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33歲被毒死的蘭陵王:一旦功高震主,長得再漂亮都沒用

33歲被毒死的蘭陵王:一旦功高震主,長得再漂亮都沒用

文|沙塵暴 (讀史專欄作者)

01

據《北齊書·列傳第三》所記載,北齊名將、蘭陵王高長恭是個美男子,美得不像話。

他們高家幾代出美人(既然男的這麼美,女的肯定也不差),是拜他爺爺高歡所賜。

有人說高歡是鮮卑人,其實不是,他是生活在鮮卑部落中的漢人,被鮮卑化了,所以很大可能是娶了個鮮卑女人,作為混血的後代能不漂亮嗎?何況高歡本身就是個大帥哥。

關於蘭陵王爺爺高歡和他爹高澄的相貌,有關史料都有描述,總而言之就是兩個字:英俊。

男方這麼美,娶的又都是美女(他們家的男人不是皇帝就是高官,不可能娶醜女),優秀基因一代代往下傳,傳到高長恭這裡,美得不像話也就不足為奇了。

然而,高長恭的美,是一種陰柔美(《北齊書》: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若是女子,正合適,可他是男人啊,這樣的男人喜歡的人不少,但怕他的人絕對沒有,以至於上陣殺敵的時候,無論他多麼厲害,也對敵人沒有威懾力。

因為他看起來,完全是一個美麗的女子,人們在戰場上看到他,還以為是文工團的女演員慰問掩護來了呢。

威懾力也是生產力,沒有威懾力,生產力就會大打折扣,所以高長恭想了個辦法,找人打了一副非常恐怖的盔胄(有人說是面具,其實不是,是能把臉遮住很大部分的頭盔),以後每次打仗都戴上,敵人見了,膽兒小的基本上會被嚇尿:我的媽呀,這哪裡是人啊,分明是鬼神啊,完了完了,人家有鬼神幫忙,這仗還打個鎚子啊!

02

邙山一戰,他能以區區500人取得大勝,與這種威懾力不無關係。

公元564年冬,北周發兵十萬進攻北齊,包圍了北齊重鎮洛陽,一段時間後,洛陽守軍彈盡糧絕,眼看就要失守,而這個地方偏偏丟不得,洛陽一丟,整個北齊基本上就會完蛋。

北齊老大武成帝急得嘴皮子冒皰,急詔各地軍隊快去解圍,各地軍隊倒是很聽話,星夜兼程奔赴洛陽,到達洛陽時全都人困馬乏,沖了一下包圍洛陽的北周軍隊,拚死衝破第一道防線後,就再也沖不動了,基本上累得能站穩就不錯了。

北周軍隊先不管這些戰鬥力基本為零的援軍,一門心思攻城。

隨著時間的推移,北齊守軍越來越絕望,而北周軍隊更是加快了攻城節奏——吃掉這盤菜,外面還有更多菜等著呢。

也就是說,如果北周軍隊攻下洛陽後,再出城打援,那麼人困馬乏已到極點的北齊援軍,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生死關頭,高長恭身穿鎧甲,手持兵器,僅率500士兵沖向北周的千軍萬馬。

讓北周軍隊膽戰心驚的,不是對方區區500人敢於沖向他們的十萬大軍,而是領頭的那人讓人不寒而慄的異常猙獰的面容……

過程不贅述了,直接說結果吧——

結果就是,北周軍隊彷彿大白天見了鬼,個個嚇得目瞪口呆,眼睜睜看著對方帶人沖入自己陣中,很快殺開一條血路,衝到洛陽城下。

城裡的守軍卻不敢開門——莫非北周軍隊玩詐?我說你們這是何苦呢,眼看你們分分鐘就贏了,何必扮鬼來嚇唬我們呢!

