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傳統漆器螺鈿裝飾工藝

中國傳統漆器螺鈿裝飾工藝

在我國繁花似錦的古代藝術寶庫中,有一種稱為螺鈿的漆工藝品,它造型工緻精美,色彩華麗多變,工藝技巧獨樹一幟。

— 1 —

大漆螺鈿

明代黃成《髹飾錄》關於「螺鈿」的解釋是:

螺鈿即螺填也。百般文圖,點、抹、鉤、條,總以精細密緻如畫為妙,又分截殼色,隨彩而施綴者,光華可賞。又有片嵌者,界廓理皴皆以劃文。

螺鈿是我國傳統傢具上常用的材質,也作「螺甸」、「螺蜔」、「螺填」、「陷蚌」等。

它是指用螺殼、浜殼、貝殼等軟體動物的體殼加工成薄片,刻劃並拼組成花草、人物、鳥獸等紋樣,鑲嵌於漆、木等器物表面的裝飾技法。

然後將其嵌入預先雕成的凹形圖案內,再髹上一層光漆,之後磨平拋光使其露出鈿片,就製成了色彩艷麗的嵌螺鈿器物了。

關於螺鈿的記載早在西周時期便有記載。可是,為何古人偏偏選用貝殼來進行裝飾呢?

這主要源於我國古人早期的「錢幣」——貝殼。在今天的漢字當中,我們會發現,很多與錢相關的字都從「貝」字旁,比如「財」、「購」、「貨」、「資」等。

將作為貨幣的貝殼鑲嵌在器物上,實則是一種地位和財富的象徵。

到了商周以後,由於貨幣形態逐漸發生了改變,開始啟用各種金屬造幣,擺脫了貝幣的形態。此時貝殼不再是社會公認的一種「價值」後,螺鈿鑲嵌就變成一種純粹的美的追求。

— 2 —

螺鈿歷史

螺鈿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西周時期,螺鈿工藝就被用作於漆器上。在陝西、河南、北京等地發掘的西周墓葬里都出土過鑲嵌蚌泡的漆器。

西周彩繪獸面鳳鳥紋螺鈿漆缶

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考古工作者在玻璃河西周燕國墓地發掘到的西周嵌螺鈿漆器。殷瑋璋先生在《記北京琉璃河遺址出土的西周漆器》一文中指出:

琉璃河出土的漆器和漆豆,器表鑲嵌的蚌飾都經鋸割或裁切成片,並磨成長方形、圓形、三角形或其它特定的形狀,拼嵌出饕餮、鳳鳥、圓渦等圖案紋樣,有的蚌片上還有劃紋,符合螺鈿的特定含義,確是螺鈿漆器無疑。(《考古》1984年第5期)

但此事存在較大爭議,有的學者認為這就並不符合真正的「螺鈿工藝」,從西周時期出土的螺鈿器物來看,各類嵌於器物上的貝殼,刻劃並不明顯,甚至說沒有。

唐 鑲綠松石螺鈿鸚鵡紋銅鏡

而目前公認的比較成熟的螺鈿器物,應是出土於唐墓內的漆背螺鈿銅鏡和收藏在日本奈良正倉院的螺鈿玳瑁八角盒、螺鈿紫檀琵琶等。

唐代 螺鈿紫檀五弦琵琶日本奈良東大寺正倉院藏

唐代螺鈿長頸琵琶(阮) 日本奈良東大寺正倉院藏 局部

唐代,中國的螺鈿工藝已達到相當成熟的地步,尤其是銅鏡漆背螺鈿,更是這一時期的工藝瑰寶。

唐螺鈿琵琶 日本奈良東大寺正倉院藏 局部

湖州出土的螺鈿漆經函,上有朱書題記:

