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兒童AI硬體江湖崛起!連微商都坐不住了

兒童AI硬體江湖崛起!連微商都坐不住了

「今年展會我們帶了2箱機器人,一箱四十多個,已經賣完了」,今年6月底MWC上海展會上,一家兒童機器人公司的負責人自豪地告訴智東西。在進一步了解後,我們發現這家公司成立於2014年,去年年底推出了一款兒童機器人,售價約在500元左右。臨走前他進一步透露到,「這款機器人已經賣了6萬多台」。

半年6萬台銷量,對於一家智能硬體創業公司而言,這似乎已是不錯的銷量。不由得我再次打量這款產品,有點「醜陋」的外觀設計,略感粗糙的做工,使我很難相信它會有不錯的銷量。如果非要說一些優點,那或許就是可以進行語音交互,還能進行微信聊天,而這似乎也是目前兒童機器人或故事機等產品的標配。莫非兒童智能硬體市場已經火了?

帶著這一疑問我們展會上的多家廠商進行溝通發現,智能語音已經成為這些兒童機器人的標配,定價千元內,外觀還不錯的產品似乎都能拿下月銷萬台的成績單。

再結合今年兒童智能音箱的湧現,種種跡象都在暗示智能語音在兒童這一市場的爆發。

智東西近期圍繞智能語音與兒童市場走訪產業鏈一干企業,透過與行業人士的溝通,我們看到至少四股力量湧向兒童機器人這一領域,整個兒童硬體的產業鏈分工已逐漸明晰,走向成熟。智能語音將在今年引爆兒童市場,至少達到千萬量級,典型的產品就是兒童音箱、兒童機器人、智能故事機等。

有趣的是,在兒童這樣一個龐大與複雜的市場中,產品良莠不齊、泥沙俱下,出現大量無品牌產品以及共用一個品牌的亂象,竟然連微商團隊都坐不住了也賣起了兒童智能產品!

(兒童智能語音產品不完全統計)


一、上千家廠商湧入兒童智能硬體市場

有四股力量在智能語音湧入兒童硬體市場扮演著重要角色,而談起這個故事,還要從2015年前後說起。

隨著人工智慧以及深入學習技術的發展,典型的代表就是語音識別與圖像識別的快速提升,我們開始將這些能力落地。亞馬遜選擇了語音這個方向,並在2014年秋推出Echo。

而最初國內的聚焦點並不在智能音箱,而是服務機器人。最初由於整個產業並不成熟,當時的機器人公司軟硬體都需要自己親力親為,或者整合語音公司的技術來落地產品。在2015年前後陸續誕生了一波服務機器人,並催生了服務機器人熱。

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整個AI還處於早期,整個語音交互能力很差,機器人少有「用武之地」,不能落地應用,價格還很貴,無法存活成了服務機器人最大的問題。

從2016年開始整個服務機器人行業都在「陣痛」中轉型,要麼往細分領域、垂直場景的高精端方向發展,要麼就技術下沉往低價版兒童市場去走,就有了兒童機器人。

這算是第一股服務機器人力量的進入兒童領域,企圖通過一個相對便宜的價格在兒童市場獲得生存。比如最初roobo由家庭機器人轉向兒童版的布丁豆豆,深圳狗尾草的機器人公子小白也在2018年推出了一款598元更加便宜的兒童機器人。此外之前做大型服務機器人的映博智能,今年也面向兒童市場推出了一款派寶兒童機器人。

第二波力量來自深圳派的車載、後視鏡、平板等玩家,比如像車載市場,在2015、2016年有一大波人做智能車載後視鏡等設備,這個市場也是魚龍混雜。由於這塊市場並沒有起來,據了解深圳死掉了一大波車載廠商。

但是這些玩家在摸爬滾打中也形成了一套供應鏈玩法,也逐漸將目光投向新的機遇和風口。隨著語音交互勢頭高漲,他們中的一部分也在逐漸摸索中將觸角伸向了兒童領域,開始做起了兒童機器人或者智能故事機。憑藉著供應鏈優勢與整個產業鏈的成熟,他們在2017年依託著方案商也快速將產品落地推出。

