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窮人窮心靈富人富思維

窮人窮心靈富人富思維

從表面上看,窮人與富人的區別好像只是錢多錢少的區別,而實際上,窮人與富人最根本的區別是對於資產的使用方式,或者說是理財觀念上的區別。你有錢嗎?你以後會有錢嗎?這一切都取決於你的思維方式。

所以說,創富是一場心理遊戲。富人專註於機會,窮人專註於障礙;富人玩金錢遊戲是為了贏,窮人玩金錢遊戲是為了不要輸;富人相信:『我創造我的命運』,窮人相信:『命運是註定的』;富人說:『所有的人都可以致富,致富並不是很難的事情』,窮人卻說:『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致富,有錢人只是少數。』這很容易讓人想到一個老掉牙的故事,是關於二個業務員被分配到非洲去賣鞋的故事。一個人說:天哪,非洲人根本不穿鞋。而另一個人說:太好了,非洲人都還沒有鞋子穿。成功的自然是後者。

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上窮人是大多數,富人是極少數。富人為什麼能夠站在財富金字塔的頂端,而窮人要每天在生活的最低線苦苦掙扎。關於面對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機會?能力?一個有錢的老爸?還是中500萬彩票的運氣?其實,真正的答案就是上面的故事裡:成功者致富的要素不是資本,不是運氣,不是關係,更不是那些看起來令人羨慕的身份或地位,而是他們與眾不同的邏輯思維方式!富人們的思維方式影響了他們的心態,促成了他們的行動,為他們創造了驚人的財富,而這些思維方式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只要我們在心裡做個改變,刪除窮人的想法,重新安裝富人的想法,假以時日我們也可以達到真正的財務自由。

都說窮人志短。確實,窮人沒法不志短,他在等米下鍋!人窮則必然受制於人,因為迫於生計,很多時候只能妥協……久而久之,窮人不僅缺錢,還缺『鈣』,整個人精神都變軟了。沒錢就沒人格,沒有尊嚴,需要別人的臉色行事。缺錢就沒有創事業的基礎,得不到良好的教育,進不了上層的圈子,最後導致可能一輩子都是窮人。更甚者,不僅自己是窮人,還可能子子孫孫都是窮人,這才是窮人最大的悲哀。

所以,貧窮並非樂事,但人窮就要思變。所謂窮人和富人,也許當初的距離也只是一步,可是在若干年以後,他們卻可能是天壤之別。人生的關鍵就只差那麼一步。這一步就是走出去,改變現狀,去努力、去奮鬥。沒有這一步,貧窮是不會消失的,富有也不會誕生。跨越窮人的圍牆,就從改變現狀開始。那麼,究竟該如何改變現狀呢?

想創業致富,就要有老闆思維。小丁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年輕人,但他對待工作總是漫不經心。他總是說:『我是在為老闆打工,如果我有了自己的公司,我一定能比他做得更好。』半年後,小丁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小丁創業之初對朋友們豪情萬丈地說:『我會努力地工作,因為它是我自己的。』然而,僅過了半年,小丁的公司便倒閉了,他又重新去為別人打工了,因為他認為自己開公司太累、太複雜,這根本不適合他。窮人總是這樣,在工作中自甘平庸,做事馬馬虎虎,缺乏敬業精神,這樣的人無論從事何種行業,若對待工作的態度不改,他就註定了永遠平庸。缺乏責任心和進取心,這就是窮人的思維。這種不思進取的態度,一旦成為習慣,窮人就會失去所有創富的機會,一輩子都做窮人。

在這個世界上,許多人都夢想著有朝一日成為富翁,但是,為什麼現實生活中真正富有的人卻少得可憐,窮人卻很多呢?原因就在於他們選錯了道路做了太多的無用功。因此,要想成為富人,我們就必須謹記億萬富翁保羅·蓋蒂的一句話:致富其實很簡單,找一個富人為楷模,做他正在做的事。『股神』巴菲特是全球富人的代表,是投資界的神話。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會購買翻10多倍的可口可樂股票的,一開始也像散戶一樣靠技術分析,打聽內幕消息,如果一直這樣,那麼直到現在還只是一名小散戶,或者已經破產了。幸好巴菲特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他跟隨價值投資大師格雷厄姆學習,又親自向知名投資專家費雪登門求教,在好友芒格的協助下,融合格雷厄姆和費雪兩者投資體系的特長,開始形成了自己的『價值投資』體系,在實戰中不斷地摸索,獲取了驕人的財富。

