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人性的荒蕪中,一切都明碼實價——《荒城紀》觀影

在人性的荒蕪中,一切都明碼實價——《荒城紀》觀影

「禮義廉恥堂」被聽成了「李憶蓮祠堂」,搞笑就此開始。片中只有一件事是假的,就是對新生活的應許。其餘都是真的:征地是真,母親喪命是真,愛情被拆散是真,李憶蓮被燒死是真。是誰隱身在荒誕背後左右眾人的命運?

2018年過半,口碑爆棚的國產佳片當屬5月登陸各大院線的《荒城紀》。網上點贊一片,有評論直接稱,「這可能是我今年看過最好的一部小成本影片」,認為該片有「《殺生》的荒蕪、《驢得水》的諷刺、《鬼子來了》的震撼」。能當得起這種評價的國產電影,的確不多。

與2016年的高分電影《驢得水》相比,兩部電影都把一個荒誕故事放在民國背景下講述,在黑色幽默中將人性的灰暗坦露無疑。笑聲過後,有網友說,類似的悲劇依舊在上演,「和這幫猢猻相比,你只是不會火燒寡婦」而已。

是誰藏在荒誕背後?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本片導演徐嘯力說了兩個關鍵詞「荒涼、荒誕」。影片的內容就是在一個荒涼的地方發生的荒誕故事。

說它荒涼,是因為影片設定在1935年的山西偏遠農村,其時恰逢連年旱災,田地荒蕪,民不聊生,飢餓的村民只能等著救濟糧維生。說它荒誕,是因為整部影片是一出方言諧音引發的悲劇——

為了領到救濟糧,村裡的保長將女兒嫁給縣長的傻兒子,從此攀上高枝。身為縣長兒媳的女兒告訴保長,為了響應政府的「新生活運動」,村裡只要蓋一座「禮義廉恥堂」,就能領到巨額救濟:三十萬大洋。由於發音相似,保長將「禮義廉恥堂」聽成了「李憶蓮祠堂」。你說巧不巧,村裡正好有一個叫李憶蓮的年輕寡婦!這令保長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縣裡對這個寡婦這麼上心,還要為大活人建祠堂?最終,保長、族長還是說服了自己,再加上當時天子(總統)的名字叫「蔣中正」,山西話諧音「講忠貞」,為寡婦立祠堂也就順理成章了。李憶蓮在眾人的意志下,莫名其妙地「被成為」貞潔女神,對此也很困惑「為什麼神乎一下子,我就成了菩薩奶奶咧?」

根據風水先生的推算,村裡外姓人林硭的宅子是建祠堂的風水寶地,因此林硭家的地被集體徵用。林硭的媽媽、斯琴高娃飾演的李滿真,死在上訪的路上。而一下子被推上神壇的李憶蓮和林硭之間剛剛開花的情感,也隨之夭折。不僅如此,由於和林硭的「苟且」被村民發現,被認為觸犯了祖先神靈,族長決定坐實李憶蓮「菩薩奶奶」的身份,將她當眾燒死獻祭。

最終,李憶蓮祠堂在群體對少數人的暴政中開土動工。不過,眾人煞費苦心想要得到的三十萬大洋,卻只是在族長和保長眼前走了個過場,最後幾乎全部落到了縣長管家的囊中。

諧音所引發的誤會令人忍俊不禁;把人造成神的滑稽;燒死李憶蓮時的集體狂歡;新生活運動與醜陋人性的鮮明對比等等,無一不揭示這個在山西農村發生的故事是一個徹底的黑色幽默。究竟是誰隱身在電影製造的一團黑色迷霧裡左右眾人的命運?《荒城紀》荒誕的內核究竟是什麼?或許只有找到了這個,才能幫助我們不落入「我笑片中人,不知誰笑我」的又一輪荒誕之中。

推動整個電影故事最重要的一個情節是這樣的:保長女兒讓保長和村民商議,弄塊兒地,拉個架勢建個「禮義廉恥堂」,「有個架勢,縣長就能讓上頭批一大筆錢哩」!從此,這「一大筆錢」在影片中很少再提到,但毫無疑問成了推動影片發展的唯一合理解釋,也是理性的人卻製造出荒誕故事背後的根本原因。

影片中最不容忽略的角色,既不是李憶蓮,也不是保長、族長等悲劇的製造者,而是躲在背後、從未以人的形象登場亮相的「三十萬大洋」。

即便從來沒有給活人立祠堂的規矩,村裡還是將李寡婦造成了李菩薩,是因為這一大筆錢;即便林硭之父曾為族長抵罪,族長不思感恩依然強征林硭土地,是因為這一大筆錢;在影片高潮中,眾人集體狂歡,將李憶蓮焚燒獻祭,背後依然是這一大筆錢!看上去荒誕的表面,竟有著完全合乎邏輯的動機。

你只是不會火燒寡婦?