吳越國順德王太后吳氏,謹捨寶裝經函肆只入天台山廣福金文院轉輪經藏,永充供養。

題記中吳太后一次就製造四隻螺鈿經函的情況,可以證明唐代螺鈿之盛。

到了宋代,螺鈿器物相對而言就比較普遍,主要體現在傢具的裝飾中。

北宋宣和年間(1119~1125)待詔畫家蘇漢臣在《秋庭嬰戲圖》中已描繪了薄螺鈿漆木傢具坐墩(原畫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北宋 蘇漢臣 《秋庭嬰戲圖》局部

元明時期,螺鈿工藝所使用的貝殼品種更為豐富,鑲嵌又出現了新的工藝,製作更為精細。

發展出加彩漆、描金、金箔、金銀嵌錯和加「沙」(即撒殼屑)等輔助手法,創造出五色斑斕的效果。

元 螺鈿樓閣人物長方台

到明代,中國古代漆器達到全面發展的黃金時期,螺鈿工藝也隨著豐富發展。

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卷七:

螺鈿器皿,出江西廬陵縣,宋朝內府中物,俱是漆器,或有嵌銅線者,甚佳。元時,富家不限年月做造,堅漆而人物細妙,招人可愛。洪武初,抄沒蘇人沈萬三家,條凳桌椅,螺鈿剔紅最妙,六科各衙門猶有存者。

明 黑漆嵌螺鈿花蝶紋翹頭案,長260cm,寬56.5cm,高82cm

至清代初期,特別是康熙年間,螺鈿漆器製作達到高峰,甚至受到了清朝宮廷的青睞。從故宮博物院的藏品看,凡大至門窗、條櫃,小至印盒等螺鈿,無不精妙至極。

清中期以後,螺鈿鑲嵌逐漸與其它工藝手法相結合,和一般認為明晚期興起的「百寶嵌」合流。

清 黃花梨百寶嵌筆筒

有資料顯示,乾隆年間兩淮鹽政李質穎在進貢清廷的單子上,就有「彩漆螺鈿龍鴻福祥雲寶座」、「彩漆螺鈿龍福祥雲屏風」等10餘件揚州漆器螺鈿傢具,當時均存放在圓明園之中。

到了清代末期,螺鈿漆器和其他工藝品一樣,進入衰退時期,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民國年間。

— 3 —

螺鈿工藝

螺鈿是用貝殼作材料,裁切成薄片,鑲嵌於漆器表面的。由於所裁切的貝殼厚度不同,分為厚螺鈿和薄螺鈿兩種。

厚螺鈿

厚螺鈿螺片的厚度,一般在0.5毫米至2毫米之間,因其殼片較厚,而稱之為「硬螺鈿」。

唐 高士宴樂螺鈿鏡

日本東大寺正倉院所藏的唐代厚螺鈿鑲嵌漆器代表了當時的螺鈿鑲嵌的超高水平。華貴無比、雍容繁複的厚螺鈿漆器反映了大唐經濟的發達和國力的雄厚。

日本正倉院藏唐代「螺鈿背八角鏡」

明朝開始薄螺鈿使用漸漸居多,明代名漆工楊明在《髹飾錄》中注道:

殼片古者厚而今者漸薄也。

但明清兩代用厚螺鈿鑲嵌傢具等大件器物仍為時尚,主要因厚螺鈿色澤變化簡單,具有粗獷洒脫的特點。

明 黑漆嵌螺鈿花鳥羅漢床,高86cm,長182.5cm,寬78cm

此床身取四面平式,通體為黑漆地,嵌硬螺鈿花鳥。床面用活屜板,左右及後面裝三塊整板圍子,牙條及腿足均嵌折枝花卉,內翻馬蹄。

明代此種黑漆嵌螺鈿傢具使用較廣,椅凳、桌案、箱櫃無不具備。此羅漢床系20世紀50年代琉璃廠古玩店自山西運回,後由故宮博物院購藏。

黑漆嵌螺鈿花蝶紋架子床,高212cm,長207cm,寬112cm

通體黑漆地嵌硬螺鈿花蝶紋,背板正中飾牡丹、梅花、桃花、桂花等四季花卉和蝴蝶、蜻蜓、洞石,四外邊飾團花紋。床兩側矮圍板兩面俱飾花蝶紋。

黑漆嵌螺鈿花蝶紋架子床 局部

此床製作于山西,結構穩重,通體採用大漆螺鈿工藝,顯示出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的氣派。