他們本來是知道大帥哥高長恭的,但這樣一來,就誰也不認識他了,要求他把頭盔取下來。

高長恭把頭盔取下來,守軍才認出他來,頓時歡呼雀躍,急忙把城門打開。

守軍頓時精神百倍,大開城門,與援軍一齊殺出去,大獲全勝,北周軍隊大敗,放棄營帳落荒而逃。

邙山之戰,北周軍隊敗得有多慘呢?《資治通鑒·卷一百六十九》是這樣記載的:委棄營幕,自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軍資器械,彌滿川澤。

這是讓高長恭名聲大噪、名垂千古的一戰。

03

在這場戰役中,由於表現太過優異,高長恭給將士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他們看來,任何語言和文字都不足以表達他們對蘭陵王的敬佩,就把他的事迹編成歌來唱,這就是著名的《蘭陵王入陣曲》,以此歌頌他的英勇善戰。

將士們如此擁戴蘭陵王,不僅僅在於他英勇善戰,還因為他愛兵如子,做事勤奮,身力親為,哪怕行軍打仗時得到幾個瓜,也要與將士們分享。

將士們萬萬沒想到,他們對蘭陵王的愛戴,最終害了他性命。

當時的北齊老大是高緯,倆人都是高歡的親孫子,是正宗的堂兄弟關係。

但這並不意味著高緯會放過這個功高震主的兄弟,何況他們更多的是君臣關係,帝王家是沒有什麼親情可言的。

加上高長恭無意中說錯了話,致使高緯殺心頓起。

高長恭說錯了什麼話呢?

在邙山之戰後的慶功會上,高緯假心假意地對高長恭說:「你帶那麼少的人沖入敵陣之中,假如發生意外怎麼辦?」

高長恭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國事就是我們的家事,為了家事,哪顧得上考慮這個。」

高緯一愣:這話幾個意思?說是老子的家事還差不多,怎麼成了你的家事?難道你想和老子「分」家?

這樣一想,高緯便覺得《蘭陵王入陣曲》聽起來那麼刺耳,我堂堂九五之尊,都沒人歌功頌德,你憑什麼!

他甚至開始懷疑,那首歌頌蘭陵王的歌曲,根本不是什麼將士們做的,真正的作者是蘭陵王自己!

04

高長恭不是笨蛋,察覺到了高緯的心思,所以在後來的定陽之戰後,代替大將軍、尚書令段韶職務統率軍隊的高長恭,再也不想做個好人,再也不想做個好官,再也不想做個好臣子,開始故意收受賄賂,聚斂錢財,親信相願問他為如此貪心,是不是有負朝廷重託,他沉默不語。

相願接著問:「難道是因為邙山大捷後,您的功勞太大了,害怕功高震主,您才這樣做,故意毀壞自己的名譽,以求自保呢?」高長恭這才點點頭。

這個辦法不是高長恭的發明,早在西漢時期,蕭何就因功高蓋主,害怕被殺頭而用此辦法「自污名節,以釋君疑」,而且效果不錯。

但在相願看來,這辦法恐怕在他這裡行不通,因為此一時彼一時也,此一人彼一人也,所以在他看來,如果朝廷真的忌恨他,真想把他弄死而後快,他這樣做不但不能讓朝廷消除戒心,反而更會成為他獲罪的「證據」,這不是自己把自己推下萬丈深淵嗎?

高長恭這才恍然大悟,哭著問相願有何良策,相願說最好的辦法是裝病在家,對國家大事再也不管不問,管它什麼事,一律睜隻眼閉隻眼,不,雙眼緊閉!

這叫急流勇退,歷來證明是個好辦法,高長恭也採納了,但卻事與願違,志在必殺的高緯連個殺人借口都不要,直接派人給高長恭送去一杯毒酒。

喝酒之前,高長恭對妻子說:「我對國家想來忠心耿耿,從無二心,更沒有做過辜負皇上的事情,為何要賜我毒酒?」妻子鄭氏哭著勸告親自去跟皇上解釋,高長恭說,皇上如果肯見我,就不會一來就把事情做得這麼絕,不會直接賜我毒酒,說罷一飲而盡,年僅33歲。

你對國家忠心耿耿,絕無二心,這當然沒錯,也是做臣下起碼的「職業道德」,可是你的心究竟長什麼樣,老闆是看不見的,他們只會覺得,當一個下屬過分賣命,功勞比天還大,所獲得的擁戴超過了老闆,那麼對老闆的地位絕對是個威脅,儘管你根本沒那麼想。

再說,你到底有沒有那麼想,誰知道啊。

歷史證明,很多一輩子平安無事的人,都是功勞平平的人,所謂混日子混日子,日子,只有混才能過的長久。

與其傑出,不如平庸。

出頭椽子先爛,槍打出頭鳥嘛——古人早就說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大漢謀士陳平才是劉邦身邊最聰明的人!
蘇聯需要的地方,朱可夫將軍都在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