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愧年少,無問西東

無愧年少,無問西東

By Chey

其實無問西東這篇文章,早在我起草完上一篇簡介後,就腹稿多次——大多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然後受Holly拖稿影響,葬身「腹中」。

無問西東這部大製作清華宣傳片,我去影院看了兩次,每每看得心潮澎湃。倒不是拍攝技藝或故事多麼精湛,這部命題作文般的電影拍成如今這個樣子也算是勉為其難了;讓我振奮的,其一為了西南聯大,勾起我想要重返校園的願望,其二為了青年人一腔熱血難涼。

我與西南聯大,原曾有過一些淵源,所以格外容易被它打動。

我兒時生長在天津南開大學,我對於南開曾經情深義重,想要生於茲,長於茲,學於茲,最好最後能留校任教——像我父母一樣——雖然最後我逐漸生長出其他的念頭,沒能得償所願,但在我尚且短暫淺薄的人生中,曾經對南開如此情有獨鍾。

在南開校園之中有一口銅鐘——我其實有很長時間是不知道它的由來的,它對於我以及許多童年的夥伴來說,只是校園裡跑過鬧過的一處景點。後來大一點,才會有人告訴我們這些孩子,那是南開的校鍾,1937年抗日爆發時被日軍掠去,後來又重新設計鑄造了,用來記錄那段歷史。

看完《無問西東》,我便找來讀了《西南聯大行思錄》,而後又在作者推薦之下,讀起了《南渡北歸》;而《南渡北歸》中第一章,轟隆一聲,便炸掉了我的南開。這便是那口校鐘的由來。

西南聯大於學術探求來講,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個奇蹟般的時期,也令無數學子嚮往不已。無問西東片尾七分鐘的彩蛋,只能以羅列姓名的形式,展示那時中國學術輝煌之萬一。

我父親的一位恩師,我成長中視為親人的申葆嘉先生,就是西南聯大的校友。其對學問之求索,對人生經歷與故事之熱衷,對父親與我都影響深遠。我看過一篇對申先生的採訪,裡面講到他所認知的西南聯大,那時讀來便動容,如今更是對這樣的求學環境生出了深深地嚮往。我且摘錄部分如下(來源於南開大學報):

他總結聯大的精神是「理性」、「開放」、「兼容」、「尊重」,這些理念影響了他的一生。用他的話說,大學給了自己「腦子」。

申葆嘉曾回憶,西南聯大奉行寬進嚴出的政策,教學管理非常嚴格。他十分推崇聯大的考試,認為考試內容很有趣,總會出人意料,「不考課本上的東西,而注重思維能力的考查」。當時每一門課的老師都在上課前就開出長長的書單給大家參考閱讀。正是從那時起,申先生培養起主動而廣泛閱讀的習慣。

當時,經濟學由陳岱孫先生主講,期末考試通過率只有30%,全年級100多人最高分只有68分,申葆嘉得了60分「已覺非常滿足」,這讓他一輩子都不敢輕視學問,對做學問異常嚴肅認真。

申葆嘉曾說:「那時無論幹什麼都憑興趣,念書是因為真的想念,師生之間的關係很輕鬆,可以隨意請教問題,探討時事。老師沒有把你看成一個學生,而是看成一個獨立的人,他培養的不是一個符號,而是一個真實的人。」

除了學術之嚮往,還有往夢想之熱血。

我前幾天看了一個TED的講演,講的便是電影給予人們關於同類性和異類性的反思,其一讓人振奮,其二讓人寬容。而無問西東所鋪陳的故事,便大多是在其一,在於我們都曾有過的一腔熱血,在於看到那些橫衝直撞的年少輕狂。

我本科讀的是新聞,自願讀新聞的孩子們往往都是帶著新聞理想來的——要揭露社會黑暗,要做深入調查,要做戰地記者,要到一切最缺乏信息的地方去,做一枚會碎裂壁壘的釘子,深深地扎到某一處去。

可我們的學習與成長几乎與傳統媒體的衰落是同步的,因而我們之中只有極少數的人,畢業後去做了想做的事情;我卻又看到這其中哪怕最優秀的人,在現實中被左右而掙扎,最後黯然離場。

這一腔熱血,又該如何安放?

「對自己的真實。」

電影中的吳嶺瀾曾以這句話解答人生之疑問,我們究竟是要做這世界認為你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自我能夠認可的事情?我們是要對這世界真實,還是要對自己真實?

這問題甚至比想像中更難以回答。

(關於傳統媒體的衰落,兩個月前看了一篇文章感觸頗深,特地也找出來分享給大家:汶川地震10年,那些寫報道的人在哪裡呀)

我其實也怕這世界:它繁雜,它執拗,它往往不如人意,也常常滿地荊棘;可它又如此廣闊而寬容,容得下許多豪情壯志以及天馬行空。

——我在File 001里就寫過,這是「萬事肆意卻又掣肘的生活」。

We only live once. 既是一期一會,又何必總要問終點在何方。

所以我的座右銘是,Dare to Dream。我把它寫在我每一本手賬的扉頁上,用來時時鼓舞或安慰自己。即便這一路前行拐了許多彎,即便想要實現的都遲到許多年,但只要始終敢去想,敢去做,敢堅持做夢,敢不後悔人生的每一步,這一腔熱血便不會寒涼。

總有人要告誡我們,為一點痴想莫賠上了人生。

可那一點痴想,便是人生。

更何況,恰少年。

- To be continue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ldgate 的精彩文章:

TAG:Aldg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