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身體知道答案:情緒與身體疾病對應關係

身體知道答案:情緒與身體疾病對應關係

病從口入,大家都知道,但病由心生,卻一直被人們忽視。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里,都有一張情緒地圖。研究證實,70%以上的人最終會由於「自我投射」和「壓抑作用」的合作,遭受到情緒對身體器官的「攻擊」。

癌症大家都很害怕,研究發現,癌症與長時間的悔恨、自責有關係。常愛挑剔的人愛得關節炎,焦慮和壓力過大的人容易得腸胃病,經常恐懼與容易緊張的人,容易導致潰瘍與脫髮……

身心是一個大系統,而且非常微細,即使是細微的心情變化,身體器官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這當中的人體科學知識,還需要不斷的深入研究總結。心理諮詢師掌握這些知識,可以從來訪者的身體情況推斷當事人情緒狀況和存在心理問題。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可以從器官的變化推知自己情緒問題,從而更好的去理解自己,調節情緒,預防疾病。

為了讓大家詳細的了解和掌握情緒與身體疾病的知識,廣州資深心理諮詢師華生按人體結構,從頭到腳的原則,向大家介紹情緒與身體疾病間的關係(有些是微弱的關係),方便大家根據相應的器官,快速得知情緒相關訊息,同時,讓大家在有相關疾病就醫時能調整自己的相應方面的情緒。

溫馨提示:冒號前的是身體問題或疾病,後面反映的是情緒問題,大家也要注意,這種對應關係有些是很微弱的,不能絕對化,但那種反覆發作,難於治療好的身體疾病,往往和情緒有非常緊密關係。生理疾病和情緒往往是交集在一起的,很難斷然割裂,因此,這裡提倡重視醫治身體問題與疾病同時重視心的調整,情緒的調節,不能只重視一面,忽視另一面。

胸腔,直接傳達情緒的部位

胸腔,內心真實的表達

1、肋骨斷裂:內心感到脆弱和無助,對生命失去掌控。

2、胸腔疼痛:失去安全感和不被愛的絕望。

心臟,靈魂的原點

1、心臟麻痹:表示內心自我排斥和敵意,以及喪失了對情感與生命期望。

2、心臟病變:不快樂,過於苛求,不懂得從生命中發現喜悅。

3、冠狀動脈疾病:內心缺乏安全感,且不喜歡改變自己。

4、靜脈炎:內心有很深的挫折感,對生命和生活不滿,卻喜歡怪罪別人。

5、高血壓:不懂得釋放自己的情感,情緒始終受未解決的問題的困擾。

6、低血糖:童年缺乏關愛,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

7、白血病:對自己比較殘酷,限制自己的想法和靈感,對事情感到消極和絕望。

8、動脈硬化:為人頑固,不知道變通,凡事往壞處想。

肺部,生命的表達者

1、肺炎:對生命感到厭倦,或有不想接納與改善的情緒。

2、肺結核:自我封閉產生的衰弱,對事情懷有憤恨之情,無法原諒並釋放心結。

3、肺氣腫:對生命與存活的價值產生質疑,對情感壓抑。

乳房,自我的表現形式

1、乳癌:對自己身為女性的價值無法認可,厭惡自己身為女性。

2、乳腺炎:過度以他人為中心,過度保護別人,照顧別人。

3、乳房不適:反映出身為人母所產生的壓力。

橫膈膜,生命的想法反映

1、橫膈膜不適病變:內在能量衝突,對現實產生錯誤的認知卻不聽勸告,一意孤行。

2、因橫膈膜產生的呼吸問題:對生命產生質疑和逃避。

■內臟,註解情緒的細微之處

身體的任何細微的情緒變化,都會相應地在內臟器官上表現出來。有些器官默默地承受了身體存在的問題,並不表露出來,但一旦發現,就已成重症,藥石無效。我們把負面情緒清理得乾乾淨淨後,就會感覺到內臟快樂的呼聲。