經濟領域一直存在著一個傳統的經營模式:二八法則。這一法則一直受各商家的推崇,搞定20%的高端人群就能夠為企業帶來80%的利潤,這畢竟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長尾法則的出現無疑是對二八法則的一種挑戰,但是二者並不矛盾,因為在當前的經濟條件下,長尾的適用範圍主要集中在了互聯網數字化經濟。長尾理論的經典案例,無論是Google還是亞馬遜,其產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初始投入固定,邊際成本遞減。比如,雖然3G網路的建設固定投入巨大,但每新增一個用戶的成本,並不需要新的基礎設施投入,並且可以平攤原有投資成本,用戶越多相對成本越低。那些不那麼熱銷的東西積少成多,就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交易的費用不斷降低,使做買賣的門檻不斷降低,於是供給會呈現越來越明顯的多樣性,只要你稍微花點時間,任何個性化的需求都可能找到供給,這讓『長長的尾巴』有更多存在的價值。長尾意味著人人都可以做小生意,也意味著能使小生意得以聚集的市場是樁大生意。

二八法則是商場的一條重要法則,它揭示了財富背後的玄機,凡是認真對待二八法則的人都會從中得到有用的認識,有時甚至因而改變命運,擅長用二八法則去思考的人往往更容易致富。如果你發現自己至今一事無成,但希望將來能夠有所作為,這時不妨學習一下二八法則,將『辦事抓關鍵』作為一種日常習慣,集中精力於大事。歌德說過這樣一句話:不可以讓重要的事被細枝末節所左右,找出那20%,做最重要最有價值的事。

知名社會學家莫頓將『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現象歸納為『馬太效應』。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方面獲得成功和進步,產生積累優勢,那麼就有更多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以錢賺錢首先得有錢,剛成為社會新人時,一切皆從零開始。為了進一步建築財富基礎,培植賺錢潛力,需要一筆可觀的資金,而這筆錢通常都是靠著我們省吃儉用,開源節流而來的。等你進入以錢賺錢的第二個階段後,日常生活費用只佔你收入的少數,於是你的財富愈來愈多,加上閱歷的累積,你將有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會,而可供你借貸的地方也會愈來愈多,自然你也會有愈來愈多的賺錢機會。要想實現馬太效應,成為富人中的富人,只有一個途徑,就是以錢賺錢。

滑輪效應告訴我們,利用身邊的一些工具,我們可以完成原本無法想像的難題。那麼,在商業中又該如何利用槓桿來獲取更大的財富,讓滑輪效應成為現實呢?幾個世紀以來,商人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嘗試,他們試圖運用槓桿產生更大的生產力和更多的利潤,使自己更聰明而不是更辛苦地工作,花更少的時間來賺更多的錢。他們發現僱傭員工是其中最優的方式,現在幾乎所有的大型企業都由一個創業者開始,然後通過員工來槓桿他的時間和智能。比如福特雖然很有才華,但是僅憑他一人的力量,頂多一年只能造一輛車,收入頂多也就十幾到幾十萬,但是通過教員工複製他的系統,從而槓桿他的時間和智慧。利用工人、工程技術人員,他每年造出數以千計的汽車,並且他又利用人——銷售員,使他生產的汽車能夠銷往世界各地。這樣,福特就成為歷史上曾經最富有的人。

