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運動發育遲緩患兒的日常姿勢護理

運動發育遲緩患兒的日常姿勢護理

運動障礙患兒執行不同活動需要不同姿勢,最好每45-60min就變換一次姿勢。家長在幫助患兒執行一般的日常生活活動如抱、餵食、穿衣、洗澡、衛生訓練、遊戲、睡覺,甚至和患兒交談,都要注意使患兒保持一個正確的姿勢。

睡眠時

痙攣型和手足徐動型的腦癱患兒最適合的睡眠姿勢是側卧位,因為側卧時有利於患兒改善肌張力,還可以促進患兒對稱性運動。可用楔形墊、側卧位板等固定患兒的身體。如下圖所示:

對於身體和四肢以伸肌張力為主的患兒可採用仰卧位,但必須將患兒放置在恰當的吊床內,懸吊床特殊的凹陷形狀可限制頭背屈和四肢的過度伸展,可在吊床上方懸掛帶聲響或色彩鮮艷的玩具,吸引患兒的注意力。如下圖所示:

屈曲嚴重的患兒,可取俯卧位睡眠,方法是在胸前放一軟枕或三角墊,使其雙臂伸出,此種體位下可改善患兒全身屈曲的模式。如下圖所示:

坐位時

常見的坐位異常姿勢有弓背坐、跪坐和W坐,其中長時間弓背坐可引發脊椎和後凸和側彎,而跪坐由於下肢髖膝關節的屈曲模式容易誘發下肢屈肌肌張力的增高。

圖為弓背坐坐姿

圖為跪坐坐姿

W坐(如下圖所示)是指患兒坐位時臀部位於兩踝之間,使患兒雙下肢呈W型。這種姿勢對於髖關節周圍軟組織鬆弛的患兒是最不利的,因為長此以往會誘發患兒髖關節的脫位和半脫位以及關節炎的發生,而且在這種姿勢下患兒的重心不是在兩側的坐骨結節而是骶骨上,對於後期的站、走都有不利的影響,同時由於下肢髖關節處於內旋屈曲的模式,容易誘發患兒X型腿和屈肌肌張力的增高。

圖為W坐坐姿

正確的坐姿

1.椅子坐位

選擇高度適合患兒的靠椅(測量腘窩到鞋底的距離),髖膝踝屈曲90°,全腳掌著地,兩腿分開騎跨在椅子上,雙手抓住靠背。

2.長腿坐位

該體位是患兒坐位訓練時的最佳體位,方法:患兒呈仰卧位雙腿分開,操作者面向患兒,用雙腿輕壓在患兒雙膝關節,使其伸展,髖關節外展,拉起至坐位,然後對其進行一些腰部的迴旋訓練。如果該患兒無法保持脊柱的直立位,還可用雙手穿過患兒的腋下,扶住患兒的腰部使其保持正確的坐姿。

一些運動障礙患兒,因不正常反射的影響,容易出現一些錯誤的姿勢。初期,錯誤姿勢可能不是很明顯,但過一段時間,這種姿勢會越來越明顯。雖然,這並不一定表示患兒的病情在惡化。但患兒對這種錯誤的動作方法使用得越來越習慣,會影響正確動作的發展,而且一旦形成很難打破,所以家長們對於孩子的姿勢管理一定要引起重視。

(責任編輯:張珊)

河北省中醫院兒童康復科康復治療師:智亞茹

我們省中醫院兒童康復科的運動療法針對腦癱、腦炎、脊髓損傷、腦外傷、骨折術後、遺傳代謝疾病、癲癇等等疾病所導致的發育落後、肌張力異常、感覺障礙、關節活動受限、肌力下降、姿勢異常等功能障礙,通過神經異化技術(如Bobath技術、Vojta技術、Rood技術、Brunnstrom技術等)和其他技術(如牽伸技術、漸進抗阻、關節鬆動、任務導向、肌肉貼扎、核心力量訓練等)來改善患兒出現的功能障礙,最終達到提高患兒生活質量,回歸社會的目的。

智亞茹,現河北省中醫院兒童康復科治療師,從事運動治療工作,兼任河北省針灸協會兒童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其畢業於華北理工大學康復治療專業,從事臨床工作1年,擅長腦癱,脊髓炎,腦炎,癲癇,腦外傷,骨折等原因導致的運動功能障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冀中兒童康復 的精彩文章:

TAG:冀中兒童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