片中有一個細節:村民們崇拜祖先,祈求護佑,因此外姓人和女人不能進祠堂的規矩馬虎不得。但為了修建李憶蓮祠堂,保長和族長卻不約而同將眼睛盯在祖宗神像手中的金元寶上,不惜折損祖宗的威嚴。導演並沒有將對這「一大筆錢」的渴望簡單處理為對物質主義的批判,而是賦予其某種宗教性。在祖先崇拜和金錢的角力中,三十萬大洋完勝而出。三十萬,不再是錢,在村民心中它變成了高過祖先的真正的神明。

一旦金錢成了信仰,就必然要求一切人等在它面前臣服。這時我們想起,故事的背景是1930年代國民政府推動的新生活運動。對於這場國民教育運動,蔣介石在《新生活運動綱要》中說,之所以中國人需要新生活,是因為國人「不分善惡,不辨公私,不知本末」,導致官吏虛偽貪污,人民散漫麻木,青年墮落放縱,成人腐敗昏庸,富者繁瑣浮華,窮者卑污混亂。新生活運動就是要「掃除社會上污穢之惡習……培養社會上之生機與正氣」。其方法就是以「禮義廉恥」為核心,應用在中國人的「衣食住行」之中,為此新生活運動對小到吃飯、洗澡等都有著巨細無遺的規定,希望以此使人改頭換面。

國民政府用以更新人心的「禮義廉恥」到了山西農村令人啼笑皆非地被誤會為寡婦的名字。一切暴行都是在 「禮義廉恥」遮蓋下進行的;推動「禮義廉恥」的地方官員,正是寡廉鮮恥的污吏。「禮義廉恥」來到一個以錢為神的村莊,「禮義廉恥」就同時成為殺人的工具和遮羞布。

人類脆弱的道德在金錢的面前只能甘拜下風。美國基督徒作家提摩太·凱勒說,「金錢可能會變得不只是金錢而已,它會變成改變生命、塑造文化的神明,變成令崇拜它的人心碎的偶像」。一語揪出了《荒城紀》的荒誕核心。

哲學家尼采說過,「是什麼在引誘一個人使用假的砝碼?是什麼在引誘另一個人放火燒屋,以得到比房價更高的保險金?是什麼引誘四分之三的富人沉溺在合法的欺詐中……是什麼造成這些事的增加?這並不是一種需要……他們被一種可怕的渴望和愛戀所驅策,他們想得到更多金子……從前會因為『愛神』所做的事,現在則會為了『愛錢』而做」。

當縣長用馬車拉著三十萬大洋來到村裡,讓保長清點一下錢數,本以為一切塵埃落定,但沒想到他們用來孝敬管家的幾塊大洋卻是他們自己一切荒誕行為的全部工價,其餘的錢怎麼來的又怎麼回去。保長、族長頹然坐在地上,手裡拿著僅剩的幾塊錢,這才是真正的荒誕——他們全部的盼望押在了金錢上,最後金錢卻被證明是一個虛假的應許。

巴刻在一本小書《軟弱之道》說,「一遇到或真或假的各種讓人軟弱的情況,我們驕傲的心就會縮緊,並會趕緊去抓那些看上去強大的東西,包括財富,結果就是拜偶像」。隨後巴刻提到一部經典的犯罪片《梟巢喋血戰》(Maltese Falcon),影片結尾一位警察盯著引起一系列謀殺案件的小金像問:「這是什麼?」偵探說出了那句著名的台詞:「夢幻的泡影!」

對金錢這個夢幻的泡影宗教式的膜拜,帶來的卻是真實的血案。整個影片只有一件事是假的,就是三十萬的應許。其餘的一切都是真的,林硭家被徵用的地是真的,林硭的媽媽喪命是真的,被拆散的愛情是真的,被燒死的李憶蓮是真的,道德的喪失是真的,眾人的惡行是真的。整個故事的荒誕性就在於,眾人為了一個虛假的神祗,暴露出真實的人性。暴力、謊言、貪婪等一切惡性輪番上演,愛情、婚姻、道德、以及所謂的禮義廉恥,都成為向金錢獻上的祭品。