胃,對人、事的反映

1、胃痙攣:有令人不願意麵對,感到厭煩的事物。

2、胃部不適:對難以接受的情況反感,不確定。

3、胃脹氣:對於事態緊張不安,沒有可以理解的自信。

4、胃潰瘍:對必須自己親自處理的事情感到非常惱怒。

腸,外界的直接感受

1、結腸炎:沒有安全感,對事態演變感到無能為力。

2、盲腸炎:對生活恐懼,缺乏良性循環。

肝,鬱結情緒的反映

肝臟反映我們尋求生存的意義

肝炎:由於恨意和憤怒得不到發泄、改變,情緒鬱結的表現。

膽囊,勇氣與自信的所在

1、膽結石:無法從負面情緒中跳脫,對人譴責與傲慢。

2、膽囊問題:煩躁,對人缺乏耐心,長期處於對人不滿的心態中。

胰臟、脾臟,愛與親密的感受者

1、糖尿病:害怕感情,覺得自己無法掌控,選擇以逃避和排斥的方式面對,缺乏生命的熱情。

2、脾臟病變:鬱鬱寡歡,易怒,佔有慾強。

腎臟,負面情緒的接受者

1、腎結石:存在過多的早就應該拋棄的陳舊思想和概念。

2、腎臟相關疾病:對人際關係的擔憂,對情感的擔憂

3、腎炎:對令自己失望和擔心的事情反應過度。

膀胱,內在悲傷與渴望的反映者

1、膀胱發炎:負面情緒得不到排解或者舒緩,無法適應目前的情況。

2、膀胱其他病變:內在對自我的擔憂和焦慮,對自我身處情況的不能適應和無法接受。

3、尿床:對父母,尤其是父親畏懼和害怕。

腰脊,內心壓力的反映

脊椎,支撐的力量

1、脊椎受傷:失去依靠,陷入危機,沒有安全感,但拒絕承認內心軟弱。

2、脊椎彎曲:對自己缺乏信心和勇氣,不敢改革。

3、骨折:以此表達對權威的反抗。

4、骨髓炎:對生命的不滿,失去愛和支持。

上背部,內外情緒的輸出點

1、上背部疼痛與病變:手邊進行的事情讓自己感到失敗和不滿,與自己心中的想法背道而馳,壓抑的情感與愛得不到表達。

2、駝背:背負著不滿於怨情,進而喪失鬥志與目標。

腰背部,自我整合與力量所在

1、中背部疼痛與病變:內心不坦然,說話言不由衷,不能真實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內心有更高的渴望,卻一再不得不屈從於現實。

