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誰是戰車的「護身軟甲」?

誰是戰車的「護身軟甲」?

原標題:誰是戰車的「護身軟甲」?



擁有武俠小說中「刀槍不入」的神功,是戰士夢寐以求的目標,戰車亦是如此。

日前,美國陸軍宣布將繼續測試「鐵幕」新型主動防護系統,為「斯特賴克」等戰車打造戰場「鐵布衫」,幫助戰車免去來自反坦克導彈和單兵火箭筒施加的「皮肉之苦」。


主動防護系統主要通過雷達和光電探測等手段,感知反裝甲武器的特徵和運動軌跡,進而有效阻止它們直接命中戰車。伴隨著干擾型、攔截型和綜合型等各種主動防護系統的出現和成熟,戰車的「護身軟甲」將如何發展?


一場無聲的技術博弈——


誰還敢在戰場上「裸奔」

用一台造價2000美元的榴彈發射器,發射一枚500美元的榴彈,直接摧毀一輛價值數百萬美元的M1A2「艾布拉姆斯」坦克,沒有比這再「划算」的事了。


大名鼎鼎的「悍馬」越野車之所以在現代戰場上頻頻遭遇「滑鐵盧」,說白了是緣於「裸奔」:裝甲防護能力薄弱的「悍馬」,面對持有輕型反坦克武器的對手和各種地面爆炸物時不堪一擊,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上常常深陷「泥沼」。隨後,痛定思痛的美軍為「悍馬」加裝了防護裝甲,但這些手段終究效力有限。在這場無聲的技術博弈中,吃虧的似乎總是戰車。


不單單是「薄皮」的輕型裝甲車,在先進的反裝甲武器面前,即便是披掛著複合裝甲和爆炸反應裝甲的主戰坦克,往往也甘拜下風。更何況,一味地依靠增加裝甲厚度、提升裝甲材料性能來加強防護,會增加成本、降低機動性,讓坦克越來越「臃腫」。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戰車主動防護系統逐漸進入人們視野。主動防護系統是一種新型的防護手段,主要通過感知並獲取來襲反裝甲武器運動軌跡和特徵,「搶先一步」阻止反裝甲武器命中坦克和裝甲車輛。


一套戰車的「金鐘罩」主要由探測、控制和對抗這三大分系統構成。探測系統是看清反裝甲武器的「火眼金睛」,主要包括激光告警、紫外線探測和雷達探測跟蹤等;控制系統是主動防護系統的「大腦」,反擊誰、怎麼反擊,都由「大腦」向對抗系統發號施令;對抗系統是「拳頭」,負責物理摧毀反裝甲武器。

近年來,根據工作方式的不同,主動防護系統又可細分為干擾型、攔截型和綜合型。干擾型主動防護系統主要施展「障眼法」,通過施放煙幕、拋射干擾誘騙彈和激光致盲等軟殺傷方式,使來襲的反裝甲武器「找不著北」。攔截型主動防護系統則直接發射攔截彈藥與來襲武器進行「硬碰硬」。為進一步提升整個系統的防護能力,現代坦克和裝甲車輛的主動防護系統一般都採用融合了干擾型和攔截型的綜合型系統。這樣,不管來的是哪種威脅,總有一款防護方式能發揮作用。


戰場上「軟硬兼施」——


把戰車包裹得「密不透風」


俄羅斯開始探索新型主動防護系統的時間較早,「窗帘」「鶇2」「競技場」等系統已先後用於T-72、T-80和T-90等系列主戰坦克的改進。1993年,俄軍裝備「窗帘」主動防護系統,這是一種典型的軟殺傷干擾型系統,主要利用光電對抗裝置干擾敵方的激光測距儀和目標指示器。為進一步提升戰車的生存能力,俄羅斯還專門為T-14「阿瑪塔」主戰坦克和T-15步兵戰車研製了「霞石」主動防護系統。「霞石」系統能發現方圓100公里範圍內、尺寸小到0.3米的飛行目標,具備攔截反坦克導彈、火箭彈和貧鈾穿甲彈的能力,是反裝甲武器的「剋星」。