而第三波力量大家就比較熟悉,就是智能音箱玩家的湧入。百度智能生活事業群組總經理景鯤此前說過,兒童用戶群佔到智能音箱用戶的20%。也正因為如此,小度智能音箱特意推出了兒童模式,通過兒童聊天、兒童發音人、兒童內容來發力兒童市場。

在今年4月份,亞馬遜特意推出了一款Echo Dot兒童版,儘管硬體上與之前的Dot並無差別,但是在軟體層面,比如語音識別、兒童讀物等針對兒童進行量身打造。緊隨其後的5月,阿里、出門問問、喜馬拉雅等紛紛針對兒童推出專門的智能音箱,深耕兒童市場。

(Echo Dot兒童版)

智能音箱玩家不約而同進入兒童市場,代表了智能音箱在中國發展1年後,玩家所作出的新抉擇,不約而同選擇兒童市場,這或許也代表了智能音箱繼續深耕的一個核心方向。

此外,第四波玩家主要指故事機品類的升級。故事機是一個既有品類,泛指針對2~6歲兒童市場的早教類產品。隨著智能語音的發展,傳統故事機也開始受到衝擊,轉型擁抱智能化。

據了解,2016年中國故事機行業的主要廠商就有約1500家。隨著智能故事機產業鏈在2017年的發展,無論是方案,還是產業鏈的分工配合都已經初步成熟,傳統故事機、點讀機、讀書郎等都接著智能語音開始升級為智能故事機,典型的代表就是火火兔,在今年5月與阿里合作推出了火火兔智能故事機。

(京東售賣的智能故事機)

另外,一些創業公司也看到故事機這一既有市場的前景(據相關數據,2015年中國故事機銷量約2600萬台),借著智能化的浪潮企圖對這一市場進行顛覆。比如小米生態鏈企業南京機器島在2016年6月就推出了一款米兔智能故事機,儘管當時語音交互的體驗並不夠好。到2018年3月份,米兔故事機銷量已經突破百萬,足見這一市場的空間。

「幾乎每天都有玩家進來」,一位行業人士略帶誇張的說,足見智能語音帶來新一輪兒童市場的火熱。

據產業鏈人士估計,今年有數百家兒童機器人公司。此外,僅僅故事機市場的數千家企業如果都轉型智能化,那麼或許會形成一股在智能語音引領的浪潮下,千家廠商圍攻兒童智能硬體市場的局面。


二、故事機、兒童機器人界限已經模糊

隨著兒童市場的智能化,本文主要論述的兒童音箱、兒童機器人以及智能故事機之間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

舉例來說,傳統的故事機,會直接存儲進去數十首兒歌或者故事資源,通過幾個按鍵如此循環往複的給兒童聽。而從2017年下半年問世的智能故事機,智能語音問答、點播,微信聊天都成了必備的技能。有的故事機還加入了攝像頭,還能夠進行視頻聊天。這都導致智能故事機越來越跟智能音箱和兒童機器人相似。

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智能終端負責人茹憶認為,兒童智能音箱的市場是覆蓋故事機、兒童陪伴機器人市場的,這幾個產品都會因為AI的賦能進行升級,甚至融合成一個品類。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智能音箱切入兒童市場是對故事機和兒童機器人的降維打擊。茹憶則進一步指出,隨著AI交互能力的提升,在很多產品上都會出現這種情況,更方便更智能的產品一定會取代非智能的產品,未來這樣的趨勢還會不斷蔓延更多領域。

思必馳CMO龍夢竹從產業鏈的維度認為三者之間沒有本質區別。比如打造一款產品背後參與的廠商類似,基本都是同一撥人提供晶元方案,提供語音的能力,硬體解決方案以及兒童內容服務。這些方面都是類似的,無非是落地到不同的產品形態上。

