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丁潮 我讀汪曾祺

丁潮 我讀汪曾祺

我讀汪曾祺

丁潮

汪曾祺是我最仰慕的作家。三十年前在文革的一片文化沙漠中我下放到農村,在那裡更是找不到任何可以看的文字。一天突然得到一本六十年代的殘破的《人民文學》,在裡面我讀到了汪曾祺的短篇小說《羊舍一夕——又名:四個孩子和一個夜晚》使我大受振撼。不,應該說大受感動,我把這篇小說一看再看,愛不釋手。不知道中國竟有這麼好的文字,可以把一群農場童工的粗糙生活寫得如此生動和溫馨。那時我根本不知道汪曾祺是誰,更不知他就是《沙家浜》的作者之一。但是我記住了他的名字,幾年以後我回城上大學,那時已經是八十年代初,我欣喜地發現汪曾祺開始陸續發表他的新小說,《受戒》、《異秉》、《大淖記事》、《歲寒三友》,他的作品幾乎從來沒讓我失望過,我特別喜歡他的《受戒》,我想像中的桃花源里也應該就是那樣的場景吧。記得他好像還得過一些文學獎,但是對他這樣一個老牌作家來說,這也不算什麼殊榮,這時候我才知道,他早在西南聯大時期就開始發表小說了,是沈從文先生的得意門生。他是樣板戲《沙家浜》作者之一,難怪阿慶嫂的「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這麼爍人口味,這一定是出於他的手筆。

我喜歡汪曾祺是因為他的文字真誠而優雅,他認為他的小說和散文是沒有界限的。他是一個真正熱愛生命的人,他仔細去觀察生活中一切美好的細節,豆腐乾怎麼做,暖房怎麼孵小雞,他真心讚美人性中美好的一面,而刻意去忽略人性中醜惡的一面。很多文學巨著都描寫人性中的醜惡,但我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不愛看這樣的作品。人生本已夠沉重,何必還要看沉重的文學。

我喜歡汪曾祺是因為他是一個真正心平氣和對待生活的人,當經歷了人生種種不如意後才知道這是一種多麼難得的品質。有多少人寫了右派生活的「傷痕文學」,但是汪曾祺在他的文章中寫道「當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這是一顆多麼寧靜的心啊,所以看汪曾祺的作品如沐春風,讓你對生活重拾信心,他成為美食家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他喜歡品嘗一切新奇的食品,他不但喜歡吃而且自己親手做,他關於美食的文章集結成書,似乎他現在美食家的聲望大於他作家的聲望。但是在我看來他還是一個優秀的作家,像他那樣的人應該很長壽,但他似乎並沒有活過八十歲,真可惜我現在只能看他的舊作,他再也沒有新的著作發表。

本文配圖和文字以及音頻未註明作者的

敬請作者聯繫微信君加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汪迷部落 的精彩文章:

TAG:汪迷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