2、腰部僵硬:對突發的事件、計劃的改變有些力不從心和不安。

3、腰痛與病變:對目前自己手中的金錢與財務感到不安。

人們藉助腰背的疼痛,想向外界傳達的信息就是:我現在病痛了,我支持不下去了,我需要休息,我需要關心。

骨盆系統,心態的折射所在

1、骨盆疼痛、僵硬:內心深處對人際關係有不安全感,失去依靠。

2、坐骨神經痛:反映了一種表裡不一的態度,以及因金錢而引起的不安。

3、臀部不適,肌肉酸痛:緊張,情緒不穩定,對違背自我感到不安。

4、便秘:內心深處存在固有的守舊、不肯拋開過去的思維,對自己或他人比較吝嗇。

5、痢疾:由於深陷恐懼和責難中,對人對物都產生排斥感。

6、肛門出血、膿瘡:感到憤怒與挫折,這種情緒可能來自內心的不甘。

7、肛門發癢與疼痛:罪惡感、悔恨,對自己的不認同感。

生殖系統,性與自我認同的感受

女性生殖系統

1、外生殖器病變:對自己的不認同,認為自己不夠好。

2、陰道炎與白帶:對伴侶不滿,對自我的懲罰。

3、子宮相關病變:對自己不夠認同,不承擔母親責任。

4、卵巢相關病變:在尋找全新的生活道路時,內心深處產生的矛盾衝突。

5、痛經或者經期不順:對自己的不認同,過於自我壓抑,想放鬆和釋放自己的內在壓力。

6、月經周期不穩:不肯接受真實的自己,無法面對真實的想法。

7、假性懷孕:真實想法與潛意識產生了衝突。

8、自然流產:潛意識中對懷孕的排斥。

9、妊娠敗血症:對胎兒從內心產生排斥,不願意付出愛與接納責任,潛意識中拒絕承擔做母親的責任。

10、分娩困難:過度保護,拒絕讓生命獨立成長,不願意放下。

11、性冷淡:害怕失去自我,恐懼不安,有時候是排斥懷孕。

12、更年期不適:對自己的不認同,認為自己不夠好,害怕變老與不被別人需要。

男性生殖系統,自我認同的反映

1、外生殖器病變:對自己不認同,認為自己不夠好。

2、睾丸、前列腺病變:由於內外原因,身為男性的氣概和主張受到壓抑,對自己身為男性的一些特質及能力害怕失去。

3、疝氣:情緒急躁,易受困擾,感覺負擔沉重。

5、男性不孕:害怕承擔責任,對自我沒有信心。

6、尿道感染:對伴侶感到厭煩,以責怪別人的方式來逃避責任。

其他生殖系統問題

1、艾滋病:對自我的否定,內心與外在產生痛苦而強烈的情緒衝突。

2、皰疹和梅毒:認為性有罪感,進行自我懲罰。

下肢、足部,內心隱秘心理的指引

大腿,家庭關係的反映

大腿胖,是一種不安全感的反映,對性行為的不安和排斥,對家庭關係的不滿足,童年有過創傷和對親密關係的排斥。

膝蓋,柔軟、自然的態度的象徵

1、膝蓋僵硬:固執、不知道變通,害怕改變或者進步。

2、膝蓋疼痛:屈就與被迫忍受不滿的人或者事物。

3、膝蓋創傷、瘀傷:過於驕傲、自我。

一般來說,膝蓋出現問題,反映了三種情緒:遭遇了重大改變,內心抱著一種矛盾的心理,對未來迷茫;人的性格比較固執,聽不進去別人的勸告,不願意屈服於別人;內心深處的一種無助感,由於沒有人告訴怎麼做,導致盲目的自尊與自信,並且對自己減少的權力感到恐懼。

小腿,新事物引起的反響

1、小腿抽筋,反映不喜歡新事物、新環境改變。

2、小腿瘀傷:害怕未來,不願意前行,對改變不滿。

腳踝,身與心的一座橋樑

1、腳踝骨折:表達內心的傷害與衝突,說明缺乏安全感,比較迷茫,不知道生存的方向和意義。

2、腳踝扭傷:內心深處提醒自己要停下來思考,試著進行自發調整,以便重新出發。

雙腳,獨立、堅強與行動的代表

1、雙腳意味著堅定、獨立與行動力。雙腳軟弱無力、不愛行走,或者不耐久站或久走的人,也反映其內心深處的依賴性。

2、人撒謊的時候,下肢動作增多。

3、人雙腳呈現一種非常正式的站姿時,顯示出的是一種中性的態度,不表達任何去或留的傾向。

4、雙腳岔開,傳達支配意味。

5、雙腳稍息,人們伸出的腳尖的方向表示內心想去的方向。

腳掌,尋找人生方向的象徵

1、腳趾僵硬或者萎縮:缺少對抗壓力的能力。

2、拇囊發炎紅腫:個性軟弱,不能當機立斷,有害怕改變的鴕鳥心理。

3、腳掌厚或脫皮:需要捨棄過時的觀念和想法。

4、腳掌出大量的汗:一種情緒能量的釋放,需要內在自我調節。

5、腳掌紅腫:情緒不安於苦悶,有無法表達的苦悶感。

6、足癬:因不被接納而產生的挫折感,進而自我質疑、設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域家園 的精彩文章:

TAG:心域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