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聽中醫」夏季補陽,注意健運脾胃,平補即可

「聽中醫」夏季補陽,注意健運脾胃,平補即可

「聽中醫」夏季補陽,注意健運脾胃,平補即可

「聽中醫」夏季補陽,注意健運脾胃,平補即可

【聽中醫】夏季補陽,注意健運脾胃,平補即可

「聽中醫」夏季補陽,注意健運脾胃,平補即可

《聽中醫》欄目由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攜手廣州新聞資訊廣播聯合推出,在「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微信訂閱號、廣州新聞電台FM962(逢周二上午11:30-12:00)《中醫小講堂》欄目推送。

「聽中醫」夏季補陽,注意健運脾胃,平補即可

中醫主張天人合一,以五行配四季,因缺一(季),所以以長夏來彌補,於是夏季就被一分為二,前為「夏」,後為「長夏」。夏涵蓋了立夏、小滿、芒種這三個節氣,而長夏跨越的則是夏至、小暑、大暑,至立秋前。夏的特點是炎熱,長夏的特點為濕熱,因此夏季養生的基本原則是盛夏要防暑邪,長夏應防濕邪。但具體要如何防,本期節目,請來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科鄺秀英副主任醫師告訴你答案。

專家簡介

鄺秀英,女,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科負責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專家。

現任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治未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健康促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老年保健協會養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健康體檢/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中西醫結合標準化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第二屆委員會委員,中國女醫師協會營養學專委會委員,廣東省女醫師協會女性健康保健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第三屆委員會委員等。

擅長膏方調理體質及亞健康狀態,治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更年期綜合征等內分泌疾病,風濕病,痤瘡,胃痛,感冒頑咳等。

出診時間:周一、五下午內科門診。

鄺秀英

夏天的氣候特徵會令到我們在養生方面有所不同,這個時候既有春天萬物生髮、陽氣生髮的特點,也有夏天多雨、暑熱和濕的特點。

就是濕熱了。

主持鵬鵬

鄺秀英

對啊,就是又濕又熱。在南方就特別明顯,容易得感冒、咳嗽、呼吸道疾病,悶熱潮濕的天氣容易造成皮膚病。另外就是腸胃虛弱的人,特別容易肚子脹、肚子疼,大便稀還有胃口不好。還有一些是關節炎的人,也容易加重癥狀。到了這種季節,容易出現傳染病,如手足口病等,要注意預防。

大家真的是要小心,在食材方面,我們有沒有可以幫助大家,遠離這些又暑熱又潮濕的天氣所產生的疾病呢?

飲食方面,我們要注意在這個時節又熱又濕,去年冬天進了補,到了濕熱的季節就不能太補了,所以在飲食方面通常以清淡為主,可以兼顧不同人的體質。比方說,有些人是陰虛的,我們可以加養陰生津的葯食兩用的食材,或者是做一些葯膳,要是濕熱比較重的人,我們就要用清熱去濕的膳食。

因為我們不知道夏天祛濕跟春夏交接的時節的祛濕,有什麼不同。我們可以想到的肯定是木棉花、扁豆、赤小豆、雲苓、土茯苓、薏米這些。其實需不需要用到這些呢?

確實,今年濕氣還蠻重的,我們門診很多人的舌苔都很厚,而且很白,像一層白色的濕潤的厚舌苔,其實這種就是有濕氣。另外,有些人舌頭看起來特別胖,舌頭的體型特別胖,也是有濕,另外還有一種就是舌苔又黃又厚的,就不單只是濕了,可能還有熱。不管是什麼時間,出現濕氣這麼重的情況都可以用這些去濕的藥材。比方說廣州的木棉花本身就生長在南方,非常符合我們這個地域的特徵。比方,現在這種濕,時不時陰雨綿綿或者暴雨,都可以喝木棉花茶,用晒乾的木棉花20克左右,煮水,當茶喝。而且木棉花比較平和,把晒乾的木棉花洗乾淨以後拿幾朵用來煮粥,喝了以後人都會比較清爽的。

我們在夏天的時候需不需要昇陽,使自己有能力對抗濕熱呢?

其實人體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的,也與自然陽氣的升降所相應的。從冬至一陽生開始,就是從冬至那天開始我們的陽氣已經在生髮,就像太極圖一樣。到了春天我們的陽氣就會越來越多,到了夏天我們陽氣就已經很滿了,到了夏至的時候陽氣是最多的時候。其實從春天到夏天的過程,陽氣是慢慢增加,也就是說,即使你不用補陽的葯,我們的身體自然的能量,陽氣就會慢慢慢慢地聚集起來。這個時候不需要去溫補。從陰陽角度來說「濕」 是屬於陰的邪氣,很容易阻礙陽氣的生髮。我們只需要幫脾胃健運一下,使我們的脾胃功能更加好,這個「濕」就能消除,並不需要用很強的補陽氣的葯。這個「補」是平和地「補」,而且是補脾胃。

那我們是應該去吃五穀雜糧,去健脾胃嗎?

是的,沒錯。在五穀雜糧裡面有一些對脾胃特別好的,就是比較適合這個時節吃的。比方說,「玉米」,它有健脾開胃的作用,另外它同時又能清濕熱、利尿,所以是非常適合夏季吃的。對於一些脾胃氣虛、營養不良或者本身有動脈硬化的話就很適合吃了。

那我是單吃玉米還是要配合其他,例如南瓜。

玉米本身就是一種主食,可以單吃代替米、面。當然,我們廣州人特別喜歡用來煲湯,這也是一種比較好的養生手段。煲玉米湯或者去煮粥都是可以的。

我們可以把玉米芯和玉米須一起煲?

可以啊。我們通常煲湯或煲粥的時候,都是把玉米芯連玉米一起煲的。玉米須放進去以後就怕影響口感,我們可以用煲魚湯的那種袋裝好玉米須煲出味來,再去煲湯或粥。比方說,有一些高血壓,容易腳有水腫的的老人家,玉米須是一個很好的食材。

如果大家有問題想諮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醫生,歡迎進入廣州新聞電台微信公眾號fm962gz點擊左下方962互動按鈕,選擇「962生活+」,選擇《962中醫小講堂》,填妥表格即可。

「聽中醫」夏季補陽,注意健運脾胃,平補即可

覺得不錯,請點贊↓↓↓

「聽中醫」夏季補陽,注意健運脾胃,平補即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的精彩文章:

「本草驛站」您會使用中藥青黛嗎?
「康復吧」四花灸,名字好聽,也很管用!臨床多用治慢性疲勞綜合征、偏頭痛、抑鬱症、焦慮症等疑難雜症!

TAG: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