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鼓勵教育沒有錯,但這3種寶寶不能不打,下手別猶豫!

鼓勵教育沒有錯,但這3種寶寶不能不打,下手別猶豫!

如今,大多數父母都信奉鼓勵教育的方式來養孩子,而老一輩的人卻以「棍棒底下出孝子」來教育孩子。現代年輕父母思想上的轉變,導致現在教育孩子的方式大不同。雖然大家都用鼓勵教育的方式養孩子,在育兒生活中,卻常常發現孩子有很多難以讓人忍受的壞習慣,多次教育後卻還是不知悔改,這個時候很多父母則會採用批評加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隔壁王姐的兒子今年6歲多了,平時對他的教育很是上心,但是最近暑假去農村老家回來,發現孩子身上有一種懷毛病,讓王姐很是不愉快。讓王姐不能理解的是,自己兒子竟然偷錢了,而且買回來的一堆東西讓王姐發現了。面對兒子的解釋,讓王姐更加氣憤,孩子說是學校要求買的,一看這些東西就是平時喜歡玩耍的,於是在王姐的批評下,也打了孩子一頓。

其實,每家的孩子性格不一樣,習慣不一樣,針對每個孩子的教育方式則會大不一樣。其中這3種寶寶不能不打,甚至那些知錯不改的孩子,媽媽們下手就別猶豫了。

一、理直氣壯撒謊的孩子;面對一些愛撒謊的孩子,只要有一次愛撒謊,則很可能會多次撒謊。針對這樣的孩子,他們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會被爸媽責罵。他們為了逃避不必要的麻煩,害怕承擔責任,則用撒謊的方式來取得信任,殊不知,爸媽的辨別真相的能力還是挺高的。這種孩子一定要及時教育,語言教育行不通,則用打手心或打屁股的方式,或者靠牆罰站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對寶寶實施體罰,加深孩子對錯誤的認知。

二、對長輩不尊重的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禮貌的孩子是不會有多大出息的,一個講禮貌的孩子走到哪兒都會受到大家的喜愛和歡迎。孩子常常出現對長輩不尊重的行為,比如語言、動作上的不尊重,不及時的教育孩子,則會讓他們養成習慣,長大後想要改變也難了。發現孩子有這種壞毛病,不僅要及時的給孩子講道理,要求孩子當面認錯說對不起,不聽則採用體罰的方式來講教育,讓他明白這是不對的行為會挨打的。

三、時常發脾氣還打人的孩子;或許有的孩子天生脾氣不好,甚至還伴隨大人的行為。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對孩子批評教育,如果多次教育不聽從,就要讓孩子挨打,知道這是一件錯事,讓他長記性。

如果發現你家孩子屬於其中一種,或是有其中一種壞習慣,一定不要慣著,該說服教育就不用武力解決,如果多次犯錯不知悔改的孩子,則要進行體罰的方式來教育了,讓孩子知錯改正的,鼓勵孩子當一個乖寶寶。

但家長對孩子的體罰一定要適度,不能掌握不好分寸,不能打的地方堅決不打,也不能太狠的打;另外不能在外人面前大孩子,尤其是稍微大一點的孩子,他們已經懂得自尊心了。所以,該嚴肅教育的時候就要嚴肅,否則對孩子的溺愛,會毀了孩子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夏天寶寶洗澡 安全措施要到位
寶寶發燒你必須懂的知識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