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我不是葯神》海報上每個角色都在笑,怎麼就把人看哭了呢?

《我不是葯神》海報上每個角色都在笑,怎麼就把人看哭了呢?

狹窄逼仄的群租房裡光線昏暗,幾個上下鋪里躺滿了看不清臉的病人。他們都是吃不起高價葯的慢粒白血病人,只能躺在月租100元的房子里等死。

在走進電影院之前,我萬萬沒想到《我不是葯神》會是這樣一部電影。監製寧浩和徐崢都是成功製作過多部商業喜劇的影人,徐崢、王傳君等幾位主演在海報上開懷大笑,也不像是要演正劇的樣子。

從程勇「印度仿製葯」案改編而來的《我不是葯神》不僅是一部成熟的商業喜劇片,還和韓國的《熔爐》《素媛》以及印度的《摔跤吧!爸爸》一樣,是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反應社會現實問題的電影。

上海電影節口碑最佳、點映票房破億、豆瓣 9 分……這部電影的高口碑不僅來自片中不時跳出的喜劇段子,更來自片中觸動人心的現實。

來,吃個橘子

《我不是葯神》里真的沒有葯神。片中從主角到配角,每一個角色都是充滿細節的小人物。這些小人物是熒幕上的笑料和淚點,更是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徐崢扮演的程勇是個陷入生存危機的普通中年人。他上有病危的父親,下有即將被奪走撫養權的兒子,賣印度神油生意冷清,連房租都快交不起。為了生存,為了鈔票,他選擇幫慢粒白血病患者走私假藥。

程勇貪財、好色、懦弱、容易膨脹,他身上滿是缺點,他並非天生的孤單英雄,而是十足的市井平民。

王傳君飾演的慢粒白血病人呂受益,被疾病折磨得骨瘦如柴。他還年輕,兒子剛剛出生,他想活下去看到兒子長大。治療慢粒白血病的格列寧價格上萬,他吃不起,就四處尋找低價且成分相同的印度仿製葯。他是啟發程勇賣仿製葯葯的領路人,更是無力承受現實的年輕人。

譚卓飾演的慢粒白血病女孩母親劉思慧,沒有錢為孩子支付高昂的治療費用,在酒吧里跳脫衣舞為生。她的生活中充滿壓力和隱忍,程勇賣葯團隊終於賺了大錢去酒吧團建,拿出大把鈔票讓經理代替思慧跳舞,她眼裡有淚,卻在台下叫得最大聲。

章宇飾演的黃毛是個進程打工的 20 歲小夥子,生病後怕連累家人,堅持不敢和家裡聯繫。楊新鳴飾演的牧師教會裡有不少慢粒白血病的病友,主和主的真理救不了他們,他只能違背教義幫走私者聯絡購買低價葯。

看病難、看病貴是他們需要面對的困境,更是現實中,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遭遇的困境。《我不是葯神》向我們展現了這種困境中最悲慘的一面。面對治不起的病,片中病人們的態度只能像王傳君飾演的呂受益那樣,無能為力,強顏歡笑著對來看望的人說:來,吃個橘子。

海報上的每個主角都在張著嘴大笑,電影里的每個角色,卻都只因為一場病就落入無法可解的困境。這是他們的困境,也是我們每個人有可能面臨的困境。

剛剛招呼過程勇吃橘子的呂受益在下一幕的清創過程中疼得哀嚎,整個樓道都能聽見。坐在走廊中的程勇作為朋友,在哀嚎聲里坐立不安。而一旁呂受益的妻子卻已經麻木,絲毫沒有表情。這就是小人物的人生,很多無奈習慣成自然,也就麻木了。

當程勇終於從印度帶著葯和生的希望回來,看到的卻是呂受益的葬禮。葬禮上,曾和呂受益、程勇一起賣葯的黃毛默默無言,坐在狹窄的樓梯上吃了個橘子。不久之後,他也為了保護藥品和程勇離開了人世。吃個橘子是他們互相紀念的方式,也在冥冥之中,成了悲劇的傳遞方式。

「我」是不是葯神?

《我不是葯神》最開始的名字是《印度葯神》。徐崢說,這個名字很快在朋友中被傳為「印度神葯」,繼而變成「印度神油」。于是之後,電影又改名為《中國葯神》。期間又經歷了《生命之路》《印度藥商》等幾個名字,電影才最終定名為《我不是葯神》。

頻繁的改名除去審查上的考慮,給人更多的感覺是創作上的不確定性。導演在商業性和影片深度之間努力權衡,在「是葯神」和「不是葯神」之間幾經周折,最終呈現出的影片卻顯示出一種奇妙的平衡。

電影雖然改編自真人真事,故事和人物卻是原創,影片開頭也說了讓觀眾不要對號入座。改編劇本沒有完全搬照事件的真實情況,主角程勇的身份更是和原事件相去甚遠。但這反倒成就了這部電影的好劇本。

主角程勇是個平衡且有成長的人物。他貪財好色,膽小怕事,起初只是為了錢倒賣仿製葯。但隨著一次次的藥品交易,買賣仿製葯從求財逐漸變成了以生命相託付的情誼,程勇也隨之成長起來。

和影片開頭用以搞笑的種種缺點相對,程勇在影片後半部分也表現出了相應的善良、勇氣和責任感。當病人們一個個摘下口罩,抽象的「病人」變成一張張鮮活的臉,程勇也終於在故事的結尾成長為商業片中的英雄。

劇中的警察角色也體現出一種奇妙的平衡。貼面無私的局長在打擊假藥的事件中堅守了原則,法不容情、鐵面無私的態度展現得淋漓盡致。而周一圍飾演的基層警察則體現出人性化的一面。他同情病人,希望早日結束案件為病人「留一條生路」,又在執法和容情之間搖擺不定。

當患者老奶奶對他說出:「我生病吃藥這些年,房子被吃沒了,家人被吃垮了。警察領導,誰家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他心軟了,在法律和情感之間,他站在了情感一邊。

故事裡,導演沒有刻意設置任何完全的「反派」人物。程勇走私犯法也救了人,醫藥公司追查假藥也是行使正當權力,就連王硯輝扮演的假藥商人都不是完全的壞人——他在警察的嚴厲拷問下依然堅持一人抗下所有罪狀,沒有出賣程勇和其他人,還向警察道出了白血病人們所面臨的最真實狀況:「這世上只有一種病,窮病。」

完美的平衡是片中角色們的態度,更是導演對現實問題給出的態度:沒有傾向和評價,沒有責怪或偏袒某一方,僅僅是通過一個故事,把一種社會現象擺出來,放到大家面前。

真實故事改編的影片往往有其邊界,導演能做到態度上不偏不倚,展現出的作品也是完成度極高的商業片,這不得不說是國產片的一種進步。

好在影片在結尾給出了好消息:國家已經出台了醫改新政,白血病特效藥採取零關稅政策並逐步納入醫保,慢粒白血病的存活率也從 30% 上升到 80%。未來,或許正在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

(本文圖片來源為電影官方海報、劇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ingwest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Google首席人工智慧科學家李飛飛否認離職

TAG:pingwest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