑒之印

鑒藏印:吳湖帆、潘靜淑所藏書畫精品、平生珍賞、傳之同好、愛畫出天機、湖帆鑒賞、吳潘靜淑、欽訓堂珎藏、益齋審定真跡、銘心絕品、吳湖帆潘靜淑珍藏印、馮超然珎賞印、梅景書屋秘笈、吳湖帆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藝術收藏 的精彩文章:

美國繪畫:水彩大師溫斯洛·霍默 作品選
五位世界繪畫大師作品展——內心與外光

TAG:書畫藝術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