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華文化早就提醒過你,再忙也別忘了這些…

中華文化早就提醒過你,再忙也別忘了這些…

今日文末有福利哦~

「讀秒」時代,「忙」已經成為社會人的共性。怕完不成計劃、怕被老闆開掉、怕被同齡人嘲笑、怕被後輩看不起、怕被時代淘汰……

大家見面,也總是先問:「最近忙嗎?」睜眼指標、閉眼任務的生活中,似乎只剩下了一個「忙」字。「忙」成了日常,成了安慰劑,成了攪擾我們的魔咒。

如此焦躁不安,人生趣味何存?如何破除忙迫的緊箍咒?

台北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李霖燦告訴我們:「美的欣賞才是當務之急!」

李霖燦先生1941年進入中央博物院,終生從事藝術研究。

蔣勛先生回憶他當年在台北「故宮」跟隨李霖燦先生學畫時說:1960年代,李霖燦先生髮現了藏在《溪山行旅圖》中畫家的名字——范寬。到目前為止,世界公認的典型的、沒有人懷疑的范寬(作品),只有這一件。

擁有能夠欣賞美的眼睛,恰恰是治癒焦躁與不安的秘方,就像禪家講的: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也正如李霖燦先生所說:

「人間到處有奇景,觸景可以生情,傳達文心有妙筆,妙筆可以生花,只需脫略世俗洗滌鉛華,便能化腐朽為神奇,點黑鐵成黃金,一片佳景當前,請即珍賞人生!」

台北故宮博物院有一幅馬和之的《閑忙圖》,畫一個老漁翁在河濱樹下織草履,魚簍斜倚樹根,一片閑適景色。命名典雅異常,取忙迫之中,心神安適從容之意,對當今的生活情趣,真有無窮的啟發。

現在的生活情趣,只剩有一個「忙」字可以存在了。大家見面,第一句話總是近來「忙」得如何?我去參加一個宴會,一位老友不終席而要去,向大家一抱拳說:「對不起,我還有三個場合得去應酬一下!」

他匆匆離去之後,我不禁大惑不解,真的忙到了這種地步了嗎?人生趣味尚存幾許?

說是在美國還更忙,忙到了先生開車,太太向他口中塞三明治,危急到這個程度了嗎?真的是「分秒必爭」。在電視上我從籃球比賽中學到了一個術語:緊逼盯人!

忙是我們這個世紀的特色,大家天天在「 讀秒」。

試想一桌最好的滿漢全席,卻限你於三分鐘內吃完,那還有什麼味道?因之我不禁喟然嘆曰:忙是20 世紀最可怕的癌病,我們若不能消滅它,它就要來消滅我們。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有南宋范安仁的《魚藻圖卷》,總讓人不禁想到莊子與惠子的濠梁之樂:

「鯈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

就像我們都知道,西湖最有名的是玉泉觀魚,那池閣之上便寫著「魚樂園」三個大字!同樣的道理,人為萬物之靈,而自我忙迫如此,何以人而不如魚乎?

在忙迫不堪的美利堅合眾國,李霖燦先生曾在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見到了北宋趙克敻的一開冊頁,那幾條倏忽來去的白條魚真畫得動態宛然,人若能如此來去自如,便是大自在菩薩了!

他曾回憶說,記得有一對法國醫生夫婦,他們常是儲蓄三年,來台北故宮博物院觀畫兩周,演講一次,說中西繪畫之異同,其中,便揭示出這生與死的一點,說在台北故宮博物院所看到的藝術品都充滿了生機,與在歐洲所看到的大不相同,所以總是得積累個幾年......

他們說的是一點也不錯,宋儒勸人「觀萬物生意」,我們也常聽人說「萬物皆吾與也」,中國的哲學體系可以說是生的禮讚: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說生生之謂易,都是歌頌這點「拍拍滿懷都是春」的活潑生意。

名滿天下的齊白石曾畫了三條小魚,名之曰《三餘圖》,這是中國的諧音妙用,魚余同音,便假借通用。他在上面題字云:

「畫者工之餘,詩者睡之餘,壽者劫之餘,此白石之三餘也。」

他原本是木匠,木匠應該做工,但是工作之餘,也來揮灑幾筆水墨丹青。他原來並不想作詩,但是「睡覺東窗日已紅」之後,興猶未盡,也偶爾來歌頌一下「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四時佳興與人同」,不亦是充滿了生之樂趣嗎?

至於「壽者劫之餘」,那是對高年長壽的歌頌,在兵荒馬亂的20 世紀中還能活到九十幾歲的高齡,不是也可以來浮一大白嗎?

「不疾而速」是我國文化上的一項哲學高標,對於當今忙迫癌症可以說是特效良藥,你以忙碌困我,我從容中道,不疾不徐,一片閑適風采。

試想想諸葛武侯坐小車、揮白羽扇,指揮三軍的從容不迫;杜工部一生在兵荒馬亂之中度過,試讀一讀他的「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的名句,中華文化之高貴,就在於此!

「無為而治」是黃老之學的最高境界,儒家也說「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兵家更說「不戰而屈人之兵」,都是論人生最高藝術。

我們若從心理建設上立定腳跟,忙迫也不過是一時間的流行感冒,了不足畏,一經投劑發散,無不藥到病除,妙手回春,大地一片錦繡,宇宙萬象更新。

說到這兒,想必,聰明的朋友不再多言。最後,小編借用李先生的那句祝福,送給各位:「空山無人,水流花放」,拍拍滿懷都是春,一片自在從容。

阿信贈書

將文章轉發到朋友圈,並在評論區留言跟大家聊聊:日常生活里你是如何緩解忙碌的煩躁的?或者藝術對您生活的啟示。

阿信將在7月5日隨機抽取3位幸運的朋友贈送1本價值88元的《中國美術史》。祝你好運!

相關書籍推薦

李霖燦藝術鑒賞系列

《李霖燦讀畫四十年》《中國美術史》

李霖燦著丨2018.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信出版集團 的精彩文章:

TAG:中信出版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