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閱讀是最好的「補習」

閱讀是最好的「補習」

(重溫經典 回到常識)

閱讀是最好的「補習」

——學習蘇霍姆林斯基思想體會之一

當孩子學習困難時——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蘇霍姆林斯基)

又到了放假季,又到了家長焦慮的時節,又到了孩子糾結的時節。家長的焦慮在於:放假了,我們該給孩子報幾個補習班呢?孩子的糾結在於:放假了,父母會讓我好好玩玩或自由自主看看書嗎?

這個時候,家長和孩子好像處在了兩個陣營里,溝通得好的,兩個陣營各退五十步,父母孩子會比較平靜地度過假期。若互不讓步,雙方各執一端,常常吵嘴慪氣,最終不歡而散。

趁著假期,父母針對孩子的薄弱學科,選擇相應的補習班補補課,這本無可厚非。只是我想說,小學階段是培養良好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黃金塑造期,如果此時父母過於強調成績,極有可能會扼殺孩子的興趣、天賦和創造力。另外,你讓孩子去補習,第一,你認真考察過遍布各個街頭巷尾的、名目繁多的補習機構嗎?他們的培訓場地和師資是不是你心裡想要的?與宣傳資料上說的一致嗎?第二,你去給孩子報名補習,徵求了孩子的意見嗎?你觀察到他們是從心裡樂意去的嗎?如果這兩點你都不掌握,你是不是覺得這樣做太獨斷、太輕率?它能達到你的預期效果嗎?我想說,它的效果肯定是事倍功半或是事與願違,有時甚至是吃力不討好,亦或好心辦壞事了呢?!因為孩子的6-12歲,是閱讀能力(即學習能力的基礎)長足發展的最黃金時期,這六年,可以說,什麼都沒有大量閱讀、大大提高閱讀能力的發展更為重要。如果一個孩子從來沒有讀過一本好書,甚至從沒讀過一本超過10萬字的書,而是把大量時間都投入到學校課本和大量作業里去了,那麼,這個孩子的天賦聰明就不可能被挖掘出來。小學階段的孩子,不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里。因為小學課本的單一性和膚淺性,遠遠不能滿足一個孩子個體成長的需求。只有讓他們去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經典,廣泛涉獵百科常識,才可以讓孩子的智慧不斷生成,精神不斷豐盈,最終形成一種強大的發展能力。所以,假期里應該引導孩子讀書。閱讀才是最好的「補習」。

有的家長會問:孩子有的學科跟不上也去讀書嗎?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們要分析為什麼跟不上。依據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一個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有的人語言能力強而數理能力弱;有的人運動能力強而表達能力弱;等等。了解了人的智能存在多元,也就理解了很多孩子為什麼跟不上。事實上,小學階段的成績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因為孩子把全部時間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里去了,自然就沒有時間大量讀書,而這如同丟了西瓜撿芝麻。你讓孩子去補習即使考了高分哪怕是滿分,對孩子的全面發展而言都是一種巨大的損失。這種損失到了初中就開始顯現出來,很多中學老師都知道一種奇怪現象:那些小學階段單單靠投入全部時間和精力獲得高分的孩子,升入初中後成績下降神速,這些孩子越學越不會學了。恰恰是那些小學階段成績平平,但博覽群書、見多識廣的孩子成績上升空間巨大、上升力量強大,他們往往後發制人、潛力無窮。

行文至此,我想起了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話,這段話多像就是針對當今焦慮中的中國家長說的。他說:當孩子學習困難時——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他還說: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閱讀。「學習困難的 」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維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給我們的忠告是,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是做題、做題,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

當然,用閱讀代替「補習」,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當代教育名家、北京十一學校李希貴校長曾說:在什麼年齡讀什麼書,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甚至人所共知的問題,但事實上卻一直被忽略了,尤其表現在中小學的語文課堂上,我們一再錯過了孩子們黃金一般的閱讀年齡段。李校長的話告訴我們:孩子成長的路上,向他們推薦什麼書是一個嚴肅而重大的事。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我們的學校、老師特別是語文老師責無旁貸。

德國著名童話家格林說:所有的童書都是預言書。童年一閃而逝,兒童瞬間成人。如果我們認真、用心地研究兒童,如果我們用兒童的視角和立場對待兒童閱讀,我們一定會發現,人類文明的王冠之上,最為嬌嫩也是最為美麗的那顆珍珠,就是兒童的精神世界。當代教育名家、新教育實驗的倡導者朱永新說:早期閱讀對人們的影響無疑是刻骨銘心的,是塑造精神趣味與人格傾向的,自然,也是多少能夠預測未來的。我們要用兒童閱讀讓兒童的精神世界變得更為美麗,也要用兒童閱讀去塑造兒童美好的人格,更要用兒童閱讀去創造一個民族幸福的未來。

對於兒童而言,閱讀是幫助他們認識世界,形成對於人生、對於未來的基本態度和價值觀的最主要的路徑。怎樣向孩子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呢?這當然要根據孩子的年齡而定。對於書本的內容,我覺得當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周大新先生的話值得參考。他說,向孩子們推薦書的時候,應該把握兩個標準:第一,這本書是否在傳達愛;第二,這本書是否在告訴孩子什麼東西是美。

真善美,就是我們給孩子最美好的東西。通過真善美的滋潤,通過持之以恆的、大量的閱讀,我們的孩子就能夠成為精神豐盈的人。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偉大的書。其實,他說的正是指兒童、少年、青年時代的這種閱讀,純粹、沉醉、全神貫注、通宵達旦(兒童、少年時期不提倡通宵達旦),沒有功利色彩,這種感覺如愛情一樣深刻影響人的一生。

當假期來臨的時候,是急於給孩子找補習班,還是根據孩子的意向、從容地為他們準備一份書單?這,事關孩子的精神成長,事關孩子的全面和諧發展,我們還真的輕慢不得!

2018.6.28

陳文,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特級教師,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2013年中國教育報推動讀書十大人物。出版《教師可以更優秀》《教育必須剛剛好》等4本教育專著和《泥土生香》小說集1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千璽應該重讀?吳磊偏科嚴重?對明星考生何必這麼苛刻
屏幕突然變暗,手機突然變卡,為什麼?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