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我不是葯神》呼喚更開放的藥品與醫療政策

《我不是葯神》呼喚更開放的藥品與醫療政策

電影《我不是葯神》未映先火,近日已在社交媒體中刷屏。電影講述了白血病患者買不起天價救命葯,一位保健品店老闆發現這個商機,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葯獨家代理商的故事。

在專利期的抗癌藥,受專利法保護,中國藥廠不能仿製。另外,根據我國《藥品管理法》規定,在印度屬於合法生產、銷售的正規藥品,要經中國藥品監管部門批准,才能合法銷售,否則被視為「假藥」。所以,這就造成了電影中的這一衝突現象——藥販冒風險去印度購葯,違法的同時,卻救了癌症患者。

《我不是葯神》海報 圖據新華網

印度葯得以存在,源於印度更寬鬆的專利法律,印度藥廠可以合法仿製專利期內的藥品,提供價格低廉的藥物,降低醫療支出、提高藥品可及性。

實際上,這也在國際規則的考慮之中。根據WTO的《多哈宣言》、《實施多哈TRIPs與公共健康宣言的決議》、《香港宣言》等協議,WTO成員國在其國內公共健康出現緊急狀況時,在未獲專利權人許可的情況下,可實行「專利強制許可制度」強制使用其專利。泰國、巴西、南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莫三比克等發展中國家都有類似為了病人的健康權而動用WTO規則對專利壟斷葯企進行討價還價的案例。

實際上,這一法律,中國也有。我國的相關法規也規定,為了公共健康目的,對取得專利權的藥品,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可以施行強制許可。所以,專利並不是唯一的障礙。

實際上,當下很多專利葯已經過期,但仍然享受高價特權。專利過期後,中國藥廠可以進行仿製,但根據《藥品政府定價》規定,即使專利過期的藥物,也可以通過「原研葯」這個中國獨有的概念,進行價格保護。目前,「原研葯」在我國的定價遠遠高於標準,同等質量的國產仿製葯與「原研葯」差價懸殊。

簡單地說,就是原廠研發的進口葯,即便過了專利保護期依然可以享受價格特權,比國產仿製葯更高。2014年江蘇省物價局公布的價格表中,輝瑞製藥的伊達比星注射劑(5mg)每瓶最高零售價為2618元,而海正葯業同樣規格的伊達比星注射劑則為1440元。這個問題,在醫藥界已經爭論多年。

但是,客觀地說,原研葯的確在質量上更勝一籌。2010年10月25日,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製和開發行業委員會曾經發布《製藥企業質量體系調研項目》報告。這個報告對中國製藥企業質量體系進行了系統評估,結果發現,同樣是GMP認證合格的企業,由於質量管理體系不同,藥品質量可能存在較大差別,即使是仿製葯的生產,中國也與印度、瑞士等仿製葯的大國有著不小的差距。

雖然這個報告具有很強的立場色彩,但是,中國製藥業的工藝、流程、質量控制環節的問題,的確存在。比如,根據此前監管機構要求,中國仿製葯的一致性評價無須直接對標原研葯,也可以是已經上市的仿製葯。簡單地說,A是原廠研發的葯,B是仿製葯,而C可以以B為標準,這樣就會造成質量差異越來越大。

這些問題的存在,一方面使得原研葯的高價格有了質量基礎;另一方面,中國仿製葯的質量也使得患者轉向印度葯。

印度擁有FDA認證的藥廠共有119家,可向美國出口約900種獲得FDA批准的藥物和製藥原料,擁有英國藥品管理局認證的藥廠也有80多家。良好的技術,較低的成本,熟練使用英語的工作人員,都使得印度成為藥物生產大國。其產品出口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全球20%的仿製葯都來自印度。相比之下,中國的藥物生產技術、渠道、政策,都還有待提升。

不過,好消息是,隨著一致性評價機制被加速落實,中國仿製葯的質量正在迅速提高。所謂一致性評價,是指對已經批准上市的仿製葯,按與原研藥品質量和療效一致的原則,分期分批進行質量一致性評價。這意味著仿製葯需在質量與藥效上達到與原研葯一致的水平,而不是像此前那樣,只需對標另一種仿製葯。

早在2012年,國家食葯監總局(CFDA)就啟動15個試點品種的質量一致性評價工作;2013年2月,CFDA發布《仿製葯質量一致性評價工作方案》。

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的會長宋瑞霖曾談到:「以前國家沒有要求仿製葯做一致性評價,就像沒有參加考試一樣,說不准誰高誰低,誰達到或沒達到仿製葯的定義要求,所以現在才做一致性評價。評價後,確認一致的繼續同意;不一致的則退出市場。」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葯會對原研葯產生價格壓力,更重要的是,通過一致性評價,能夠提升中國仿製葯的質量水平。

不過,應該看到的是,中國仿製葯質量的提升仍有較長的路,需要一步一步地去努力,去完善。但是,癌症患者卻等不起,他們想要活下去並沒有錯。

當下中國正處於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像上海浦東自貿區、海南自貿區,都在大力加強開放力度。那麼,可否在自貿區內實行更加開放的藥品與醫療政策呢?比如在海南,只要是通過其他國家醫療管理機構批准的藥品、治療技術、方案就能合法使用。這不但是對當地經濟的利好,顯示中國更加開放的姿態,更重要的是,這是對國民生命的尊重。大國之本,正在於此。

END

文丨劉遠舉

編輯丨汪垠濤

如果您發現本新聞有虛假不實等問題

歡迎向我們後台留言舉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星新聞 的精彩文章:

體育評論員目睹埃及隊遭絕殺後猝死:不能承受的28年等待之重
英巴比倫公司開發醫療AI軟體 皇家全科醫師學會:它當不了全科醫生

TAG:紅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