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影評│我不是葯神:情與法的修羅場

影評│我不是葯神:情與法的修羅場

大約半月前,我第一次在網路上看到這部電影的宣傳的時候,片名、海報風格和徐崢都讓我以為這又是一部國產喜劇——說實話我對《X囧》式的喜劇一直不太感興趣,可是我還是鬼使神差地點進去看了簡介和預告,原來這不是一部喜劇。

幾日點映下來,發現口碑極高,豆瓣評分9.0,還聽說在上海電影節首播的時候,觀影的一千多名專業人士幾乎無一差評,加之涉及的又是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醫藥話題,我決定去電影院一睹為快,看看是否是一部名副其實的好電影。

關於電影的敘事、拍攝手法,我覺得並沒有什麼太特別的,當然在這方面我一點兒也不專業,所以不談手法,也不討論它是否只是普通的商業片水平,只想談談它的題材以及給我的觸動。

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具體可查閱2015年的「陸勇案」——本片主角名為「程勇」。在陸勇案里,陸勇本人就是一位慢粒白血病人,在吃不起昂貴的抗癌藥的情況下,無奈選擇了便宜卻藥效一致的印度仿製葯,還幫助很多病友代購,由於這種葯是國內禁止的,所以構成了走私,被抓獲,但因為他代購的葯而得到救助的千名病人集體上書請願,最終法院只判了他三個月,且不再追究。

這幾乎就是這部電影的故事梗概,不同的地方在於:電影里的程勇不是白血病人,而是一個急需錢的小商人;他最後被判了五年,減刑到三年,沒有病人為他請願,但在他被宣判關押的那天,一整條街的病人來為他行注目禮送行。

用朋友圈裡一個同學的話來說:這部電影前一半笑得多歡,後半段哭得就有多凶。

電影海報上,「我不是葯神」五個大字的下面,是一行英語——dying to survive——渴望活著,向死而生。

王傳君飾演的病人老呂說:「我剛病的時候,我老婆懷孕6個月,我每天都想死,看到他(兒子)第一眼,我就不想死了。」

黃毛為保住程勇而死的時候,程勇抓住曹警官的領子大吼:「他才二十歲,他只是想活著!」

患病的老太太留著淚求警察不要追查藥販子時說:「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這是他們的dying to survive.

在我看來,這裡的「生死」還可以不僅僅是指最淺顯的表面含義。

儘管比正版葯便宜幾倍,但程勇之前也靠成本十倍的葯價賺錢,可在老呂和黃毛死後,他把兒子送出國,自己倒貼巨款為病人們走私藥物,放棄了兒子,放棄了財富,冒著牢獄之災,這是他的「死」,也是他追求的心靈的「活」;

曹警官作為局長手下最得力的幹將,放走了準備調查的病人們,狠不下心繼續執行任務,這是他的「死」,但他的憐憫之心「活」著。

電影大膽地涉及了天價醫藥這個敏感的題材,這種現實主義的電影在韓國日本較為常見,在我國,確實很難得。不僅僅是題材優秀,演員的表演也很成功,每一個角色都很入戲,都刻畫得很到位,就連只出現幾分鐘的群演老太太都讓我流了眼淚。

看電影前,有朋友和我說,這部電影有個毛病就是會顯得那些葯企太無良了。看過之後,我也覺得觀眾在情緒激動之餘很容易會走進這個誤區。

影片里有一句話:「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

能救命的葯天價,普通百姓想活命卻吃不起,藥販子代購仿製葯被葯企和執法部門打擊,這個矛盾的命題里,到底誰錯了?

葯企錯了嗎?

病人砸鍋賣鐵救命,藥物卻定價奇高,還不允許別人賣廉價葯,好像是無情冷血了些。可是,一個企業在研發出一個成功的產品之前,一般都經歷了多次的失敗,每次失敗都有大量的投入,所以一個能救命的藥品,它的研發成本是很高很高的,加上癌症不像發燒感冒,用藥的人在總人口裡還是少數,物以稀為貴,企業不是慈善機構,成本是一定要收回的。也許有人說,葯企賣個幾年葯,成本就收回來了,可是,作為一個商科學生,我必須要說一個冷冰冰的現實:財務管理的幾大目標中,佔據最主流地位的就是股東財富最大化,這也是這個世界運行的規則之一。

法律錯了嗎?

葯企研發藥品,就有保障其版權的權利,禁止仿製葯,這是法;藥販子走私藥物,不僅侵犯了葯企的版權,還漏掉了關稅等等,侵犯了國家財政的利益,他們受罰,這也是法。沒有了這些法,就全亂套了,法是無情的,但法是為了保護大多數人,法沒有錯。

執法者錯了嗎?

電影里,曹警官的內心矛盾,在他第一次和局長說「這葯的效果和正版的一樣」時,就已經體現出來了,後來他甚至拒絕執行任務——法律讓他不能袒護藥販子,但於情他下不了手,所以選擇逃避。不僅曹警官,其實就連局長的內心也都存在矛盾——他在查案時讓葯企代表旁聽,卻也毫不留情面地打斷葯企代表的插話——只不過他比曹警官更老道更沉得住氣而已。法不容情,這個道理理智的人都懂。

仿製藥廠商和藥販子錯了嗎?

藥廠直接照搬別人辛辛苦苦研發的結果,侵犯了正品葯企的合法權益;藥販子走私違禁藥,損害了國家利益。可是,電影里印度那個藥廠老闆說:「這裡是窮人的藥房。」藥販子即使從中牟利,也比正品葯來得便宜。從現實意義上來說,仿製藥廠和藥販子又確實給了病人活下去的希望。

所以說,沒有誰對誰錯,就連電影里相對「反派」的葯企,也不能用「唯利是圖無奸不商」一言以蔽之,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這樣的現實就處在黑白之間的灰色地帶,令當事人痛苦,令旁觀者矛盾。

我們的關注的點不應當在於葯企是不是該承受所有的唾棄,而是在於醫療保障——這個終於部分緩解了片中矛盾的體系。把天價葯納入醫保範圍,使普通人也治得起病,這是這部電影想要傳達的東西。國家正在一步步讓我們的生活更有保障、更有質量,而我們每一個人,也該懷著積極的、感恩的態度去看待這些,也許現在還沒做到最好,但是,更多的人關注,更多的人出力,更多的人奉獻,我們社會前進的步伐才會越來越大。

這部電影,走心;演員,走心。它不是賺走了我的眼淚,而是值得觀眾們為它流淚。

希望所有人都健康,希望這個世界越來越好。

以上

圖片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憨人蟲 的精彩文章:

TAG:憨人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