在智東西看來,兒童音箱、智能故事機、兒童機器人的核心都在於智能語音的能力以及後端的內容服務,而這部分能力是相通的。但是在智能語音具體落地時,會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兒童以及場景需求進行產品形態和能力的選擇。

因此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智能化的升級,這三者之間的界限也會越來越模糊,可以看做智能語音能力在不同產品形態的落地。


三、布局兒童市場已成為重中之重

兒童市場一直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無論是移動互聯網時代,還是當下的AI時代。根據國家統計局《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6年末,我國0~14歲人口逾2.3億,兒童消費市場規模約為2萬億元,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兒童市場確實十分廣闊,但是智能語音為何會扎堆兒童市場,為何上面四股力量都湧向兒童市場,這些入局的玩家到底是怎麼考慮的?帶著這些疑問智東西訪問了數位行業資深人士。

一位行業人士稱,智能音箱在國內的需求本身就不是特別成立,中國成人對智能音箱的需求可能並不強,智能音箱落地到兒童市場算是核心用戶的探索。並且目前智能音箱並不夠智能,很多需求並不能夠滿足。

也有觀點稱目前的語音交互能力剛好可以給兒童提供足夠好的體驗。這是否意味著語音交互需要藉助兒童或者玩具市場來進一步「沙場練兵」?這位行業人士也表示,好的產品黏性會很高的,如果兒童音箱的體驗不好,孩子玩一兩天就不玩了,就會產生退貨行為的。

百度智能生活事業群組總經理景鯤告訴智東西,智能音箱之前的設備,兒童很難接觸。在家庭智能音箱的使用中,百度通過數據判斷發現,孩子會是一個很大的比例。百度DuerOS也對兒童市場也非常重視。

他還談到,兒童的需求以及交互邏輯跟大人很不一樣,他們不會預設預期,他們更傾向把智能音箱當做小夥伴,因此需要去做定製化的內容、交互方式、聲音等,百度接下來會在兒童能力、資源引入上深入去做,讓兒童有體驗更好。此外,他也認為兒童市場會是爆發非常快的市場。

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智能終端負責人茹憶從平台的維度談到,兒童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對於家庭來說,適合孩子的產品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在兒童教育領域也需要有強勢和影響力的平台。

可見正是看到了智能硬體在兒童市場的潛力,無論是百度還是阿里都希望從平台層面拿下這個市場。

思必馳CMO龍夢竹則談到了兒童市場對智能語音的重要性,兒童市場是非常細分的,不同年齡段兒童的需求相差也很大。比如兒童教育可以分為幼兒教育、學齡教育、高階教育等,相對應的也需要不同的智能產品。如果智能產品能夠提供很好的體驗,用戶對產品的粘性就會越來越大,智能產品也可以藉此橫向擴散,來擴展市場。

從這個維度來看,智能語音進入兒童市場在當下就顯得尤為重要,結合兒童不同階段的需求推出不同的智能產品,這一方面為智能語音提供更多的落地場景,另一方面也推動語音交互真正融入兒童。


四、產業鏈走向成熟 市場爆發在即

上文四股力量之所以大量湧入兒童智能語音市場,上千家企業也對兒童市場呈現圍攻之勢,關鍵原因在於產業鏈的初步成熟。

首先在晶元端,聯發科、全志科技、展訊、瑞芯微、炬芯等晶元廠商構成了兒童音箱、故事機、兒童機器人市場的主要玩家,由他們提供晶元平台或者方案。

在硬體方案商方面,兒童市場也誕生了一恆科、領芯、酷旗、奇沃、迪韻科技等主要圍繞兒童智能硬體來提供方案,落地產品。

在語音平台方面,百度、阿里、騰訊、科大訊飛、思必馳等都能夠提供整套的語音能力,從而幫助廠商將AI能力快速落地到兒童產品。

除了語音平台能夠提供全鏈的語音能力外,兒童市場還誕生了一些專門提供兒童語義服務的公司,比如零秒科技、圖靈機器人、roobo等。由於兒童的說話邏輯與成人不同,而專門針對兒童打造語義平台,產業分工的進一步細化,能夠推動智能語音在兒童市場的快速落地。