正如凱勒所觀察到的,「每個文化中都有它們各自的一套偶像……我們今天可能沒有真的向掌管美麗的女神屈身下拜,可是許多年輕女性卻過度地關注自己的身體外觀,以至於陷入抑鬱症和飲食失調之中;我們今天可能沒有真的給掌管生育和財富的女神燒香,可是當金錢和事業的地位無限上升時,我們就好像是在用孩童獻祭一樣——為了得到更多的財富與名聲,我們就忽略了家庭的需要」。

如果不認出這盤踞人心的暴虐、冷酷的金錢之神並將它趕出去,李憶蓮的悲劇將在每個村莊、每個時代、每個城市、每個家庭繼續上演。因此,有網友看完《荒城紀》後半戲謔地說,「和這幫猢猻相比,你只是不會火燒寡婦」。

信靠金錢比貪婪更可怕

如果對金錢近乎迷信的崇拜是人性荒蕪的根本的話,那麼當代人無疑生活在一座座荒蕪之城中,甚至比片中那個遙遠民國的山西村莊更荒蕪。

我之所以說,悲劇的源頭是對金錢的信靠,而不是對金錢的貪婪,是因為信靠金錢比貪戀有著更大的危險,對今天的人來說也更普遍。兢兢業業的人們憑正當勞動換來報酬,不必被苛責為貪婪。但這個過程背後,每個人心中是否越來越信靠錢的力量,這是需要普遍警醒的。

美國著名學者邁克·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寫了一本《金錢不能買什麼——金錢與公正的正面交鋒》。作者憂心忡忡地說,「有一些東西是金錢買不到的,但是現如今,這樣的東西卻不多了」。接著作者列舉了很多例子,有些很有意思,有些卻觸目驚心。罪犯可以花錢買到更舒服的牢房;不想自己生孩子的可以花錢找人代孕;病人可以花錢搞到醫生的手機號碼;學生可以買到名校的錄取資格。我們倒賣門診號;我們用錢來獎勵孩子的好成績;我們租個女友回家過年;我們僱人聊天、道歉……幾乎所有東西都可以明碼標價。今天,當我們談論金錢的時候,根本不是我們愛不愛錢的問題,而是無論我們愛不愛錢,似乎我們都不得不依靠錢。

用桑德爾的話說,就是「最致命的變化並不是貪婪的瘋漲,而是市場和市場價值觀侵入了它們本不屬於的那些生活領域」。通俗地說,就是金錢所向披靡,逐漸蠶食了婚姻、家庭、道德,直至人性。金錢是我們時代的統治者,無遠弗屆。金錢以及以金錢為基礎的價值觀已經幾乎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每一方面,塑造和主導了一代人的思考方式。

桑德爾提醒我們,如果有錢唯一能買到的是遊艇、跑車和夢幻假期,那麼收入多少其實無關緊要。但是,隨著金錢最終可以買到政治影響力、良好的醫療保健、安全的社區環境、優秀的教育條件,收入的重要性就越來越凸顯。更隱蔽的一點是,市場價值觀的侵蝕性。「如果孩子好好讀書就給他們零錢,有可能使他們讀更多的書,但同時也教會了他們把讀書視作一份掙錢的零活而非一種內在滿足的源泉。」

桑德爾的擔憂是很實際的。據媒體報道,一項針對中國父母的調查顯示,50.7%的受訪家長坦言自己經常超出個人經濟能力給孩子花錢,51.5%的家長坦言會因為沒有給孩子買名牌而內疚。金錢成了家長給予孩子關愛的最佳載體,金錢塑造了我們對孩子的教育。父母的想像力如此貧瘠,以至於再也想不出還有什麼更好的東西可以給孩子。於是,荒涼就被植入下一代的生命里。

無數學生擠進名校的熱門專業里,為的是將來擁有高薪和成就感,卻無暇考慮人生的意義和目標。我們能列舉的例子很多:當我們談論愛情的時候,我們其實在談論月收入;當我們生了一個孩子,我們第一想到的是我們要花費多少;當我們談論信仰的時候,我們其實考慮的是,信仰能幫到我們什麼?帶給我們什麼利益?