我們可以再來看一看一個汽車銷售員邁克是如何運用槓桿來使他的時間成倍地『增長』的。作為一名汽車銷售的資深人士,邁克從事這一工作已經將近20年了。20年來,他每年平均可賣60輛汽車。由於每天能向顧客展示的汽車十分有限,不管邁克多麼努力,他每周也只能賣出一輛汽車。經過仔細考慮,邁克決定開一家小公司。公司成立之後,邁克共招募了40名頂尖的汽車銷售員,他們每人每年都可以賣出60輛汽車。這意味著邁克的公司每年的汽車銷售量為2400輛。現在,我們來看看槓桿對邁克的作用。憑他一個人的力量,邁克每年可以賣60輛汽車,通過公司這一槓桿,邁克賣了2400輛,效率是以前的40倍,也就意味著邁克擁有著相當於以前的40倍的時間,這就是事半功倍的含義。由此可見,僱傭員工是商業中最好的槓桿,適過槓桿員工的時間和智慧,我們就可以獲取更多的金錢。當一個典型的工人用時間來換金錢時,他的收入只會以線性方程增長,即一個單位的時間相當於一個單位的金錢,而老闆們則會通過他的僱員來槓桿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他並沒有單憑自己的努力來掙錢,而是賺每一個僱員創造價值中的一定比例,這也是美國石油大王保羅·蓋蒂所表達的意思:『我寧願賺100個人的1%,而不去賺自己的100%。』可見,真正的財富創造是由於有一個稱為『槓桿』的概念的介入,避開了『時間換金錢』的陷阱。加快創造真正財富的唯一方式是槓桿,因此要想獲取更多的財富,你必須懂得巧妙藉助槓桿的力量,借用別人的時間和智慧為自已工作,從而讓財富中的滑輪效應成功實現。

商場上流行著一個風和木桶定律,說的是風和木桶雖然風馬牛不相及,但通過下面的推理,卻可以建立聯繫:風吹地面,塵土飛揚;得眼病的人增多,盲人也隨之增多;盲人增多,則彈三弦琴的人也會增多〔許多盲人以彈三弦琴謀生〕;三弦琴很暢銷,必須有充分的貓皮供應;貓的數量因而銳減;貓一減少,老鼠便增加;老鼠一多,會咬壞洗澡的木桶,必須找師傅補;修補桶的師傅因不斷上門的生意而賺大錢。上面風和木桶的生理推理雖然有些誇張,但它的核心——運用發散思維,靈活制勝,這在商場上都是屢試不爽。要想成功,必須要運用發散思維針對同一個問題,沿著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在思考中不墨守成規,不受已有知識束縛,沒有固定範圍的局限,這樣才能探求出不同的特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然而發散思維其實並非天生,它來源於平日對事物的觀察,對信息的留心,並有意培養自己發散性的思維方式。發散思維訓練要注意提高思維的流暢力、變通力和靈活性。

在經商中,有時為了保存實力,要學會韜光養晦,將自己的力量隱藏起來,見機而動。它可以使自己在沒有能力與對方正面競爭的情況下,暫時保存自己的實力,然後養精蓄銳,等待時機,出奇制勝。在商海競爭的過程中,實力雄厚、強勁的一方總是很傲很狂,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面對這種情況時,千萬不可在他們面前露出你的實力或者潛力,而只有千方百計地裝聾作啞,做出胸無大志的模樣,使其欲與己競爭一番的弦慢慢放鬆下來,麻痹其思想,最終才能抓住機會克敵制勝。這其實就是被商界中的『老二哲學』。所謂老二哲學就是不做第一,不做第三,而只是緊緊跟在排名首位的後面做老二,先隱藏不動,儲謀蓄勢,瞄準機會再衝刺第一。或許是暫時不願做出頭鳥,或許是想掛在後面搭個便車,但最終是沒有一家會甘居第二的,老二也只是個過渡。經商者在經商之初,要學會做老二,搶先者未必就一定能夠搶佔到市場,不要以為第一個推向市場的創新產品或經營模式,就具備了絕對的競爭優勢,便能成為未來市場的領導者,事實證明,最早進入新市場並不一定是最後的贏家。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萬燕最先做VCD生意,但後來錢都讓步步高、愛多他們賺去了。當年萬燕花了大把的錢,告訴消費者:VCD是好東西。直到市場培育好了,大家都知道VCD是個好東西時,步步高、愛多出手了:建樹自己的品牌,完善自己的營銷網路,再把價格降下去,成功了!而為他人作嫁衣裳的萬燕呢?在不知不覺中就銷聲匿跡了。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甘當老二、能當老二就是做黃雀。好多商人對此頗有感觸。他們辛勤開拓市場,但到銷售額一旦見好的時候,又生後顧之憂。為什麼?因為這個時間,必然有其他財大氣粗之輩跟上,既是後發制人,更以實力制人。某些經商大戶對風險較大或無暇顧及的生意,先按兵不動,讓其他小商人去開發,等到有利可圖時,再迅速開發並取而代之。黃雀之於螳螂式的後發制人,雖有點勝之不武,但作為市場競爭中的一種手段,卻沒有違背商業道德,這就告誡我們,如果在市場中沒有把握取勝,那還是甘當老二。需要指出的是,實施老二哲學時,信息一定要靈,動作一定要快。一個商人,在經商過程中能夠先發制人當然無可厚非,而步人後塵者也不應視為落伍者。特別是對手事業剛剛起步的商人來說,他們在開發新產品中,由於受到資金、技術、市場等諸多因素的制約,新產品開發步履維艱,很難儘快形成規模,產生效益。解決問題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緊跟領跑者。如果不管自身的實際能力,也拚命地往前沖,不僅新產品開發沒有形成氣候,投入市場後難免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結果猶如自掘墳墓,使自己處於困境。

