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不是葯神:一汪眼淚澆灌出的橘子

我不是葯神:一汪眼淚澆灌出的橘子

我不是葯神:一汪眼淚澆灌出的橘子。

「現實是骨感的」,曾經那是無可辯駁的大眾認知。

的確,現實永遠不可能呈現出理想生活豐滿鮮美的模樣,它可能更像是一隻放久了的橘子,黃皮干縮,布滿醜陋的褶皺,散發著酸或陳苦的氣味。

可我現在覺得,儘管如此,它仍是金燦燦的秋日驕傲結出的金燦燦的果。剝開也許有些乾枯的皮,它仍會向你展示它顆粒飽滿的果肉。它的味道有酸有甜有苦,有時甚至可能逼出你的一汪眼淚,可正因為這樣,生活才是飽滿而真實的,遠比一批批二三流影視作品、惡意煽情的悲喜劇要飽滿真實。

當我寫到這裡,眼前飄忽出一個特寫鏡頭,程勇眼裡噙著汪淚坐在押運車車廂。我的心被泡脹了,也成了只酸甜難辨的橘子。這不是二三流的電影,也不是惡意煽情的悲喜劇,這部片子只有兩個小時,卻和現實一樣飽滿真實得不像話。

從程勇的視角看窗外送行人的臉,他們幾乎沒有表情,但眼裡溢出不加掩飾的尊重與感激。他們鄭重肅立,像是在目送遠行的偉人。

可程勇是誰呢,只是個平凡普通的中年男人。賣過保健品、開過服裝廠、當過藥販子,家暴過,離了婚,脾氣不好,臭毛病一堆,父親重病卧床,兒子出國奔媽。迫於生計出於天性,他貪財,可他同時也孝順義氣,心存正義。他和所有普通人一樣,有缺點也有優點,在這份豐滿與真實里,他有了他的高大形象。

電影塑造的人物不止程勇一個,甚至可以說塑造了世態群像,他們或許出場不多,卻每一個都形象鮮明,扎心刻骨。

情節、人物、題材與現實意義,互相成就,共同發力,讓我覺得這部電影足以載入華語電影史冊。我講不來論文水準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卻想以一個影迷的身份,與同道中人分享我的觸動。

從幾個意象展開。

1、橘子

影片第一次出現橘子,是在呂受益首次登場這一幕。他拿橘子討好程勇,程勇對此嗤之以鼻。

第二次,呂受益虛弱地躺在病床上,面對程勇略帶愧疚的詢問,他只是憨憨一笑,指著床頭的水果:「勇哥,吃橘子。」

第三次,程勇心情沉重地步出呂家大門,在樓梯上遇見同來追悼的黃毛小伙彭浩。沒有對話發生,鏡頭默默給了彭浩手中已經剝開的橘子。那是他悼念呂受益的方式。

一個平凡的意象,把看似離遙遠的病人拉近了,近得就像我們自家樓下住的那個小伙。他那麼真實鮮活,見面時會用橘子招待你,面色雖然憔悴,但他笑起來文弱又憨厚。他有自己的家庭,妻子溫柔漂亮,孩子健康可愛,生活雖然不易,但苦裡透著甜。他曾經那麼堅強勇敢地生活著,不怕與病魔打持久戰,因為生命里還有太多值得熱愛的東西。

