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嶽麓山腳下擺了10多年的刮涼粉攤子,承包了大學城學子的一整個夏天

在嶽麓山腳下擺了10多年的刮涼粉攤子,承包了大學城學子的一整個夏天

初中時的學校與居民區只有一牆之隔,那時候伴著我們上學的夏天不僅僅是大太陽下的一片蟬鳴,還有每天和老式單車叮鈴鈴一同響起的吆喝聲「磨剪子嘞戧菜刀—」

上課的時候和小夥伴開小差,我們總是會聽著車軲轆聲猜他騎到哪兒了,可是那響亮的吆喝聲卻總是迷惑著我們,一聲又一聲的佔據我們的耳朵,好像一首歌深深的唱進我們的生活里。

GIF

在回憶童年時光的時候,總是會不自覺的在腦海里自動播放,和小夥伴在路上玩耍時,在路邊攤子吃東西時。他不經意的經過我們,駛離我們,然後有一天,就這樣消失了。

而如今,和這響亮的吆喝聲一同消失的還有路邊的小推車。一邊放著涼麵刮涼粉,一邊炸著噴香的臭豆腐的小推車是我們常常省下零花錢的對象。

在城市快速發展的今天,小吃店也越來越規範,當初推車上的臭豆腐已經壯大成品牌,涼麵也不再和刮涼粉一起,它換了一個叫涼皮的小夥伴,擺在各大小吃店裡。而刮涼粉呢,它就像一個隱士,隱藏在城市最古老的地方。

GIF

在嶽麓山的腳下,拜了師的杜姨和她的先生兩口子在這裡擺了一個專賣刮涼粉的攤子,今天做明天賣,兩人輪流著來,一擺就是10年。

每天晚上7點多就開始做,剛開始的時候是用蠶豆粉,但是有些顧客過敏就改成了豌豆粉,把從嶽麓山上的打來的泉水煮開,把粉稀釋,用燒開的水一衝熟之後,再用勁不斷攪拌,放置十二個小時,一缽子晶瑩剔透的刮涼粉就做好了。

杜姨的刮涼粉是放在紅箱子里賣的,下山的遊人總會被吸引前來看看。杜姨告訴我們,這紅箱子是她師傅傳給她的,跟著她有10年了,要是算上她師傅,那也是個有故事的長沙老箱子了。

這個有故事的老箱子是用最傳統的技巧做的,經歷了多年的它也需要修修補補。

GIF

「一要修的話得要一個星期呢,現在的有些木匠都不見得能修好了。最主要是時間太長,我們休息了有些老顧客欠得很。」

GIF

每當有顧客前來買刮涼粉,杜姨總是會親切的問,要辣嗎?吃得習慣嗎?儘管竇姨每次都會問,然而她卻固執的從不改味道。

看著杜姨熟練的用刮子刮出晶瑩剔透的刮涼粉,加上醬油、芝麻醬、腐乳水、臘八蒜、蕭山蘿蔔、 麻油、辣椒醬等調料,一碗夏天解暑的涼爽小吃就在竇姨手中麻利的做出來了。

GIF

「放花生會搶味,黃瓜絲那是為了照顧別個呷不習慣滴外地人,原來最傳統的味道就是酸辣味滴,除了調料不放任何東西。」

杜姨的不將就讓她頗受老口子好評,在面對第一次嘗試的顧客說不好吃時,竇姨聽了也只是淡然一笑。

看著手中這碗晶瑩剔透的刮涼粉,吃一口,那熟悉的腐乳、芝麻醬、辣椒醬混合成的酸辣味和冰涼的口感不斷的鑽進的我腦海里,小時候的記憶悉數湧現出,這是屬於長沙的夏天味道。

越吃越想吃的刮涼粉,彷彿有點上癮,已經多年沒吃過的我似乎想在這次全部補回來吃個夠。

GIF

「之前有個哈爾濱人一次吃了七碗,越吃越吃越想吃,我原來還只准一個顧客買一碗。」

「只剩最後一層的時候,有的老顧客會拿回家用來煮湯喝,洗凈切成片。加點榨菜、肉泥、出鍋加點芹菜葉,最後倒上香油,吃起來就像凌皮豆腐。」與刮涼粉打了10多年交道的杜姨告訴我們,這是刮涼粉另一個好吃的秘密。

看大家吃得開心,杜姨還笑稱,「別看我只做刮涼粉,要不是這裡不準開火,那臭乾子啊,要是我做起來就沒下面那些小吃店的事了,我從16歲就開始做臭乾子了,逢年過節給家裡人炸一點,那都是港噴香滴類。」

懂吃的老顧客吃完刮涼粉還不過癮,還會買上一根山楂糕冰棒。在爬完山的夏天,這是最熨帖的解暑方式。

山楂與白糖熬成的冰棒,吃一口就像小時候的果皮丹。甜蜜的山楂糕,和酸辣的刮涼粉,也像竇姨給我的印象,親切又豪爽。

10年的跨越,從以前的三塊賣到現在的七塊,經常來的顧客還笑著策杜姨「我記得最便宜的時候刮涼粉是1塊5毛錢一碗類!」

「其實呢,小吃就是好吃,便宜,大家坐在一起吃才有那種氛圍。不過山上的房租太貴了,明年要是房租再漲,我們也不會做了。」得知這個消息,有些老顧客知道了都要加杜姨微信,搬店了要求杜姨通知一聲。

GIF

我們衷心希望這個屬於長沙夏天的老味道,不會隨著那響亮的吆喝聲一般消失,最後變成回憶里的滋味。

出品:頭等傳媒·十分傳播

主編:廖美麗

文字:陳MAILAN

攝影:小胖鑫

未經授權拒絕轉載

*法律顧問:人和人律所 ? 陳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天 的精彩文章:

這五大星座女,夏天收穫自己的幸福,碰上真命天子,踏入婚姻殿堂
夏天,你不知道的色彩秘密

TAG: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