這是一個炒作的時代,炒名人、炒影視、炒書籍、炒樓盤、炒股票、炒古董、炒汽車、炒足球……關於股票上市有這麼一種說法:第一,要有一個好題材;第二,要編織一個美麗的故事;第三,要娓娓動聽地給股民講述,讓股民把口袋裡的錢掏出來裝進企業的口袋。股民買股票不是買現在,而是買期望、買未來。所以,要有好題材,要編出來好故事,以及娓娓動聽地向股民講,從而讓人家從口袋裡掏出錢來給你,這實際上就是炒作。這是一個傳媒能使人發財的年代,媒體能夠利用雞毛蒜皮的瑣事製造出成千上萬個明星,自然也能製造出無數的明星企業和企業家。所以,聰明的人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製造出一些熱點事件、熱點人物,創造新奇概念,挖掘和提煉新聞,繼而引起媒體的注意,進行炒作,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從而大賺其錢。

學會以退為進,在絕境處逢生。某地的一些學校,每年都要舉行一次智力競賽,大部分學生都報名參加,競爭非常激烈。這一年,一年一度的智力競賽又拉開了序幕,全校的學生都參加了。終於,百里挑一全校選出了8名最聰明的學生,他們8人有幸進入了決賽,大家都等著看哪一位能獲得第一名。相關的組織者把這8名學生帶到一棟樓前指著8間教室,又指指大門,說:『我現在把你們分別關在8間教室,門外有人把守。我看你們誰有辦法,只說一句話,說出充分的理由讓門外的警衛心服口服地把你放出去。不過有兩個條件:一、不準硬闖出門;二、即便放出來,也不能讓警衛跟著你。』8名學生被分別關進8間教室後,他們待在各自的教室里,思考著用什麼樣的一句話,就能讓警衛放自己走出教室。然而,兩個小時過去了,還是沒有一個人發出聲響。正在別的同學翹首期盼的時候,有個學生很慚愧地低聲對警衛說:『警衛叔叔,這場比賽太難了,我不想參加這場競賽了,我認輸了,請您讓我出去吧。』警衛聽了,打開了教室門,讓他走了出來。看著這個臨陣退縮的小傢伙走出了教室,警衛惋惜地搖搖頭。然而,比賽結果公布,就是這個聲稱自己認輸自願退出的學生當之無愧地獲利了智力冠軍的稱號。故事中的主人公正是運用了以退為進的謀略,在高手如雲的殘酷競爭中脫穎而出,在富人們的致富生活中,也有很多類似的故事。

