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判斷腎功能,只知道「尿蛋白、肌酐」?你可能錯過了更準確的指標

判斷腎功能,只知道「尿蛋白、肌酐」?你可能錯過了更準確的指標

說起腎內科最紅的兩個指標,毫無疑問是尿蛋白和肌酐值。這兩者我們都很熟悉,但是其實還有一個指標同樣重要,但常被忽視,它就是「微量白蛋白」,有腎友會不解,這不還是尿蛋白,就多了「微量」倆字。你要是這麼想可就錯了。這兩個指標的差距可絕不僅僅是多倆字少倆字的差距。

通常我們評定腎臟受損的標準是尿蛋白呈陽性(+),或是24小時尿蛋白大於0.15g。

但這個指標比尿蛋白更加敏銳。白蛋白是一種血液中的正常蛋白質,但在生理條件下尿液中僅出現極少量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反映腎臟異常滲漏蛋白質,是腎損傷的早期敏感指標。早期腎損害的診斷遠遠優於常規定性或半定量試驗。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的參考值為0-20mg/L。

尿微量白蛋白可以評估腎臟受損程度:當發現尿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範圍內,尿常規尿蛋白的顯示為陰性(-)或(+-),就屬於微量白蛋白尿。這個時候說明腎臟已經損傷,如果患者能夠經過規範的修復腎單位,逆轉纖維化治療,尚可徹底修復腎小球,消除蛋白尿。

而當尿中微量白蛋白超過200mg/L時,尿常規測試尿蛋白陽性(+)~(+++),就應該警惕了,此時證明機體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現低蛋白血症,腎病發展離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遙,如果不及時進行醫治,就會進入尿毒症期。

這個指標有什麼用?

這個指標對於糖尿病、高血壓患者來說意義更高!

當一名患者有高血壓或糖尿病或同時患有這兩種疾病(經常同時發生)時,腎臟血管會發生病變改變了腎臟濾過蛋白質(尤其是白蛋白)的功能,這使得蛋白質滲漏到尿中。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影響腎臟的早期徵象,為糖尿病腎病。

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等的早期腎臟受損的表徵。無論哪種疾病引起的尿微量白蛋白都是因起始原因不同造成的腎臟固有細胞的損傷,使腎臟固有細胞的結構發生改變,功能隨結構的變化而變化,在尿液中的體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日訊 的精彩文章:

不想眼睜睜到尿毒症,這些升高肌酐的「殺手」,趕緊重視起來
想腎功能更穩定,腎友治療堅持做到「6個不」,你就能扳回一局

TAG:健康日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