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訪歡喜傳媒董事長:張藝謀王家衛是股東,為何不做業績對賭

專訪歡喜傳媒董事長:張藝謀王家衛是股東,為何不做業績對賭

7月2日,擁有徐崢、寧浩等明星股東的港股影視上市公司歡喜傳媒(1003.HK)公告稱,歡喜傳媒與天津貓眼微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貓眼擬認購歡喜傳媒擴大後已發行股本的15%,認購價格總額為9.5億港元。

7月3日,歡喜傳媒創始人、董事會主席董平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專訪時表示,「流量的精準程度我們認為是非常高的,不是一個瀏覽型的,基本是購買型的,所以我們合作的意義在於雙方有互補性。」

7月3日,歡喜傳媒報2.07港元/股,漲3.5%,市值約57.3億港元。

歡喜傳媒由知名電影人董平和導演寧浩、徐崢於2015年創立,通過入主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而在香港上市,董平持股19.1%為第一大股東,寧浩和徐崢分別持股15%。此外,歡喜傳媒還擁有一大批明星導演股東,包括張藝謀、張一白、陳可辛、王家衛和顧長衛等。

貓眼是線上售票平台,光線傳媒(300251)的大股東上海光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有貓眼30.96%的股權,為貓眼第一大股東。除了售票業務,貓眼也在向發行、投資等影視行業上游進行探索。

關於和導演股東的合作,董平稱:「我們從來不做對賭,因為對賭只能是一時的,但絕對不能長久,對賭完了就走了其實就沒什麼意義了。」

董平是知名電影投資人和製作人,早年投資製作作品包括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李安的《卧虎藏龍》以及姜文的《鬼子來了》。在資本市場,董平也早有涉足,2009年,董平將自己的影視業務轉入香港上市公司上聯水泥,並更名文化中國傳播,2014年3月,阿里巴巴以62.44億港元認購文化中國增發後60%的股權,並更名為阿里影業。

談牽手貓眼:雙方有互補性

根據歡喜傳媒的公告,認購完成後,貓眼有權向歡喜傳媒提名兩名非執行董事並推薦一名財務總監人選。雙方將展開一系列合作,歡喜傳媒的電影和電視劇/網劇項目將給予貓眼投資權及獨家宣發權;貓眼有權單獨將該等權利轉給貓眼指定的關聯公司,貓眼將在其網站及APP內為歡喜傳媒旗下獨立視頻平台歡喜首映提供服務入口,並利用其流量資源推廣歡喜傳媒的在線播放流媒體業務等。

董平稱,與貓眼結緣是在2013年拍攝《心花怒放》時,當時選擇了貓眼進行宣發。在董平看來,現在的宣發已經越來越互聯網化,「互聯網的宣發和售票,已經成為潮流,傳統的宣發已經慢慢要退出整個市場。」

今年由貓眼主控投資和發行的電影《後來的我們》,歡喜傳媒也是投資方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擁有《信息網路傳播視聽許可證》的歡喜傳媒,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和優酷土豆等巨頭鏖戰的在線視頻領域,也推出了視頻平台歡喜首映,走精品點播路線,將獨家播放旗下籤約導演作品。而與貓眼合作,預計將能為歡喜首映進行導流。「流量的精準程度我們認為是非常高的,不是一個瀏覽型的,基本是購買型的,所以我們合作的意義在於雙方有互補性。」董平說。

談明星股東:不設對賭協議

賣掉文化中國後的董平再創業,與徐崢和寧浩成立歡喜傳媒。與許多影視上市公司高溢價收購明星空殼公司不同,歡喜傳媒的打法多是直接將明星變成股東。

目前,歡喜傳媒的明星導演股東包括張藝謀、張一白、陳可辛、王家衛和顧長衛,分別持股5.1%、4.8%、4.3%、3.4%和2.6%。此外,歡喜傳媒還簽約了賈樟柯、王小帥、陳大明、李楊、文雋等導演。

歡喜傳媒與這些明星導演多簽了長達6年的合作協議,要求導演每3年貢獻1至2部電影或劇集作品,由歡喜傳媒享有作品的投資及收益權、發行權等。

以今年5月24日簽約張藝謀的公告來看,歡喜傳媒向張藝謀發行1.5億股股份,並向張藝謀導演及其團隊支付1億元作為運營費用作為回饋。作為回報,歡喜傳媒將在未來6年內,擁有對張藝謀執導的三部網路系列影視劇的獨家投資權,並可將其中一部替換成電影項目,在初始合作期6年過後,雙方合作可進一步延長4年。

不過,歡喜傳媒和這些導演的合作並沒有設置業績承諾的對賭協議。

而放眼不少A股影視公司,在進行收購時均設立了明確的業績對賭要求。

董平稱:「我們從來不做對賭,因為對賭只能是一時的,但絕對不能長久,對賭完了就走了其實就沒什麼意義了。」

「我們也不能說對賭不對,但這種模式在歡喜上是沒有的,我們還是採用跟導演簽約制,充分給導演藝術創作空間,我們共同和導演去研究更好的題材,更好的市場未來情況。」董平解釋,「因為每個導演對他的作品都百倍地珍惜,所以每個人在拍自己作品的時候,都如履薄冰地做每一個項目,我覺得他的工作努力程度不需要質疑。」

儘管網羅了眾多明星股東,但缺乏對賭協議約束,有觀點質疑,歡喜傳媒對此付出的成本過高,依據協議,歡喜傳媒為張藝謀、王家衛、張一白各支付了1億元,向陳可辛支付了1億港元。

但影視作品的票房收益,無疑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比如歡喜投資、顧長衛導演執導的《遇見你真好》,今年3月上映僅僅斬獲5000萬元票房。

從財務數據來看,歡喜傳媒從2015年到2017年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17年,歡喜傳媒收益為5320.9萬港元,公司擁有人應占凈虧損為9515.9萬元港元。

對此,董平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今年已經進入收穫期,具體而言,今年有三部歡喜傳媒參投的電影上映,包括票房超過13.6億的《後來的我們》,以及即將上映的《我不是葯神》,9月將上映的賈樟柯導演的《江湖兒女》。董平透露,歡喜有《我不是葯神》約20%的投資份額。

「到了2019年,基本是我們主控的電影,打頭陣的是寧浩的《瘋狂外星人》,徐崢的囧系列第三部,還有張藝謀的《一秒鐘》,還有張一白的作品等在2019年跟觀眾見面。」

談影視行業:外行拿熱錢進行投資會擾亂市場

近來影視行業風波不斷,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認為「中國電影的第一次危機正在到來」,具體而言,在資本從影視行業撤退、製作成本上升、輿論非議等,都讓這個行業走向「水深火熱」。

在採訪中,董平也對中國影視行業的現狀進行了點評稱,「因為很多的外行會加入到這個(電影行業),因為氣候好了,很多的外行拿了熱錢來進行投資,往往會擾亂這個市場,因為不專業,而且不經過市場分析,盲目地聽一些二三流導演或者二三流投資人去講述這個市場。我覺得這個現象應該改變。」

但董平也表示,「大資金的撤退,對於好的題材好的公司來說,這個基本上不存在的。」

「我覺得資本退潮,不再熱潮,(而是)更冷靜了。我們做了二十多年,見過低谷也見過繁榮,(繁榮時)每個大街小巷咖啡廳都在說電影拍電視劇,我覺得這是個不好的現象,因為中國產生這麼多的電影也好劇也好,上映的量是有限的。」董平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慶陽六中回應「女生墜亡」:正反思,禁止教師和異性學生獨處
「碼字勞模」血紅做客網文講壇:打算寫到1億個字再收筆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