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不是葯神》今天公映,點映獲評9.0分

《我不是葯神》今天公映,點映獲評9.0分

本報首席記者 王彥

已經很久沒有一部電影擁有如此撼動人的力量了。原本它的正式公映日期是7月6日,但通過大規模點映,網路上已好評如潮,截至昨晚,約九萬名網友在影評網站上打出了9.0的高分,暫列2018年所有院線片口碑榜首,也是華語片影史第九部9.0分電影。在此情境下,該片宣布提檔至7月5日,早一天與更多觀眾見面。

此片是由80後文牧野導演、寧浩和徐崢監製、徐崢主演的 《我不是葯神》。自從6月30日開啟全國點映以來,從學者、專業人士到普通觀眾,幾乎每一位走出影院的人,都在為它鼓掌。

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認為: 「影片的完成度太好了。從人物塑造到細節鋪墊,從情緒到表演,從節奏到敘事,都可謂達到了國產片難得的成熟度。甚至,它的分寸感和從容感,是許多大導演都沒有的……如果這部電影被市場認可,一定會推動中國電影在經典敘事上有整體性提高。」更多人會在自己的朋友圈裡被類似話刷屏: 「笑著笑著就流淚了。」

「看哭」並不是衡量好片的絕對指標,但當一部作品能在曲終人散時予人以 「治癒」,其珍貴不言而喻。具體來說, 《我不是葯神》是主創們輕輕撥開喜劇、鬧劇的淺表,去探觸人性的複雜岩層。當他們在傷痛里抱住了良善與希望,銀幕前的觀眾自會熱淚盈眶,同時血脈僨張。

正與反:沒有 「完美先生」,也沒有徹頭徹尾的反派

有人把影片喻為 「平民英雄的勝利」。這話只有部分正確。徐崢飾演的程勇絕非 「完美先生」,他的出場或曰動機開門見山, 「我不想做救世主,我就想賺錢」。與其說影片主人公是個擁有高尚情操的人,不如講——他是一路被機緣裹挾著向前、不由自主牽扯進道德場,並在最後自我救贖的人。

開篇,程勇困在了窘境里。他開著一間小店,上有養老院里身患重病的老父,下有即將跟母親和繼父移民的八歲兒子。他需要錢,但他投機、懶散、打老婆的人物設置,很難讓觀眾報以同情。此時,王傳君飾演的白血病人呂受益從天而降,是他讓程勇第一次聽說印度葯並嗅到了商機,也是他領著程勇走進慢粒白血病病友的世界。

從呂受益到譚卓飾演的劉思慧、楊新鳴飾演的牧師、章宇飾演的打工仔「黃毛」,圍繞程勇,一支 「代購小分隊」成型。而 「小分隊」里,程勇固然是從差價里謀利,那麼其他成員各有痛楚的同時也各自獲益,沒有人摒棄得了私心。

影片中,所謂 「正方」不是聖人,傳統意義上的反派,也未徹頭徹尾良知泯滅。王硯輝演繹的張長林就是典型例子。相比程勇 「代購」仿製葯,張長林賣的乾脆是麵粉兌的假藥。相比程勇「500元進 5000元出」,張長林心黑手辣 「一本萬利」。他還以報警來威脅程勇,豪奪了他的仿製葯代理權,從此坐地起價,將病患重推入絕境。影片眼看就要褪去這個角色生而為人的所有底線,可在最後關頭,人性在幽暗裡閃出一絲微茫善念,這個 「小人」居然守住了秘密。

道與術:「術」成熟工整,它與「道」彼此燭照

因為有著真實故事的腳本,本片梗概可謂 「事先張揚」。電影到底呈現得怎樣?編劇宋方金的評價值得參考:「這是部成熟練達又保持了銳度的電影。全片不用奇技淫巧,創作者只被一種要打動觀眾的深沉慾望所吸引。」

成熟練達,能從劇本的工整度上窺見一二。程勇 「代購」的源起、展開、轉折、高潮、尾聲,依次在邏輯自洽中講述完整。而且,故事在嬉鬧的前半段中拋下的戲劇鉤子,行至哀傷的後半段都能有所呼應。

能把故事說圓,在於主創的 「術」。而要抵達觀眾,在乎 「道」。該片最大的 「道」即是與觀眾在一起。看病求葯、生老病死的話題,是人類的普遍關切。能設置事關人人的話題,本就是主創決心脫離窄向的個體審美,以普遍的人情投奔大眾。

影片里有幾個意象,它們每次現身,都是情節關鍵處的畫龍點睛。比如口罩,第一次口罩被討論時,程勇對於病患,只是個 「藥販」,沒有交心的信任,也沒人願意展示真容。片尾,一段沐浴在陽光底下的鏡頭,擠擠挨挨的人們每一個都摘下了口罩,他們目送程勇離開,以這種帶有儀式感的方式向他們的 「勇哥」致敬。又好比橘子,不同的病人在不同的階段向程勇伸過手, 「來,吃個橘子吧」,討好、親近、苦澀,每一瓤都五味雜陳。至於 「我倆找個地方喝一杯」「你是不是看不起我」等台詞,當它們在影片前後 「互文」 「成對」出現,無不意味深長。

恰是 「道」與 「術」彼此燭照,電影能把起初站在荒誕喜劇一邊的看客,吸引到流淚、沉默、思考的另一條路上。

法與情:情沒有大於法,法也沒有湮沒情

即便被劇透,也很少有觀眾能在影片末尾忍住眼淚。大銀幕上依次出現新聞照片、新聞事實,電影里積攢了百多分鐘的戲劇情緒,會在這一刻被真實的力量疊加、引爆。

「2018年,中國開始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 「2002年,慢粒白血病存活率約為30%;2018年,慢粒白血病存活率約為85%。」這些字幕緩緩滾動,多少人淚流滿面。經歷過電影里為呂受益、 「黃毛」發出的聲聲哀嘆,觀眾更會理解——最終解決問題的,不是靠哪一個程勇般孤膽英雄的良心、衝動。經歷過電影里的無奈,觀眾更會慶幸——人間有痛,但我們終究是在一點一滴用善撫慰了痛。

事實上,電影從頭至尾,都沒讓情大於法,也沒讓法湮沒了情,正像許多人評價的 「它很克制」。

《我不是葯神》難得,它敢於觸碰社會熱點,又不武斷給出答案;它剖開人性複雜,又能神奇地予人光明;它充滿了悲憫的力量,卻無半點居高臨下。片中角色一個個以 「人之所以為人」的東西穿過了世俗的叢林,影片在現實中,也應當會有遼闊的前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代餐食品的健康隱患
讓「數據造假」者付出代價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