當這樣一個人最終被打倒,即便是身為旁觀者的我們,也會覺得苦水漫上了舌尖。

我很崇敬魯迅先生,但私以為有個定論,先生下的過於涼薄。我想,人類的悲歡,並非全都不相通。

每個人都會有那麼一刻感到絕望,今天是他,也許明天就輪到我。一個人的力量渺小如斯,人與人,有什麼理由不去互相扶持。

當病房外的程勇因呂受益的哀嚎而忍不住起身,他心裡浮上怎樣的念頭?愧疚,同情,救人一命的善意,也許都有。

2、煙

從現在開始,我要對片子過度解讀了,以下內容都是不負責任的臆想,一個非理性觀影者的臆想。

人抽煙有很多種原因,提神、作態或者單純因為上癮,就像喝酒一樣,開心了抽,不開心也抽。還有很多時候,抽煙是為了解壓。

影片開場,程勇抽著煙坐在店裡,街坊過來提醒他,房東催租了。程勇的形象粗糙邋遢,磕煙灰的樣子滿不在乎,但他藏不住渾身上下的頹喪,那是被生活壓迫出的無奈。

追查藥販子的刑警曹斌也抽煙,他的無奈來自職業要求與同情心的衝突。他點燃一支煙,在深夜翻看卷宗。

上司曾經一臉嚴肅地立著,教育他堅定不移站在法律這邊。

「法大於情」,去他的法大於情,鐵面無私老子不會,撂挑子我還是會的。

上面兩句話是我的腦補,事實上,他什麼都沒說。他只是呆立著,陷入更深的矛盾與迷茫。

當一切波瀾平息,故事走到尾聲,曹斌接出程勇,在車上遞過一盒煙。程勇說,我戒了。曹斌笑笑,自己點了一顆。

我想,坐在這裡的程勇,不再是最初那個自私貪財的小店老闆。他已經與過去告別,與藏在香煙下的無奈和逃避告別。他的衣著略顯邋遢,與從前沒什麼不同,可他的心已經被一汪汪眼淚淘洗,變得通透澄澈。

一汪汪眼淚,自己的,別人的。

3、眼淚

幾乎沒有影視作品可以繞開眼淚,悲劇不能,喜劇也不能。

但是眼淚可以造假,假的眼淚單薄矯揉,只能在熒幕裡頭顯形,流不到觀眾席上。即使流過來了,也有刻意煽情的嫌疑,旁觀者的眼淚吊在眼角,進不去心窩。

真正觸動人心的眼淚,熒幕裡頭在流,熒幕外頭就跟著流。熒幕裡頭流完了,熒幕外頭還在流。

患病的奶奶握住曹斌的手,眼眶濕潤,眼睛現出漣漣貌。

屏幕里奶奶說,領導,求你們別再查印度葯了……正版葯幾萬一瓶,房子被我吃沒了,家裡被我吃垮了……

我身邊的姑娘說,紙巾,給我紙巾。

奶奶其實沒掉淚,姑娘卻哭濕了兩張紙。

年輕仗義的小伙彭浩也是個病人,機緣之下來到程勇手下做事。彭浩內斂寡言,卻有善良仗義真性情。他出事的時候,程勇帶著哭腔問,他才二十歲,他只是想活,有什麼錯。

旁人在追求幸福的時候,他們只是在追求活著。

彭浩桌上還放著張回家的車票,程勇捏在手裡,聲淚俱下。

像這樣的眼淚,片子里還有很多。

一汪汪眼淚又苦又咸,比鈔票還軟,比水還軟,比這充斥著無奈的世上的空氣還軟,卻讓程勇的步子變得堅定有力。

「我犯法了,該怎麼判我沒話說。」

但他不後悔幫助這些病人。

他說,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好。

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好,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病有所醫。苦難帶來眼淚,但擦乾眼淚之後,要比從前更相信希望,眼淚才算沒有白流。生活會在苦難與戰勝苦難、在跌倒與爬起、在失望與不絕希望的過程中變得豐滿充盈,變得真實可感,變得像是一個表面陳苦、內里酸甜可口的橘子。

為程勇送行的人們摘下口罩,從象徵整個群體的模糊臉譜,變成了一個個鮮活獨立的個體。他們莊嚴肅立,表達自己的尊重、敬意、感激。

那一刻程勇嘴角帶笑,淚眼朦朧,也許在心裡,他也向他們表達了自己的尊重、敬意、感激。

而我,我要向勇敢的、不絕希望的、堅強生活著的所有人,以此拙筆,聊表尊重、敬意、感激。

END

且文且藝

一個冬暖夏涼的地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且文且藝 的精彩文章:

TAG:且文且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