此外,在兒童內容服務方面,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提供商湧入,比如凱叔講故事、口袋故事、貝瓦兒歌、動畫屋、企鵝童話、咔噠故事、寶寶樹等,都是針對兒童提供的更加細分化的內服服務。

儘管內容服務商大量湧入,但是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智東西,除了互聯網公司,90%以上的內容公司的內容都不能夠直接使用,需要技術團隊進行語音語義的處理。儘管內容提供商對於語音交互很感興趣,但是要把自己的能力變成一個API介面,很多公司還缺乏必要的技術實力。這也是整個兒童內容市場繁榮所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正是以上產業鏈各個環節在摸索中前行,最終走入兒童市場,產業鏈從2017年分工更加明晰,產業配合也更加完善。隨著2017年下半年兒童產業鏈的初步成熟,兒童機器人、智能故事機開始迎來爆發。

零秒科技創始人兼CEO黃麗輝告訴了智東西他們的摸索之路。2016年她從矽谷回國,圍繞語義理解領域進行創業,最初他們嘗試了智能客服、車載等領域,但都選擇了放棄。在摸索與探路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了兒童市場,黃麗輝稱,這一市場邊際成本很低,可擴展,能夠掌握核心控制權。

在2017年初,零秒科技開始聚焦到兒童語義理解市場,並在去年四五月份推齣兒童機器人的解決方案,目前已經拿下二三十家客戶,其中兒童機器人出貨的客戶已近十家。她稱,照目前的預期來看,今年使用其方案的產品出貨量應該能夠達到百萬。

思必馳也是兒童機器人/故事機市場語音能力以及方案的主要提供商之一。思必馳CMO龍夢竹也告訴智東西,思必馳在兒童機器人/故事機的客戶整體過百家,大概一半是方案商,一半是產品商,去年使用思必馳的語音能力或方案出貨的兒童產品就過百萬,今年她預估出貨量會在300萬以上。

可以看到隨著智能語音的發展,圍繞兒童市場,整個產業鏈從2016年開始轉型探索,到2017年上半年產業鏈相對明晰的分工已經形成,晶元商、方案商都落地解決方案,整個兒童機器人/智能故事機市場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快速發展。

而今年兒童智能硬體將會進入快車道,業內多位人士都表示,今年這塊市場至少千萬量級,這也意味著智能語音真正開始在兒童市場爆發。


結語:行業亂象已然到來

2018年是智能音箱在國內爆發的一年,預計市場規模將達到1500~2000萬台。與此同時,智能語音也將在今年引爆兒童市場,拿下至少千萬量級。

然而,兒童智能硬體市場的亂象已然到來。一方面是兒童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品牌意識差,存在許多白牌產品或者品牌共用問題;另一方面微商等勢力開始亂入兒童智能硬體。

據知情人士告知,有的兒童產品十幾家廠商公用一個外觀,比如像胡巴這一形象。不少廠商基本就是採用市面上的公模,然後套上一個外殼就拿去賣了。這一方面反映了部分投機廠商為圖眼前利益,不用心打磨兒童產品,投機取巧的做法;另一方面也反應出很多廠商品牌意識淡薄。

隨著微商的盛行以及「喜提XX」的流行,微商似乎與傳銷走的越來越近。微商渠道湧入兒童機器人智能硬體這樣一個市場,足以顯現智能語音以及智能硬體的火熱。據智東西了解一些兒童機器人藉助微商渠道年銷量可達數十萬台,但是如果良莠不齊的產品藉由微商渠道流傳,以及掛已微商之名,兒童智能硬體又會給用戶怎樣的認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東西 的精彩文章:

實地探訪庫卡機器人上海工廠:佔地9千平,機器人也有「健身房」
AI加碼 谷歌翻譯又添離線功能 支持59種語言

TAG:智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