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為螞蟻讓路終成一代名將,拯救了數萬士兵的性命

他為螞蟻讓路終成一代名將,拯救了數萬士兵的性命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趙良棟是寧夏銀川人,生於1621年,卒於1697年,是我國明清之交的一位著名的軍事奇才,幾十年的戎馬生涯中,有他參與的戰爭中他總是能大放異彩,為清朝入關之後一統天下做出了比較大的貢獻。趙良棟原來是明朝人,後來得到了重用。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亂的戰爭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後來成為了一代封疆大吏。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他在平亂中的一次充滿現代智慧的指揮。

具體的時間背景是明朝末年,雖然農民軍推翻了明朝的統治但是李自成很快就被後來的北方的滿族人趕走,下落不明,大半個中國都有滿族人來統治。在這個過程中單靠清朝的武力是不夠的,這清朝入關的過程中藉助了很多漢族將領的反叛。這其中除了有洪承疇之外,最著名就是尚可喜和吳三桂了。為了最快的實現漢化,以及更快的統治好全國,清朝統治者對這一批漢族官僚進行了封賞,這些人都成為了一方豪強,成為了中央集權的不穩定因素,甚至說這些漢族官僚中還出現了反意。

這種中央和地方的衝突到了康熙朝的時候基本到了無法平和的地步。經天緯地的康熙帝當然眼觀長遠,看出了地方藩王的野心之後,下定決心要掃平這些阻礙全國大一統的武裝。當然,最開始的方式是平和的,康熙帝採取了一系列削弱地方藩王實力的政策,打算不用武力的解決這些憂患。但是這些舉動和措施招來了地方藩王的極大恐慌,其中為首的就是吳三桂,他雖然在清人入關的時候提供了極大的助力,但是從根本上他並不是全心全意的為滿人服務的。於是他集合了三番,企圖推翻清朝統治。清朝的統治者直接應對,派出軍隊討伐這些叛亂的藩王,在康熙帝的領導下出現了一大堆的有名的將帥,這其中實至名歸的就有趙良棟。

趙良棟在順治朝的時候就已經是比較高級的將領了,到了康熙帝的時候他被康熙帝提拔成為西北地區的統帥之一,負責攻打四川地區的藩王。在攻打一個比較險要的關口的時候,他臨時指揮上的一個變動就對整個戰局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原來在進攻之前,通常是要選擇紮營的地方的,在紮營完成之後,士兵大多會休息。這個時候他突然發布集令要全軍撤退。很多人懷疑他的命令的合理性,但是軍令如山士兵和帶隊的軍官們只得遵從。就在士兵們剛剛撤出紮營的地方的時候就下起了暴雨,短短半個時辰的時間,原來的營地就被山洪淹沒,片木不存。驚慌中的士兵們紛紛慶幸自己的長官做出了英明的指揮,撿回了自己的一條命,也為總攻保存了有效的力量。

在士兵們的再三追問下,趙良棟講出了他做出如此英明決斷的原因。原來啊他在紮營的時候

發現有大批的螞蟻在撤離營地,警覺的他當即就發現了暴雨即將來到,而且他們的營地剛好處于山洪出山的地方,一旦山洪暴發,後果不堪設想。於是他馬上下達了撤退的命令為螞蟻讓路也為拯救自己,拯救了數萬士兵的性命。這個英明的決斷不但保存了有生力量,還給這個清朝軍隊提振了士氣,大家認為他們贏下戰爭是天命所歸,所以很快就平定了三藩之亂。當然了,這只是趙帥傳奇經歷中的一次,以後有機會我們肯定會繼續分享他的戰果,希望大家繼續關注我們的更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機密檔案 的精彩文章:

三國後期最猛將領當數他,七進七出魏軍營,激戰一夜仍斬數百追兵

TAG:歷史機密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