除俄羅斯外,英國、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等國也在積極研製主動防護系統。歐洲宇航防務集團公司的多功能主動防護系統已經安裝在了德軍「豹2」主戰坦克和「美洲獅」步兵戰車上,展示出有效抵禦多種威脅的能力。

曾幾何時,美軍對為坦克和裝甲車輛配備具有攔截能力的主動防護系統也是「不屑一顧」。究其原因,美軍在數場局部戰爭中的對手並未對M1A2「艾布拉姆斯」坦克和其他戰車帶來太大威脅。如今,各種反裝甲武器「泛濫成災」,逼得美軍刷新自己對於戰車防護系統的認知,開始測試具有硬殺傷和軟殺傷措施的主動防護系統。


目前,以色列研發的「戰利品」主動防護系統已經成功「嫁接」到美軍M1A2「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上。2017年底,美國軍方悄然簽署了「戰利品」主動防護系統的採購合同,或將於2019年完成部署工作。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配備的是以色列另一款「鐵拳」主動防護系統。正在進行測試的「鐵幕」主動防護系統,則是為「斯特賴克」和「悍馬」等車輛量身打造。


美軍為何對以色列主動防護系統如此信賴呢?在第二次黎巴嫩戰爭後,以色列就開始了主動防護系統的研製工作。2010年4月,「戰利品」主動防護系統開始部署在以色列第四代「梅卡瓦」主戰坦克上,這也是全球首款正式服役的坦克裝甲車輛主動防護系統。藉助雷達的360度掃描監控,「戰利品」把戰車包裹得「密不透風」。一旦有威脅來襲,「戰利品」系統的攔截器會主動發射聚能炸藥,在空中實現對來襲反裝甲武器的精準「點穴」。該系統在實戰中不斷經受考驗並持續改進,因而也成為目前技術相對成熟的主動防護系統。


「守護神」能否護體——

「矛盾之爭」或將繼續上演


被美國陸軍寄予厚望的「鐵幕」主動防護系統,早在2004年就已經著手研發,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的項目之一。顧名思義,「鐵幕」系統就是在戰車的四個方向分別安裝防護裝備,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防護。研製「鐵幕」系統的美國阿蒂斯公司甚至表示,「鐵幕」系統還可以防護建築和直升機。


「鐵幕」系統由探測感測器、雷達、光學儀器、高速計算中樞以及反方向彈藥等部分組成。它能在反裝甲武器擊中戰車數毫秒前通過發射彈藥來消除威脅。傳統的主動防護系統一般從數米外對威脅實施攔截,無法顧及戰車四周的同行人員。「鐵幕」系統採取向下發射彈藥方式,這種「反擊手法」事實上並未引爆來襲武器,不僅能減小爆炸破片的擴散範圍,還能把已下車士兵遭遇附帶損害的風險降到最低。


2013年,美國陸軍開始測試「鐵幕」主動防護系統。從此前公布的測試視頻看,加裝「鐵幕」的「斯特賴克」和「悍馬」在遭遇火箭彈襲擊後仍能繼續行進,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目前,BAE系統公司已經選擇「鐵幕」主動防護系統作為新一代地面戰車的標準配備,印度陸軍的T-90也有意請來「鐵幕」作為 「守護神」。為傳統戰車加裝新型「護身軟甲」,勢必成為「陸上猛虎」發展的大勢所趨。


事實上,戰場上圍繞坦克裝甲車輛與反裝甲武器的「矛盾之爭」從未停歇。從發展程度上看,戰車的各類防護裝置再先進,也始終滯後於反裝甲武器的改進升級。更何況,反裝甲武器的開發難度和費用開銷更低,更新換代的速度也更快。


目前,能有效攻擊帶主動防護能力戰車的反裝甲武器已經出現。主動防護系統的「封神之路」任重道遠。能不能跟上「戰場之矛」的變革步伐,依舊是主動防護系統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章妍 艾弘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軍事頻道 的精彩文章:

引力牽引器、核裝置 NASA提三方案阻止小行星撞擊地球
韓國下代戰機設計酷似F-22 預計2022年首飛

TAG:人民網-軍事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