薄螺鈿

薄螺錮又稱「軟螺鈿」,其薄如紙,薄螺鈿則在0.5毫米以下,一般多在0.1至0.3毫米之間。

元 黑漆嵌螺鈿廣寒宮群仙宴樂圖八方蓋盒

2009年,香港佳士得秋拍,此蓋盒以2082萬港元的高價創下了嵌螺鈿漆器世界拍賣紀錄

薄螺錮是貝殼經過加工處理,剝離成色彩光澤的薄片,按所設計的圖案,裁切成不同的形狀粘到漆器上。若將軟螺鈿的底面襯上各種色彩能產生一種透色效果,就是「襯色甸嵌」。

清初 黑漆嵌螺鈿加金片嬰戲圖箱,長27.5cm,寬27.5cm,高28.4cm

除箱底外,其餘各面及抽屜的外立牆均為黑漆地,上用薄螺鈿及金、銀片嵌成庭院嬰戲圖,共有幼童100名,組成「百子圖」。

薄螺鈿漆器將「點、抹、鉤、條」等各種薄螺片基本形點植於漆胎,揚州漆器業稱「點螺」,「螺」指材料,「點」指點植技法,或出於「鈿螺」之訛。

將薄螺片浸入白醋或蘿蔔汁內數小時,薄螺片便變得柔軟可以彎曲,嵌貼於圓形漆胎不易破裂,所以,薄螺鈿漆器又被稱為「軟螺鈿漆器」。

黑漆嵌螺鈿圈椅,通高107cm,寬64.5cm,縱48.5cm

此椅之鑲嵌圖案採用蚌殼的內表皮,鈿皮如薄紙,鈿片極少有大塊,一般4-5mm大小即屬少見,還要將貝片磨製成不同形狀的嵌件,再將這長不足3mm、厚不足0.5mm的鈿片鑲嵌成大面積的圖案,難度頗大。此椅從造型到工藝,都體現了清代初期漆嵌工藝的最高水平。