朱燦是一個下崗工人,憑著做雞柳的手藝,開了一家叫『好美味』的小吃店。由於沒有名氣,檔次又低,再加上周圍飯店眾多,因此生意十分慘淡。朱燦看在眼裡急在心中。一次,由於朱燦一時大意放錯調料,使得雞柳味道大變,一位顧客剛將雞柳吃入口中,就破口大罵:『呸,呸,這是什麼「好美味」?明明是「怪難吃」』。朱燦連忙賠禮道歉,但客人卻得理不饒人:『好美味是假,怪難吃才是真。』然而,事情還沒完,那位客人第二天居然用毛筆在他的店門上寫了『怪難吃』三個大字,大家本以為朱燦會馬上擦去,誰知他居然將這三個字一直留著並將店名換成了『怪難吃』。說來也怪,自從店門上有了『怪難吃』的招牌後,朱燦的顧客竟一天比一天多起來,原來有很多顧客都是沖著『怪難吃』這名號而來的,因為他們都想知道『怪難吃』到底是什麼味道,到底難不難吃?吃過後,就對他的雞柳著了迷。在競爭中消除所有的競爭對手,最大限度地佔有市場,始終是商人的不懈追求,然而採用何種策略才能在保全自己的情況下擊敗對手,以退為進無疑是一條妙計。

善於明勢的人,總能因勢利導地尋找賺錢之道,總能搶得先機,這樣的人,你會指望他一輩子都是窮人嗎?湖北一偏遠的鄉村,一青年在山上採石,他並不像其他村民那樣,把石塊砸成石子運到路邊,賣給附近的建房人,而是把石頭運到碼頭,賣給杭州的花鳥商人。因為他們這兒的石頭總是奇形怪狀,他認為賣重量不如賣造型。三年後,他成為村裡第一個蓋起瓦房的人。後來,村裡不許開山採石,只許種樹,於是家家戶戶種起了梨樹。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鴨梨招來八方商客。村民把堆積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運往北京和上海,然後再發往韓國、日本,因為這兒的梨汁濃肉脆,味道甜美。村裡人從此過上了小康日子。那位曾把石頭賣給花鳥商人的青年卻賣掉果樹,開始種柳樹。因為他發現,來這兒的客人不怕找不到好梨,只愁買不到盛梨子的筐。五年後,他成了第一個在城裡買房的鄉下人。就在一些村民開始集資辦廠的時候,還是那個青年,在他的地頭兒砌了一堵三米高、百米長的牆。這堵牆面向鐵路,兩旁是一望無際的萬畝梨園。坐車經過這兒的人,在欣賞盛開的梨花時,會突然看到四個大字:可口可樂。主人憑著這堵牆,走出了小村,因為他每年有4萬元的廣告收入。20世紀90年代末,日本一家公司的亞洲區代表來華考察,經過這個山村時聽說了這個青年的故事,當即下車尋找這個人。找到他的時候,他正在自己店的門口跟對面的店主吵架。他的店裡一套西裝標價800元,而同樣的西裝對門標價750元;他標750元時,對門就標700元。一個月下來,他僅賣出8套,而對面的店鋪賣出了800套。得知這個情況後,日本公司的代表非常失望,認為是被講故事的人騙了。不過日本人不死心,親自詢問了一下他。片刻後,日本人立即決定出年薪100萬聘請他。因為,對面那個店也是他開的。善明勢,精造勢,你的生意便定會順風順水。這就要求我們用向前看的眼光,突破陳舊僵化的觀點,用面向未來、風微知變的思維方式來解讀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

