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濕氣是癌症的罪魁禍首!中醫提醒:常按2個部位,讓你無濕一身輕

濕氣是癌症的罪魁禍首!中醫提醒:常按2個部位,讓你無濕一身輕

相信有很多人其實體重並不是特別高,但是看起來就比同一體重的人要胖很多,並且明明晚上睡足了覺,但是白天還是容易感到疲勞和喜歡打瞌睡,皮膚病也會經常發生,尤其是青春期的人喜歡長青春痘,有些人就喜歡長一些濕疹或者毒疹。這以上的原因都是因為體內濕氣過多!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健康殺手—濕氣吧!

到底什麼是濕氣呢?

濕氣,為水液代謝的產物,在中醫上,分為水、濕、飲、痰。濕氣遇寒則成為寒濕,遇熱則成為濕熱,遇風則成為風濕,濕氣在皮下就形成肥胖。濕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藥品都如同隔靴搔癢,隔山打牛。濕氣有外濕和內濕的區分。

內濕主要來源於脾虛。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若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過多油膩、甜食,則脾就不能正常運化而使水濕內停;且脾虛的人也易招來外濕的入侵,外濕也常因阻脾胃使濕從內生,所以兩者是既獨立又關聯的。

外濕是由於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濕,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因此沿海城市多濕重者,是由於居住外界環境所致。

中醫認為,「濕氣」會引發和惡化多種疾病,夏天天氣炎熱,大部分時間都待在空調底下,導致體內的水液無法排出,飲食上喜歡吃冷盤冷飲、冰凍西瓜、飲料等,這些習慣影響了脾胃運轉,導致身體發沉無力,頭腦昏沉,臉黃油膩,濕疹長痘,皮膚瘙癢等癥狀,這些都是濕氣的表現。

濕邪入體,起初舌苔厚膩泛黃、皮膚起疹起痘,稍重時胸悶乏力、體態睏乏、咽喉腫痛、大便不成形;進一步發展,會出現痤瘡、關節疼痛,體型肥胖,頭臉油膩,臉上長痘、長斑;久而久之還會導致肥胖,引發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女性的一些婦科病如白帶異常,瘙癢也與濕氣有關。

有哪些祛濕的食物?

1、玉米須

玉米須味甘,性平,歸膀胱、肝、膽經。功效利水消腫,利濕退黃。同樣可以疏利小便,達到排除壅積的水液和濕氣的作用。另外,它還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夏季正值玉米上市之時,變廢為寶將玉米須一起煎湯煮,代茶飲,十分適合糖尿病患者。

2、綠豆

綠豆味甘,性寒,歸心、胃經,功效清熱、消暑、利水、解毒。能夠用於暑熱煩渴、感冒發熱、吐瀉、水腫尿少。綠豆湯在夏季不失為解暑祛濕的好飲品。

3、萵筍

萵筍味甘、苦,性涼,入腸、胃經,具有清熱利水的功效。適用於輕度水腫、小便不利。可以涼拌或煮湯吃,最好連葉一起食用。萵筍性偏涼,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4、冬瓜

冬瓜性寒味甘,清熱生津,僻暑除煩,在夏日服食尤為適宜。維生素C較多,且鉀鹽含量高,鈉鹽含量較低,高血壓、腎臟病、浮腫病等患者食之,可達到消腫而不傷正氣的作用。

祛濕的穴位有哪些?

1、曲池穴

這個穴位位於肘部,尋找穴位時曲肘,橫紋盡處,即肱骨外上髁內緣凹陷處。此穴是大腸經的合穴,對這個穴位進行艾灸,能夠很好地起到調理氣血以及祛除風濕的作用,如果身體容易出現煩悶以及手麻的情況,對這個穴位艾灸能夠很好地改善血液循環及不適應的情況。

2、解溪穴

這個穴位在小腿與足背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濕的穴位,進行艾灸之後能夠有效解決下半身水腫的問題,最好能夠每天艾灸十五分鐘左右。

傳承200餘年的24味名貴中藥熬制的祛濕名方

從中醫角度來講,濕氣嚴重是有分類的,但是這種分類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分類,很多人會發現自己既有濕熱的癥狀也有寒濕的癥狀,就是這個原因。所以單純的用某一種食材去濕氣的話,很難達到理想中的效果。那麼,有沒有能夠陰陽協調、標本兼治、全方面的健脾祛濕,調養身體,平衡陰陽兩級的方法呢?那就是始於1895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此方採用薏苡仁、芡實、茯苓、白扁豆、藿香、雞內金、百合、葛根、菊苣、魔芋粉、甘草、砂仁、肉桂等健脾祛濕效果最好的中草藥材,經過了三煎三榨的慢火熬制,達到一個64倍濃縮的最佳狀態,將藥性發揮到極致,最後......肖/`.``。 淑。 `/.。 夫·.、.,``.陽.....以蜂蜜收味,形成獨特的口味,並且可達到「滴水成珠的效果。

使用2到3周後的反饋得知,97%以上的人群都能夠達到一個健脾祛濕、消腫解毒、滋養身體的目的,得到了醫學界的一致好評,已經在國家食葯監局備案。很多外國人群也慕名前來在網上諮詢健脾祛濕的問題,但是因為距離較遠,仍然存在郵寄的問題。對於國內的人群來說,快遞隨處可達。

祛除濕氣要注意以下4點

1、穿衣應以透氣性好、棉製、淺色衣服為好。這樣,既可防止吸熱過多又可透氣防濕氣不散。

2、生活中,不要淋雨,盡量避開潮濕的環境,避免外感濕邪,這樣可避免腳氣、濕疹、下肢潰瘍等病症的發生。

3、注意飲食調養,以清淡為主,常吃具有清熱健脾利濕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蓮子、山藥等。忌食海腥魚類、羊狗肉、冷飲等。因為這些飲食易生濕、傷脾,而中醫認為脾是主管消化吸收和水液代謝的,所以,脾虛水液代謝異常,從而加重皮膚病。平時可多喝粥以調理脾胃,如綠豆粥,荷葉粥,赤小豆粥等,以方便體內濕熱的排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癌症患者的生存期!
報告說英國老年癌症患者數量將大幅增長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