揚州「點螺」漆器以平面造型見長,因系手工磨製螺片,片料較大,可以嵌出寫實細膩的畫面。自元末明初開端,明代中期以後日益興盛,工藝水平達到相當精湛的程度。

清 黑漆點螺群賢圖蓋盒

點螺工藝為揚州獨有高檔工藝。"點"指技法,"螺"是材料,該工藝選用自然色彩的夜光螺、珍珠貝、石決明等材料精製成薄如蜂翼,小如針尖,細若秋毫的螺片。

清康熙 點螺倭角多層盒

然後用特製的工具膠漆按事先設計好的圖案、文字,一點一絲的點填在平整光滑的漆胚上,全都粘好之後,候其干固,於面上再塗一層色漆,待漆乾燥。

接著便進行打磨,將螺鈿花紋上的漆磨去,就顯出了螺鈿和金銀片拼成的平正的圖案了,在光線的照射之下五彩繽紛,閃爍變幻絢麗異常。

18世紀 五彩點螺松下高士圖倭角方盤

光芒刺眼而刻痕細密,這無疑極度考驗工匠的眼力,據說古時候揚州人從事這一行當的,到了四十歲左右即患眼疾,重者幾乎失明。

平螺鈿和雕刻螺鈿

從所需材料以及技法,螺鈿工藝又可以分為平螺鈿和雕刻螺鈿。

平螺鈿的工藝分為磨平打光、刻畫陰線、粘合、上漆打磨等幾個步驟;雕刻螺鈿的工藝主要分雕、搜、堆、鏟、嵌等幾個步驟。

唐代發明了螺鈿平脫漆器新工藝,其做法共分制底坯(胎)、螺鈿裝飾、表漆處理這三個工序。第一步,做好漆器底坯(胎)。

唐 螺鈿平脫寶相花鏡 日本奈良東大寺正倉院藏

之後將螺殼、貝殼、蚌殼鋸、磨成片,並按圖樣加工成所需形狀,並按預先的設機將其拼合平貼與完成中灰的漆器胎上。

第三步是在貼好螺片的漆器上全面髹漆,陰乾,再髹漆,如此反覆多次,最後進行磨顯、揩光,使文質齊平,流光溢彩的螺鈿圖像最終顯現。

螺鈿平脫寶相花鏡 細節

後由於雕刻螺鈿選材廣泛,一件器物上往往存在螺鈿和其它材料(翠玉、象牙、彩石、珊瑚等)鑲嵌相結合的情況,使之色彩更顯富麗堂皇和奇妙典雅,因此又稱「花樣嵌」和「百寶嵌」。

明末清初,黃花梨百寶嵌蕃人進寶圖頂豎櫃,高272.5cm,橫187.5cm,縱72.5cm

在我國傳統的工藝美術品的裝飾手法中,以"百寶嵌"的製作技術最稱精絕。

"百寶嵌"又稱"周制",它是採用珍珠寶石及其他各種名貴材料來對器物進行鑲嵌的一種裝飾技法。

紫檀木百寶嵌八仙圖海棠式攢盒,高9.7cm,長35.5 cm,寬22.5cm

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里記載:

如雕刻寶嵌紫檀等器,其費心思工本,為一代之絕。

說明在當時,"百寶嵌"器物是一種極為奢侈的消費用品。

— 3 —

螺鈿巨匠

在歷代的漆工當中,唯有一人可大膽落下自己的款識,他就是晚明的漆藝巨匠——江千里。

明代 江千里制黑漆嵌螺鈿執壺 國家博物館藏

江千里是江蘇揚州人,字秋水,善制嵌螺鈿漆器,開創了明代鑲嵌螺鈿細工的先河,名聲廣播海內外。

明末 江千里制款黑漆鑲螺鈿文具盒

清代以後,「千里」已經成為螺鈿工藝的一個品牌,許多名貴的螺鈿器皿上不僅都嵌有」千里」底款,蘇浙甚至有「家家杯盤江千里」之說,可見江千里作品的認知度和影響力。

清初名士王士禎《池北偶談》有語:

近日一技之長,如雕竹則濮仲謙,螺甸則江千里,嘉興銅器則張鳴岐,宜興壺則時大彬,浮梁流霞盞則昊十九,皆知名海內。

可見江千里及其軟螺鈿工藝在眾工藝品中地位之高。

清初 江千里制黑漆嵌鑼鈿葵形香盒

江千里之所以名動兩代,是因為他是軟螺鈿鑲嵌工藝領域中的頂級人物,其作品精緻、美雅絕倫。

史書記載,江千里習慣以文學名著中的人物為題材,形成自己的制盤風格。尤其對叛逆封建禮教,忠貞自主愛情的男女主人翁情有獨鍾。

清康熙 江千里制黑漆螺鈿 西廂記故事盤

其技藝精湛,一生喜用《西廂記》故事作小件軟螺鈿亦稱「點螺」器物,所遺作品多用彩色軟錮鑲嵌。所嵌錦文,極精細,正如阮葵生《茶餘客話》所說:

名稱朝野,信今後傳世無疑。

用句誇張的話來說,以江千里為代表的螺鈿風格,直接影響了晚明時期及清代螺鈿漆器的發展,甚至影響到今天。

明晚期 江千里制嵌螺鈿香盒

但現今來看「千里」款的螺鈿漆器並不是十分罕見,這主要因為明清兩代多有仿製,要真正區分是不是江千里本人所做,還是非常之困難的。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大研習君 的精彩文章:

古典傢具研究重大錯誤——「鐵力木」
伍子胥:屈原,你說這口粽子究竟該歸誰?

TAG:正大研習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