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歡喜傳媒鎖定7億收入!保底28億,宣發費2億!

歡喜傳媒鎖定7億收入!保底28億,宣發費2億!

7月5日晚, 歡喜傳媒公告稱,與保底方(樂開花)就《瘋狂的外星人》電影訂立一份保底發行協議,保底金額為人民幣28億元,歡喜傳媒將有權收取《瘋狂的外星人》電影之保證最低發行收入人民幣7億元。若該電影的總票房收入超出人民幣28億元,除以上提及代價外,訂約雙方可就超出的部分,按該電影的影片凈收入的比例分配:投資方為30%及保底方為70%。

此外,作為保底發行協議的一部分,保底方需負責該電影的宣傳、推廣及發行工作及費用,(投黑馬 Tou.vc 專註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 預算宣傳及發行費用為人民幣2億元,由保底方承擔。無論該電影的總票房收入是超出或低於人民幣28億元,投資方都不會承擔宣傳及發行費用,以及保底方就該電影的發行代理服務費。暫定該電影於2019年2月在中國正式上映。

是的,你沒有看錯。歡喜傳媒的《瘋狂的外星人》被保底28億,只是宣發費的預算就高達2億!

那麼問題來了,《瘋狂的外星人》到底什麼來頭?

寧浩和徐崢都是歡喜傳媒的股東,所以《瘋狂的外星人》跟寧浩關係密切也不難理解了。《瘋狂的外星人》也曾出現在寧浩的壞猴子影業的片單計劃中。

除了《我不是葯神》所在的「72變電影計劃」,壞猴子影業提出了「天宮計劃」和「天神計劃」兩大電影計劃。「天宮計劃」主攻國內尚不成熟的科幻題材,開啟這一大計劃的首部作品便是寧浩聯手劉欣慈打造的《瘋狂的外星人》,這部影片已經定檔2019年春節檔上映,這不僅是寧浩首次嘗試科幻片,也是「瘋狂」系列時隔十年後再度重啟。

值得一提的是,正在話題中心的《我不是葯神》,其出品方中也有歡喜傳媒。而且,最近貓眼也剛剛斥資9.5億港元入股歡喜傳媒,被業內是為宣發方與內容方的強強聯合。

目前,歡喜傳媒參與出品的《我不是葯神》已經被業內預測會拿到30億票房,《瘋狂的外星人》又被保底28億,宣發費就高達2億,可見,儘管財報虧損的歡喜傳媒,(投黑馬 Tou.vc 專註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真的要進入回報收割期了,而這,肯定離不開其對影視人才的綁定。

截至目前,歡喜傳媒已經深度綁定了徐崢、寧浩、王家衛、陳可辛、顧長衛、張一白、張藝謀!

根據最新公告,幾位導演股東的持股比例分別為:

寧浩全資擁有的泰穎佔比15.03%;

徐崢全資擁有的泰嶸佔比15.03%;

張一白佔比4.8%;

唯臻/張藝謀佔比5.14%。

另外三位沒有顯示股份比例的導演,根據之前簽約的股份數額可大致計算:

陳可辛及吳君如佔比4.91%;

王家衛佔比3.42%;

顧長衛佔比2.57%。

股份綁定不僅可以加強導演與公司的聯繫,導演之間的利益關係也會隨之增強。從寧浩、徐崢開始,歡喜傳媒便在嘗試「導演合伙人」制。

2015年5月13日,21控股(後更名為歡喜傳媒)發布公告,阿里影業前主席董平、徐崢、寧浩將認購方發行約17億股股份,每股發行價為0.4港元。而21控股認購停牌前最後交易日,每股港幣1.92元,市價折讓高達79.17%。賺大了有木有!

交易完成後,董平通過旗下的兩家公司獲得了21控股擴大股本後24%的股份,成為大股東。徐崢與寧浩各自獲得19%股份,並列成為第二大股東。同時,寧浩和徐崢需要每三年為歡喜傳媒負責一至兩部電影。

交易方案公布後第二天,21控股的股價在當天上漲了129.69%,5月15日的最高價達到6.8港元,一周後,21控股的收盤價格在3.95港元。這意味著,董平、徐崢、寧浩等人通過此次入股,已實現了10倍的財富增長。徐崢和寧浩幾乎一周分別就「賺」了15多億港元。

2016年6月2日,歡喜傳媒發布公告,與王家衛、陳可辛兩位導演簽訂合作協議,歡喜傳媒還將獨家投資王家衛執導的兩季共18集網路影視劇,二人都將為歡喜傳媒提供電影製作服務。另外,歡喜傳媒將分別向二人配股1億股和1.445億股,配股完成全麵攤薄後,兩人的持股比例分別為3.92%和5.66%。按當日的2.2港元/股計算,兩人所持股票價值2.2億港元和3.18億港元。

2016年12月7日,歡喜傳媒宣布,與顧長衛、張曉陵(張一白)、陳大明訂立合作協議,顧長衛、張一白、陳大明將分別向集團提供若干電影及網路系列影視劇製作相關之若干服務、投資及其他權利。

同時,歡喜傳媒分別向顧長衛、張一白髮行7500萬股及1.4億股股份,(投黑馬 Tou.vc 專註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分別相當於擴大後股本2.71%及5.06%。集團將分別出資4000萬及1億人民幣用於發展顧長衛、張一白網路系列影視劇及作品。

今年5月24日,歡喜傳媒再次公布重磅消息,簽下張藝謀。如同華誼兄弟斥資10.5億元收購馮小剛公司70%股權一樣,歡喜傳媒在大腕導演上的投入也是不小。不過也是因為在導演布局上投入過大,歡喜傳媒的財報並不好看,已經連續三年處於虧損狀態。

歡喜傳媒的年報顯示:2015年至2017年,年虧損額分別為9280萬、12.54億、9516萬港元,累計虧損約14.43億港元。其中,虧損最嚴重的2016年,以股份為基礎付款額高達11.2億港元,大多為綁定導演股東的大額支出所致。

連年的虧損也導致歡喜傳媒的市值一路下滑,2015年5月簽約徐崢、寧浩後,歡喜傳媒的市值一度高達188.22億港元,而截至今日收盤,歡喜傳媒報2.13港元/股,市值59億,三年跌去近70%,約130億港元。

不過,隨著其優質內容的持續產出,口碑與票房的大爆,歡喜傳媒的春天,自然不遠了!

(文章來源於:鏡像娛樂摘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黑馬醬 的精彩文章:

Netflix股價飆漲103%市值超迪士尼:復盤千億美元之路,誰能成為中國版Netflix?
2018年電影市場一路開掛,暑期檔能否續寫傳奇?

TAG:娛樂黑馬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