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人的謊言習慣

中國人的謊言習慣

導論:很多外國朋友對我說:「和中國人交往很難,說了半天不曉得他心裡什麼想法。」我說:「這有什麼稀奇,不要說你們洋人,就中國人和中國人來往,都不知道對方心裡想的什麼。」要察言觀色,拐彎抹角,問他說:「吃過飯沒有?」他說:「吃了!」其實沒有吃,肚子還在叫。譬如說選舉,中國人是諸葛亮式的:即令有人請他,他也一再推辭:「哎!我不行啊!我哪裡夠資格啊?」其實你不請他的話,他恨你一輩子。這些現象究其原因,就是我們所處的文化習慣。

近幾日閱讀柏楊先生的一部文集《醜陋的中國人》,很有感觸、到現在這些依然歷歷在目,原文如下:

很多外國朋友對我說:「和中國人交往很難,說了半天不曉得他心裡什麼想法。」我說:「這有什麼稀奇,不要說你們洋人,就中國人和中國人來往,都不知道對方心裡想的什麼。」要察言觀色,拐彎抹角,問他說:「吃過飯沒有?」他說:「吃了!」其實沒有吃,肚子還在叫。譬如說選舉,洋人的作風是:「我覺得我合適,請大家選我。」中國人卻是諸葛亮式的:即令有人請他,他也一再推辭:「哎!我不行啊!我哪裡夠資格啊?」其實你不請他的話,他恨你一輩子。好比這次請我演講,我說:「不行吧!我不擅於講話呀!」可是真不請我的話,說不定以後台北見面,我會飛一塊磚頭報你不請我之仇。一個民族如果都是這樣,會使我們的錯誤永遠不能改正。往往用十個錯誤來掩飾一個錯誤,再用一百個錯誤來掩飾十個錯誤。

柏楊先生的這段演講文字,讓人感觸很深。我們都是中國人,說話做人都有父母教養。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習俗,救我個人而言,小的時候母親就對我說過類似的言語,別人問你去哪裡了,不要一五一十的告訴別人,肚子裡面要留著,嘴上就隨便說個地方。我第一次接觸這些東西的時候,就感覺很奇怪,人為什麼要這樣說,我後來問母親,母親就告訴我:「你實話說了,就太老實了,你看別人就沒有對你說實話。」我也不是很懂,我也不知道別人說的是不是實話,這麼多年來、我依然沒有學會這些東西,還是實話實說。所以我就一直被別人認為有點傻。

後來,年歲漸長,上了大學,許多問題我也漸漸發現一些端倪。步入大學的同學們,都是成年人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跟許多人說話,總感覺有一種城府的感覺,有些人總是感覺很有想法,隱隱中我好像在現實中真的遇到了柏楊先生所描述的事情。面對一些同學,問他們去哪玩?他們都會說不出去玩,但實際上他們過一會就出去玩了。後來我一思考問題,這是為什麼呢?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國人的一種習慣:面對一個人,他不熟悉你,可能也是不了解你,或者他不喜歡你、想跟你保持距離的時候,他就習慣性的撒一個謊言,這麼做的主要目的有:不想得罪人,完滿保持現狀關係。真的以為你不知道他們會去,這樣也沒有冷落你,他們自己也出去玩了;中國人都是比較擅長熟人社交的,當一個陌生人來的時候,大家都習慣性的喜歡去迴避陌生人,從而保持自己社交的私密;當別人不想跟你交際的時候,通常也會通過撒一個謊言來避開你。

當我考慮到這個階段時,我忽然發現柏楊先生的表述(柏楊先生一直認為這是中國人的劣根性,並稱之為醜陋的中國人的錯誤)似乎是有些問題的,中國人之所以喜歡這麼做,是因為這是我們的文化習慣所決定的。中國人口眾多,而土地等各種資源又是有限的,那麼內部的競爭都是很激烈的,我想這個每個中國人都是有所了解的。長期競爭的一個結果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比較低,習慣保持隱私。每當來了一個陌生人,人們的第一習慣就是迴避你,因為不了解你、不知道你善惡,所以在做許多比較私人的社交活動時,不熟悉的你都會收到一個謊言,從而委婉拒絕你,而通曉人情的你也自會有各自的策略(你想跟他們交際,那麼你就會在以後多找機會根毛混熟,不想交際,可能就此中斷);當大家比較熟的時候,許多東西依然是有隱私的,謊言也是依然存在,中國人是比較注重隱私的,許多東西也是不會透漏給熟人的。這是大多數的中國人的一個常態,而我有時候也是如此。這個謊言習慣,的確在人際交往中幫助我們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但在另一方面,也讓我們的人際交往變的更加複雜——許多時候跟人打交道,我們都需要分辨對方說的是否是真話;當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都需要決斷怎麼表現自己的行為。這無疑增加了我們的社交複雜性與難度,自然也就會產生柏楊先生所展示的那些問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歲七夸父 的精彩文章:

TAG:歲七夸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