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世界首條柔性人造觸覺神經誕生,有望應用於義肢感觸等領域

世界首條柔性人造觸覺神經誕生,有望應用於義肢感觸等領域

世界首條柔性人造觸覺神經誕生,有望應用於義肢感觸等領域

如果能讓機器人擁有觸覺,可以感知溫度、壓力,甚至具有神經活動,那麼它們將「解鎖」更多新技能。日前,世界上首條柔性人造觸覺神經的問世,讓這一設想距離現實更近了一步。

6月1日,斯坦福大學鮑哲楠、首爾大學Tae-Woo Lee、南開大學徐文濤團隊聯合在Science雜誌發文,報道了一種基於柔性有機電子器件的高靈敏度仿生觸覺神經系統。這種人工神經觸覺系統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柔性和高靈敏度,在機器人手術、義肢感觸等領域具有應用前景。

人類皮膚是極為複雜的系統,其中有成千上萬個感受器用於感知壓力、溫度、位置等信息。這些信息被轉化成神經信號,在外圍神經和中樞神經中逐級傳送。如果人類的身體用電腦的方式處理這些信息,將是一個極其複雜且耗能的過程。

「人體神經系統用極為高效的機制來處理現實世界所遇到的問題。」南開大學電子信息與光學工程學院教授徐文濤說,外界刺激通過感知機械力的受體、局部的神經簇逐層傳遞到下一級神經、脊髓以及大腦。只有信號積累到一定的強度,才會傳遞到下一個環節,「這樣一來,就省卻了許多不必要的信號處理過程,大大提高了效率。」

徐文濤及其合作者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和關鍵難點在於,設計並實現與生物神經系統工作原理相似、並能夠與生物神經信號兼容的人造系統,這套系統要具有很好的柔韌性。

基於上述設想,中美韓聯合研究團隊利用柔性有機材料模擬了人體SA-I觸覺神經。這種人造感知神經由3個核心部件組成:電阻式壓力感測器、有機環形振蕩器、突觸晶體管。

該系統首先利用一系列感受器感知極為細微的壓力,併產生相應的電壓變化,隨後通過環形振蕩器(人工神經纖維)將電壓變化轉變為電脈衝信號。多個環形振蕩器得到的電信號被突觸晶體管集成轉變為突觸電流,進而傳遞到下一級神經。

「從功能上講,這種人造神經能夠很好地模擬人類皮膚的觸覺功能,並能夠與生物體神經信號兼容。我們的初步試驗利用其與蟑螂腿的連接以及運動的控制,初步證實了這種兼容性。」徐文濤說,這項工作開創性地製造出了柔性人造感知神經,並實現了人造神經與動物神經形成的雜化反射弧。

據介紹,這種人造感知神經還具有重要的應用意義。由於這種感知神經與生物體神經的兼容性,它可應用於假肢中與人體神經系統相兼容的感知的實現,柔性輕質的結構將使相關產品具有很好的舒適性,而且對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具有潛在意義。同時,這種人造神經如果應用於軟體機器人,可使其實現類似人類的感知,並在極端的工作環境中替代人。

研究團隊表示,儘管這項研究前景可期,但目前還只是邁出了第一步,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他們將繼續致力於感測器和人造神經突觸等基本單元的功能開發,以及人造感知系統的完善。

「比如,目前這款人工神經系統還較為初步,尚不能像皮膚那樣感知更加複雜的信息以及溫度等,這些將是我們未來的工作方向。」徐文濤說,這項研究有望開發出更智能的人造皮膚,「希望通過進一步強化和拓展功能,儘早地投入應用,造福人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也該看到大學生「慢就業」背後的現實
直戳今天教育的痛點,豐子愷幾十年前的漫畫仍發人深省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