從商之道,和為上;為人之道,和為貴;義利相生,取和為上,凡是得天時地利人和者方可謀勢作局,此乃經商古訓。當然,和氣生財也是要講究一定的方法,如果沒有法則,勢必會變得十分混亂。和氣生財的三條法則是:法則一:把自己的創意或建議變成對方的,這亦稱為釣魚法。即把你的創意或建議變成釣餌,對方會自然而然地上鉤。比如說,你想讓對方接受你的意見,以『你這樣想過嗎?』的說法,要比『我是這樣想的』更能打動對方,『試一試看看如何?』的說法比『我們非這樣做不可』更能獲得對方贊同。這就是讓對方覺得你的意思就是他的本意,他的自尊得到接納,那麼他也會比較容易採納你的建議。法則二:讓對方說出你的意見。『面子』不單是東方人的問題,西方人也很講究,所以提意見要注意這個問題。如果你的意見毫不講究地給對方提出,出於『面子』問題,對方往往會本能地反應不予接納。相反,你採用和順婉轉的方式提出,對方的『面子』堤圍可能會自然開閘。如果你以冷靜而溫和的方式提出你的意思,然後說『雖作如是想,但可能有許多不當之處,不知你對這方面考慮的意見怎樣?』這麼一說,對方可能會完全接納你的意思。法則三:以徵求意見代替主張。根據心理學家的反覆調查研究結果,一個人向對方表達同樣的意見,如果以正面而斷然的方法說出,較容易激起對方的反逆感情,如果以詢問的方式向對方提供主張的話,對方會以為是自己的意思,不自覺地欣然接受了。

生命巨流中的黃金時刻稍縱即逝,除了沙礫之外我們別無所見,天使來探訪,我們卻當面不識,失之交臂。值得注意的是,藉機生財往往需要膽大心細:時機要用眼光去搜尋。機會有時會自己走來,但大多數是要我們去找的。時機存在於那個時段,對每個人都一樣,但有的人能一眼抓住,有的卻視而不見,區別就在於一個在不停地用眼光在搜尋,而一個卻永遠處於無意識狀態。藉助時機不等於投機。有些人是投機分子,他們以別人為踏腳石而爬上高枝。他們企圖損人而利己。這類一意孤行、反抗社會的人是享受不到工作樂趣的:不顧一切地積極侵略,正暴露了他們日漸衰微的自我尊重。研究未來趨勢和發展。機運永遠等待著那些在工作中領先別人一步的人。

賺錢不盲從,擁有自己的個性和品位,才能吸引更多人的關注。任何東西都必須擁有個性,有個性才能生存。猶太人認為:商業的個性就是獨有的經商理念、特殊的經營模式,因環境條件差異而不可相互簡單模仿的銷售品種和價格等要素的總和。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賺錢卻是人們心中不變的念頭。怎樣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獲勝?面對新的賺錢領域,盲從跟風還是堅持有自己的特色?當所有人趨之若鶩地撲向同一領域,即使蛋糕再大,也會因為僧多粥少得不到太多利益,簡單的模仿只會將自己的路堵死,『學我者生,似我者亡。』就是這個道理。而那些從一開始就堅持自己特色的人,則會漸漸撥雲見日,打造自己的名牌。不做大多數,當大家都千篇一律地做同樣的東西的時候,你的『另類』就成了獲取財富的撒手鐧。努力讓自己不一樣,財富就會來到你身邊。

『我沒錢,理什麼財啊!』乍一聽好像還很有道理,錢是理財的根本,沒有錢怎麼理得了財呢?理財是一種規劃,如果你掙得很少,更需要理財,把每一分錢都用到該用的地方。絕大多數的工薪階層都要從儲蓄開始累積資金,雖然說薪水僅夠糊口,但是還是應該先從每月的薪水中撥出10%存入銀行,而且 不動用,『只進不出』,如此才能積少成多,方便以後的投資。如果能充分利用投資工具,比如投資股票,那聚財的速度將更快。當然投資也要注意風險的問題,盲目投資不但不會為你掙錢,還可能讓你辛苦攢下的積蓄都付諸東流。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積少成多,聚沙成塔。不要被不正確的觀念蒙蔽住雙眼,永遠不要以為自己無財可理。

投資理財很重要,但投資的前提是要有穩定殷實的基礎,而要積累資金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存錢。儲蓄宜早不宜遲,越早儲蓄,你就會越早得到積累的財產,越早擁有積蓄展開投資的經費。理財初期,你的錢肯定很少,必須要剋制自己。儘管這一過程可能比較枯燥甚者漫長艱辛,但是只要你能養成儲蓄的習慣,一切都是值得的。可以把存錢的目的寫到紙上,然後把它放到易看到的地方,使自己能時時看到目標,以起到提醒的作用。而且不時地看到自己儲蓄在一點點增加,還能體會到數字逐漸變多的喜悅。這樣一點一點積聚起來的金錢,你便會感受到它的得來不易。這些錢都是自己獨立掙來的,一定要珍惜,不能隨意地支配。