桑德爾說,「買賣的邏輯不再只適用於各種商品,而是越來越主宰著我們的整個生活。現在,到了我們追問自己是否想要過這種生活的時候了」。因此他試圖為金錢劃定界限,即「金錢應當買什麼,不應當買什麼」。然而他令人尊敬的努力卻有點像堂吉訶德,當他對金錢說,「不,不,你越界了,這不是你的領地」,現實中,金錢早就冷笑著將我們懷抱中的道德、人性、親情和愛情逐一貼上了價簽,然後對我們說:「信靠我,我就將這些還給你;不信我,我就連你所有的都奪去!」

解決的出路不在於為金錢劃界限,金錢的本性就是要越界,而人無力抵擋。《荒城紀》中的「禮義廉恥」何嘗不是所謂的新生活運動用道德為金錢划下的界限呢?然而一旦金錢為道德也貼上價簽,道德就好像中了魔咒一樣潰不成軍。關鍵在於,究竟在金錢之外有沒有一種更強大的力量可以為我們的人生保駕護航?兵臨城下之際,究竟有無一種力量不是要摧毀和腐蝕、而是呵護我們生活中的一切美善?

走出失落的荒城

《荒城紀》的最後,失去心愛之人、失去年邁的母親,也失去父親用命換來的土地的林硭,與參與集體惡行的村民正面對峙。林硭如孤膽英雄一樣憤怒地開了槍,除了魚死網破的快意復仇,導演沒有給我們指出任何其他的出路。影片就此定格。

但這個鏡頭讓我久久不能平靜,「然後呢?」被壓迫者的復仇固然令人泄憤,但靠道德教化不能解決的人性,難道可以藉著革命解決?若以金錢為神製造了悲劇,難道復仇製造的悲劇不會更多嗎?人類的命運難道只有更換牢房的自由,而沒有擺脫奴役的可能?

《荒城紀》的英文名字叫做The Lost Land,Lost的意思不止於荒涼,還有失落。影片中所展現的人性光景,如果被定義為一種失落或迷失的狀態,那麼似乎一縷希望被隱約喚起——存在著一個沒有失落之時嗎?人心中依然存留著對尚未迷失時的遙遠回憶。人本來不是這樣,也不應該是如今這樣。

同樣是Lost,英國殿堂級詩人彌爾頓在著名史詩《失樂園》(Paradise Lost)中描述,在原來的樂園裡,在那塊還沒有失落的土地上,人是「光榮的光榮」,而當亞當和夏娃受到蛇的誘惑墮落之後,亞當悲愴地說到,「難道這就是這個光榮新世界的結局嗎?我原是那光榮的光榮,現在祝福成了咒詛」。墮落後的亞當和夏娃必須離開伊甸園,亞當傷心不已,「別處都是荒涼、寂寞的……最使我痛心的是要離開這兒,離開祂的聖顏,不得見至福臉容。……在下面世界上,我將到哪裡尋找祂那炫目的容顏,尋求祂的腳蹤呢?」

樂園之所以是樂園,是因為其中有慈愛之神的容顏;荒涼之所以是荒涼,是因為離開了神的面。約翰·派博說,「當人拋棄自己的造物主,轉而愛慕其他事物時,他們開始變得像他們所愛慕的事物——渺小卑微、無足輕重、微不足道」。

凱勒認為,給這個世界帶來一切悲慘和邪惡的根源在於「人類心中有一個無法阻擋的『造神』驅動力。換句話說,偶像崇拜就是我們做一切錯事的原因」。用道德的神取代金錢的神,又用革命的神代替道德的神,在不同的假神之間換來換去,結果只能製造一個個換湯不換藥的悲劇。

「為什麼我們不能去愛,或不能持守承諾,不能無私地生活?……明確的回答是因為我們覺得自己必須擁有某種東西才會快樂,對我們的心而言,那樣東西比神自己還重要。」凱勒接著說,如果要從對假神的崇拜中離開,有一件事是必不可少的,「『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在那裡『你們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裡面』……這就是你拆除假神的方法——用真神(基督)代替假神」。

基督在這個市場為王、經濟至上的世代所做的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撕下金錢之神貼在每個人心上的價簽。如果你覺得那些價簽又回到了自己身上,就回到基督里。你不妨想像這樣一幅場景:一個常常被上帝的膏油所塗抹的人,那些價簽將無法貼在我們抹了油的身體上。

要改變荒城、走出失落的土地,關鍵是迴轉向神,讓神在我們人性的荒漠中重新澆灌出一座花園之城。正如古代的先知所說,「耶和華……使曠野像伊甸,使沙漠像耶和華的園囿;在其中必有歡喜、快樂、感謝和歌唱的聲音」。

版權聲明:《境界》所有文章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來自《境界》,微信號newjingjie」,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如有進一步合作需求,請給我們留言,謝謝。

征 召 奉 獻 家 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jingjie 的精彩文章:

安娜希塔:為絕望之人而戰的伊朗女人

TAG:ijingj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