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母豬管理你怕是有什麼誤解!不信對比一下

對母豬管理你怕是有什麼誤解!不信對比一下

秀博科技提醒您關注生豬管理!

-----------------------------------

母豬的健康與產能等方面關係到豬場的生產效益,因此,母豬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在實際生產中存在著許多的誤區,導致豬場生產效益受到很大影響。為讓更多豬場能正確管理母豬,筆者查閱了相關資料,採訪了專業人士,現將之整理如下。

後備母豬管理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整個豬群的持續生產水平,因此,合理管理後備母豬對豬場來說十分重要。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這些誤區:

配種員繁育知識不完整,後備母豬易退化

據母豬產能提高研究院徐勝華研究員反映,許多育種場配種員不具備完整的繁育知識,系譜記錄不嚴格,育種值得不到提升,往往是從國外引種,退化,引種,再退化這樣一種惡性循環。

?解決方案

徐勝華認為,後備母豬的育種工作不是簡單的配種工作,應加強對育種人員的系統知識培訓,對於種豬的系譜,遺傳係數,選擇指數,加權平均值等重要的知識要完全掌握;只有育種人員對遺傳指數,育種指標有足夠的認知,才不至於老是依賴引種,引種存在疫病風險。

後備母豬不限飼,生長過快難配種

後備母豬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如任其自由採食,就會使其過快發育,體脂肪過早沉積,導致其體型過肥,不利於日後正常的發情配種。

?解決方案

實行適當限飼。從引種到體重達到90kg,給母豬喂專用的後備母豬前期料,讓其自由採食充分發育。後備母豬體重滿90kg到配種前1~2周要適當限飼以維持中等體況。後備母豬在配種前應3~5頭/欄小群飼養(平均每頭育成母豬欄圈面積不應小於1m2),以便於限飼措施的落實。

徐勝華表示,後備母豬24周齡前可讓其自由採食,30周齡之前適當限飼,每天2-2.2公斤,他認為,限飼的目的之一是給後備母豬足夠的時間發育,之二是提高胚胎著床率,之三是控制體況,預防難產和提高哺乳期採食量。

限飼也有誤區,以下幾點要注意:

在實際生產中,母豬的限飼通常是在這些階段進行:

1、後備母豬培育過程,一般在90kg以上到配種前;

2、妊娠前期;

3、妊娠中期;

4、母豬斷奶前幾天到配種前的階段(此階段存在不同觀點,是否限飼還要根據母豬膘情決定)。

在限飼期間,也存在著一些誤區。

誤區一:後備階段單純減少飼餵量

對後備母豬培育過程中的限飼,有些豬場只是單純地減少飼餵量,導致生殖營養,如鈣、磷、生物素不足而出現肢蹄病,也會因為葉酸、生物素、維生素E的缺乏而出現到了適齡而不發情。也會因為背膘、體儲不足而使生產泌乳期間掉膘失重過多,甚至引起母豬二胎綜合征。

?解決方案

通過良好的培育,使後備母豬體內的養分儲備(瘦肉和脂肪儲量)達到適度的水平,體況表現(母豬膘情)最佳與骨骼達到最大堅實度相呼應,母豬在適度的年齡、體重達到生理成熟,實現預期的初情啟動和正常發情表現,從而獲得最佳繁殖性能和長久的繁殖壽命,繼而構建具有高效合理繁殖胎次結構的種畜群是後備母豬營養與管理方案的核心所在。

後備母豬限飼主要是限制能量的過多攝入,但要根據後備母豬對營養的需求,額外補充生殖營養、蛋白質營養和纖維素等。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在限飼的情況下維持了後備母豬正常的腸道容積,對於促進其腸道發育、預防便秘、促進哺乳期採食量都有很多好處,不僅提高了母豬福利,而且在提高生產性能方面也更有優勢。

養豬人唐朝從後備母豬體重達到90kg時開始限飼,但是會補充膨化大豆。他表示,後備母豬比較特殊,通常情況下體成熟與性成熟不同步。他說,「後備母豬初情較早,但是身體發育滯後,懷孕期間還會增加體重,需要的營養濃度要高於經產母豬,膨化大豆主要是增加母豬的背膘,增加體儲,防止生產泌乳期間掉膘失重過多,引起母豬二胎綜合征。」而對於經產母豬來說,限飼期間則不需要補充膨化大豆,因為經產母豬身體已經發育正常了,體儲也充分,此時如果再補充油脂,油脂會沉積在乳腺上,影響泌乳。

誤區二:妊娠期飼餵量驟減

有些豬場在母豬配種後進行限飼,飼餵量從原來的正常水平驟降到1.5kg/天,母豬的食量驟減導致腸胃蠕動變慢,內容物在胃腸道停留時間過長,水分吸收過多,發生便秘。而便秘可導致懷孕母豬免疫力下降,發生繁殖障礙性疾病。

?解決方案

通過增加飼料的粗纖維含量、多喂青粗料(青飼料、青貯料、糟渣料等)的方法可以降低飼料能值,提升飽腹感,有效解決母豬的便秘問題。在妊娠初期,將飼餵量控制在2-2.2kg/頭/天,同時補充相關生殖營養和有效粗纖維量。在妊娠中期,飼餵量限制在2.2-2.5kg/頭/天,同時關注母豬體況,防止母豬過肥。

唐朝表示妊娠期的限飼有比較多的說法,他豬場的做法是妊娠初期將飼餵量控制在2-2.2kg/頭/天,而妊娠中期會比妊娠初期增加10%左右的飼餵量。

優飼的誤區

在母豬的飼養管理上,除限飼以外,還會進行優飼。通常是在後備母豬配種前採用短期優飼,目的是增加排卵數,提高產仔數;在妊娠後期也需要增量飼餵,其目的就是攻胎;在母豬斷奶後進行短期優飼,目的是解決母豬延遲發情問題。在實際生產中,優飼也存在著一些誤區。

