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後備母豬,這樣管理更科學

後備母豬,這樣管理更科學

本文摘選自《中國豬業》2017年第八期

文丨朱廣琴

後備母豬通常用來補充因年齡較大、 繁殖性能差或疾病原因所淘汰的母豬,從而使生產母豬群保持以青壯年為主的組成結構。後備母豬還擔負著豬群的遺傳改良功能,能提高豬群的生產性能,快速擴大種群規模,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可以說後備母豬是一個豬場的「未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如何科學的管理後備母豬吧~

引進後備母豬的基本原則

在引進新的後備公母豬過程中必須遵守以下基本的健康原則:

第一,引種程序必須遵循種源提供場的健康等級必須高於引種場,商品代豬場必須從父母代及以上種豬場引種,父母代豬場必須從祖代及以上種豬場引種,生產核心場/子代核心場必須從遺傳核心場引種。

第二,在確定種源提供場前,按照全群系統採樣方法監測相應敏感疾病的抗原/抗體合格後,才可確定為種源提供候選豬場。

後備母豬的選擇要領

1.詢問日齡、批次

了解被選豬群品種、品系、日齡、批次、免疫監測及免疫背景,根據選種數量確定剔除比例(此過程主要是剔除生長速度慢、有健康問題和明顯缺陷的後備母豬)。

2.觀察整體狀態

在同一批次中,選擇生長速度快、體型好、毛色光滑、膚色紅潤、精神活潑、健康度高的後備豬,淘汰生長緩慢、體型瘦小、表現病態及存在明顯遺傳缺陷的後備豬。

3.觀察頭型

頭型清秀,符合本品種特徵,無過多腮肉,無淚斑, 無結膜炎,無歪鼻。

4.觀察背線

背線平直,背寬適中,無明顯弓背或凹陷。

5.觀察肌肉

整體肌肉均勻,臀部豐滿且不影響協調性,背部肌肉有適當凹陷。

6.觀察斜尻、尾根

斜尻與背線角度較小,尾根與斜尻間有凹陷,尾根宜高。

7.觀察外陰

發育良好,無上翹、外翻、損傷,大小不低於尾根切面的2/3。

8.觀察肢蹄

首先排除如八字腿、X 型腿、O型腿等遺傳性肢蹄病;再排除如關節腫、豎蹄、卧蹄、關節腫大等後天肢蹄問題;要四肢粗壯、行動靈活、重心穩定;內外趾分布均勻,蹄甲無開裂、脫落,前肢內外趾比後肢內外趾間距大;M 角<90°,N角越小越好。

9.觀察腹線

腹線要有適當幅度,太大影響屠宰率,太小影響生產性能,要求胸部寬而深。

後備母豬的隔離與馴化

引進第1~2周,主要目的是讓引進後備母豬適應引種場的自然環境。當天空料一天,飲水中添加抗應激藥物1周,所有豬只消毒,調節溫度至22~25℃,完善台賬。第2~6天每天以20%的原場飼料與本場飼料進行混拌飼餵,並根據本場情況制訂免疫保健計劃,且切實履行。第3~4周用健康待淘老母豬進行同化,第5~6周用健康肥豬進行同化。第7~8周,進入生產線前的再次挑選工作,逐頭再次檢測抗體抗原,通知生產區做好挑好豬只的接收工作。

後備母豬的免疫與保健

為後備母豬制定高效的免疫程序,要參照被引種場和引種場的免疫程序和免疫狀況,結合流行病學發展過程和疫病感染程度大小等情況,確保疫苗規範的運輸、 儲存和接種,定期和不定期地開展整個豬群的抗體水平檢測,依據最新檢測結果適時合理地調整免疫程序。

在引進後備母豬配種前約1個月,需選用伊維菌素2.5 g/噸和阿苯達唑602.5g/噸拌料連續飼餵5 天,進行驅蟲。

後備母豬的背膘控制

通過限制飼餵,使23~24周齡的後備母豬背膘厚達到13~15mm;初情期達到15~17mm;初次配種時達到18~20mm;上產房之前要達到20~22mm;膘情通常控制在3.5分左右。切記後備母豬背膘厚不要超過22mm,否則會影響發情。

後備母豬的批次化管理

165日齡的後備母豬進入誘情、查情、分批次管理;要適當限飼,保證高能量、低蛋白飼料(讓脂肪沉積)的同時,供應充足的Ca、P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讓體成熟與性成熟發育協調;越早發情,豬只的繁殖性能越好;針對有情期的豬只進行分批式管理,7天一批次,歸於一欄;做好每頭豬只情期的記錄。

後備母豬的配種把關

後備母豬在第三個情期進行配種,配種前14天換哺乳料進行短期優飼。狀態差、發情異常的不予配種。確保8月齡以上、體重140kg以上,達到性成熟和體成熟;不提倡PG600的使用;初情母豬放置在遠離公豬的欄舍;初配後備母豬背膘控制在18~20mm之間為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豬業資訊 的精彩文章:

豬價偏弱運行,希望曙光會在7月么

TAG:豬業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