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親子關係中找到平衡——用生活規劃整理來落實PET中的「調整環境」

在親子關係中找到平衡——用生活規劃整理來落實PET中的「調整環境」

親子整理(案例1)

和紓瑤、小螞蟻一起去客戶家做上門整理,客戶要求整理的區域是客廳,主要作業內容是4歲小女孩的玩具。

無規劃,不整理。在我們的生活規劃整理中,諮詢才是重中之重,當然是首要環節。我們首先拋出了自己的疑惑:「你們家已經很乾凈整潔了,為什麼還要請我們上門呢?」剛開始,客戶回答的是「我就是希望你們以你們的專業和經驗來給我一些指導和建議,看看怎麼整理更好。」小螞蟻馬上表明我們的宗旨——「我們不是要來把你們家整理成我們想要的樣子,而是來協助客戶整理清楚自己的需求,找到滿足客戶的需求的辦法。」接下來,小螞蟻始終將諮詢內容圍繞在一個核心——是什麼困擾了你?客戶姐姐逐漸給出了「我知道我們家已經很整潔了,但還是覺得不爽」的答覆。一番細緻的提問、傾聽之後,我們了解到:

一方面,客戶是一個很愛孩子,也很願意學習新教育理念的媽媽,所以她很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不想壓抑孩子的天性,想要給孩子充分的自由。所以,她們家的客廳四周都散布著孩子的各種玩具。

另一方面,客戶對審美和生活品質有自己的要求,她希望客廳里的東西要少而精,有美感。現在這樣,她會覺得到處都是孩子的玩具,有些亂。同時,客戶對教育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在現有的基礎上,她希望孩子在玩耍時能夠更專註,她還希望孩子可以多玩一玩樂高、泥土和塗鴉。

由此,客戶真正的需求終於露出水面:在親子關係中找到一個既讓孩子舒服也讓自己舒服的平衡狀態。但是孩子只有4歲,我們還無法直接和孩子去進行深入的溝通,從而找到第三法。最好的方法當然就是——調整環境。

於是,一個完全建立在客戶需求上的獨一無二的四象限出來了:

基於客戶對孩子的了解,我們先協助客戶依據四分法適當地減少了一些物品。然後經過與客戶的反覆討論、修正,在客廳里對孩子的玩具進行了重新的規劃與整理:

一、過家家區:4歲小女孩,正處於喜歡玩過家家、角色扮演等遊戲的階段,有很多的房子、馬車、玩具床等玩具,而且相對而言都比較大型。而這些也正是客戶覺得「亂」的主因。於是,我們把這些玩具集中在了展示架的最下面兩層,孩子坐在旁邊的地上就可以開始自由玩耍了。也適合小女孩的身高,拿取方便。而展示架的上兩層,就作為客戶的展示區。

二、自由塗鴉區:將小木桌和木製畫板調整到一起,組成一個溫馨的小角落。

三、閱讀區:用沙發後邊的大書架替換掉那個客戶覺得不牢固有危險的小書架,挪走客戶覺得不用而又礙事的大音箱,如果在上面擺上一個舒適的坐墊,就著旁邊窗戶里灑下來的陽光,讀一本書,多麼愜意!

四、玩具架區:原來這個區域的玩具很多,堆積在一起,下層玩具的拿取不太方便。在進行適當的減少與調整之後,拿取更方便了。而且,我們把媽媽希望孩子多玩而孩子也不排斥的泥土和樂高放在了顯眼的位置。

五、手工區:客戶家的茶几是原有的親子手工區,我們對此給予保留,只是對放在茶几下的手工玩具進行了適當的精簡和調整。

晚上,我們詢問客戶「孩子回家後的發現和反應」,客戶的回答——「玩的很愉快」。

GIF

草 心

日本JALO協會規劃整理師

規劃整理築基課認證講師

資深教師

無條件養育和PET踐行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廢舊雨傘不要扔,這樣改造,做成圍裙防水又防油,太實用了!
帶你玩轉中式英語之鑒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