誤區一:後備母豬催情補飼「一刀切」

有些豬場在後備母豬的管理上採取「一刀切」方式,在催情補飼階段更是「一視同仁」,對所有的後備母豬等量飼餵,未根據個體膘情分開飼養,致使後備母豬良莠不齊。

?解決方案

催情補飼的關鍵點是要做好發情記錄。從第一次發情,基本可以推算出配種的時間,而催情補飼在配種前1-2周才會有效果的。根據膘情,日喂精料2.7kg-3.2kg,按體重添加0.4%-0.7%的動物油脂。膘情差的母豬短期優飼效果明顯。

徐勝華表示,後備母豬配種前10-15天飼餵量要比正常飼餵量多1/3,膘情差的可適當增加優飼期或飼餵量。後備母豬24周齡後每周調群一次,發情豬與未發情豬分開飼養,體重大小分開飼養,膘情不同的豬分開飼養。

催情優飼只是一個手段,最重要的還是管理。避免後備母豬應激和營養不均衡導致的繁殖障礙才是基礎。

誤區二:妊娠後期過量飼餵或採用哺乳母豬料

唐朝表示,母豬飼養階段最大的疑問,在於是否需要在妊娠後期增加飼餵量(攻胎),如何增加,增加多少,效果如何評估,副作用有什麼,如何避免和減少因此而增加的副作用。他認為,妊娠後期胚胎每天增重50克,但是母豬還不會泌乳,所以過多的飼餵量也是不科學的。另外,有些豬場使用哺乳母豬料攻胎,由於哺乳母豬料微量元素或者其他添加劑使用過多,而母豬妊娠後期並沒有泌乳,多餘的「營養」物質會增加臨產母豬水腫的發生。臨產母豬水腫的臨床癥狀主要有便秘、乳房水腫,從而導致臨產死胎增加、母豬不吃、產程過長、泌乳量不足。

?解決方案

唐朝建議妊娠最後兩周增加飼餵量,但是不贊成使用哺乳母豬料,而是使用妊娠母豬料攻胎,避免臨產母豬水腫。

後備母豬的促發情管理工作不到位,致使後備母豬不發情

據不少豬場反映,後備母豬不發情的比例呈現逐年上升趨勢。這與後備母豬的促發情管理工作不到位有關。

徐勝華認為,後備母豬促發情措施,原則上不是所有母豬都是高產能母豬,對於超期不發情母要先做鑒定,必須了解清楚是飼料性的還是疾病性的,或者是生天性的發育不全,後備母豬在保證飼料沒有黴菌超標的情況下,在發情階段保持適當的運動(每周保證2-3次運動,每次1-2小時,6月齡以上母豬可在有人工監護的情況下與公豬追逐嬉戲),結合公豬查情誘情,如果生殖器官明顯偏小不發情的母豬,完全可以淘汰,就算用激素催情了,也很難保證其能夠成為高產母豬。

初配誤區:把體重作為初配標準

在判斷後備母豬是否達到配種標準的時候,常把體重作為標準來衡量。在生產中,常把130公斤作為最低的配種體重,但是體成熟和性成熟是兩碼事,體成熟並不代表性成熟。

?解決方案

唐朝表示,後備母豬初配日齡由日齡、體重、背膘三個標準來確定。後備母豬的培育需要極大的耐心。他認為後備母豬初情一定要早,初配安排在第三個情期。

網友趙攀偉認為,最佳配種月齡是8月齡到9.5月齡,體重140公斤以上,p2背膘在14-16mm之間。配種前需跟蹤1到3個明顯情期並詳細記錄日期和狀態。開配前10天用後期哺乳料優飼至配種。

徐勝華表示,後備母豬第一次配種應在周齡33周,體重130公斤以上,否則影響其終生產仔數。生產實踐證明,當其體重達到125~145kg、背膘厚17~20mm時,母豬就達到了首次配種的要求。

母豬淘汰誤區:胎齡結構調得懶,7胎以後還要產

通常情況下,母豬在3~6胎齡時的繁殖性能最好,產仔數最高。但很多豬場懶得及時調整母豬群結構,導致3~6胎齡母豬比例下降,母豬總體胎齡過大,7胎齡以上母豬比比皆是,8胎齡以上的老母豬還捨不得淘汰。過多飼養無效母豬,必然會導致整個豬群平均生產性能低下,仔豬生產性能差,生長速度慢,嚴重影響生產成績。

?解決方案

要持之以恆地執行好淘汰更新標準,及時調整各胎次母豬的數量,保持種豬群良好的胎齡結構,才有可能持續保持良好的生產成績。

具體來講,調整母豬群胎齡結構總的原則是:高胎齡的母豬不宜留得太多;中間優秀胎齡的母豬盡量減少淘汰,一般要求3~6胎的種母豬佔全群的60%;各類種母豬在達到設定使用胎次後一定要按照「一刀切」的方法進行淘汰。

在母豬的管理方面,實際生產上還存在著其他的一些誤區,在此不再贅述。

母豬的產能影響著整個豬場的生產效益,在養豬生產上,需要及時改善管理措施,經常思考怎樣對「她」才是真的好。

來源:《動物防疫一線》2017年第3期(總第52期)

作者:王詩虹

僅供參考

到文章下方「寫留言」 留下你的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豬信息網 的精彩文章:

TAG:養豬信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