只有堅信自己的眼光,才會避免猶豫不決帶來的財富損失。投資不是一項複雜的工作,它之所以被認為深奧複雜,非得依賴專家才行,是因為投資人不知如何應付不確定的投資世界,錯誤地將簡單問題複雜化,無法自己冷靜地作決策,總是想聽聽他人的意見。由於不懂如何面對未知且不確定的投資環境,誤以為必須具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或是要有高深的分析判斷能力才能做好投資,許多人便習慣性地把投資決策託付給專家。然而,五萬個專業投資者也許都是錯的。如果專業投資者真的知道何時會開始上漲,或是哪一隻股票一定可以買的話,他早就已經有錢到不必靠當分析師或專家來謀生了。因此,以專家的意見主宰你的投資決策是非常危險的,投資到頭來還是要靠自己。事實上,業餘投資者本身有很多內在的優勢,如果充分地加以利用,那麼他們的投資業績絲毫不比投資專家遜色。在投資上只要你做好研究,堅信自己的決定,你就能成為自己的投資專家。

投資是件欲速則不達的事,所以對於想快速致富的人,投資並不適合他。利用投資創造財富的力量雖然比我們想像的要來得大,但是所需的時間卻比想像的來得久。投資能夠緩慢而穩健地致富,若用小錢投資,想在短時間內暴富,可以在此斬釘截鐵地說:『不可能!』投資需要耐心,耐心也是投資者必備的素養之一。萬事起頭難,初期奮鬥時錢很難賺,為了區區幾萬元就得費盡千辛萬苦,直到在股市耐心奮鬥若干年後,才會發現財源滾滾,擋都擋不住。所以在投資領域,只要有耐心,錢是跑不掉的,反而是操之過急會讓到手的錢財變為泡沫。賺大錢需要耐心,但是大錢也是由小錢積累起來的。因此要想賺大錢需要從『小錢』開始。不屑於賺小錢的人,在投資中不會成功的,他們缺乏賺大錢的耐心。『賺小錢』可培養自己踏實的做事態度和金錢觀念,這對日後『做大事,賺大錢。』以及一生都有莫大的助益。有錢的投資者都有持久的耐力,他們知道一切從小開始。

俗話說『人兩腳,錢四腳。』意思是錢追錢比人追錢快得多。所以致富的關鍵在於如何理財,如何投資。投資理財沒有什麼複雜的技巧,最重要的就是觀念,觀念正確就會贏。每一個理財致富的人,只不過養成了一般人不喜歡且無法做到的習慣而已。理財致富是『馬拉松』而非『百米衝刺』,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發力。如果你養成了長期投資的習慣,堅持正確的投資理念,你也可能進入富人的行列,享受這個社會為你提供的幸福生活。人生的角色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窮人也可能變富,是金子總會發光,只要你肯努力,你一定能改變你的人生。錢不是攢出來的,而是賺出來的,轉化的關鍵全在當事人的選擇。

無論現在或將來,能否適應這個社會,依然取決於我們每個人的觀念。如何找到自己的賺錢之道,如何修建一條屬於自己的財富管道,對於每一個想登上金字塔的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賺錢與做企業最大的區別就是看其有沒有持續贏利的能力。僅僅為賺錢,可能會犧牲長期戰略目標;做企業做品牌,經常需要犧牲眼前利益。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走向財富的管道是要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開始建立的。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在這個競爭激烈而又千變萬化的世界,必須要有新的觀念、新的方法、新的發明、新的創造、新的賺錢之道、新的理財技巧,要選擇一個成功的系統,修建一條屬於自己的財富管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股事錄 的精彩文章:

馬拉松終極訓練指南

TAG:股事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