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夏季常見病如何艾灸?照此艾灸,健康一夏!

夏季常見病如何艾灸?照此艾灸,健康一夏!

夏季高溫濕熱,人的抵抗力差,容易誘發多種疾病。每個季節都有集中爆發的疾病,夏季最常見的就是空調病、咳喘、暑濕症、皮膚病、慢性腹瀉、宮寒等。

在陽氣最旺的夏季艾灸,將「天之陽」與「地之陽」融合在一起,讓雙重陽氣作用於病灶,打通經絡,可有效防治夏季疾病。

下面是夏季常見病的艾灸方法,按照這些方法堅持艾灸,可以為您的夏季養生打好基礎!

病症1:空調病

長時間呆在空調環境下,因空間相對密閉,空氣不流通,且室內外溫差較大,機體就會適應不良,繼而出現鼻塞、頭昏、打噴嚏、耳鳴、乏力、記憶力減退、四肢肌肉關節酸痛等癥狀,此外,還常見一些皮膚過敏的癥狀,如皮膚髮緊發乾、易過敏、變差等。這類現象在現代醫學上被稱之為「空調綜合征」或「空調病」。

「空調病」以肩頸部最常見。因為頸部正中屬膀胱經及督脈。膀胱經主「一身之表」,寒邪入體膀胱經最先受之,而督脈則主「一身之陽」,寒邪進入督脈,就會直接損傷陽氣。

方法:溫陽

取穴:大椎穴

作用:溫陽散寒

病症2:咳喘

對於慢性咳喘患者來說,如果患者痰多清稀、面色白、舌淡苔白膩或滑膩苔,或伴有打噴嚏、流清涕、遇冷則咳嗽哮喘加重、怕冷等癥狀,表明肺寒嚴重。

夏季是治療慢性咳喘的黃金時間,抓住夏季艾灸效果明顯,甚至可以痊癒。因此,小編強烈建議慢性咳喘患者,一定要抓緊夏季積極調理此病。

方法:溫肺

取穴:肺俞穴

作用:溫肺止咳,化痰平喘。

病症3:暑濕症

暑濕證,一般不會出現高熱,僅有低熱,常伴有頭痛、身體酸懶、倦怠乏力等癥狀,出汗而熱不退,口乾而不欲飲,有些還會出現嘔吐或腹瀉等癥狀。這是暑濕之氣作祟的緣故。

方法:祛濕

取穴:足三里、陰陵泉、中脘、神闕

作用:溫中散寒,健脾利濕,止嘔止痛。

病症4:皮膚病

夏季濕氣重,再加上蚊蟲、蟎蟲肆虐,容易皮膚病高發。

夏季是調理皮膚病的黃金時間。對於內有濕濁、外受風邪引起的蕁麻疹或濕疹等瘙癢性皮膚病,建議採取艾灸的方法治療,一來治標——緩解癥狀,二來治本——從根調理。

除了使用艾灸來調理身體,還要注意:保持居室整潔和自身清潔,天氣晴好時,應勤晒衣物、被褥,不給致病生物營造生長環境。飲食清淡,盡量避免飲酒、吃牛羊肉等發物。對於嬰幼兒,應保持其皮膚乾燥,防止濕疹等誘發。

方法:止癢

取穴:曲池、合谷、血海、委中

作用:疏風止癢,溫陽利濕。

病症5:慢性腹瀉

夏季腹瀉的病因多為貪涼太過或飲食不潔,導致寒濕或濕熱內生,從而誘發急性胃腸炎、細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等發生。那些素來就脾胃虛弱、經常便溏的人,更應該注意保護陽氣,應吃溫熱的東西,忌吃剛從冰箱取出來的冷飲、生冷食物,夜間盡量不要持續開空調,並建議調高空調溫度,裹好腹部。

方法:溫陽

取穴:足三里、天樞、神闕、中脘

作用:溫補脾腎,散寒止瀉。

病症6:宮寒

一到經期就痛經、經量少、經色暗、有血塊,並伴有月經延後、腰腹部冷痛拒按等癥狀,或者宮寒不孕的人,建議借著夏季陽氣旺盛之時趕緊艾灸,溫補陽氣,溫暖中下焦。

方法:暖宮

取穴:關元、腎俞、三陰交、血海

作用:溫補腎陽,溫宮散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匠心居 的精彩文章:

灸後發癢?真相在此!
醫生猝死頻發!醫生自己都難保,如何來救你?

TAG:艾灸匠心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