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戰術天才馬特烏斯為何是個失敗教練?

戰術天才馬特烏斯為何是個失敗教練?

體壇周報特派記者秦游夏發自莫斯科

雖然遲到了一會兒,但這並不會影響我對馬特烏斯認真態度的評價。採訪開始,德國隊史榮譽隊長立刻進入角色。對於我的每個問題,馬特烏斯都在認真思考,然後用縝密的邏輯組織出條理清晰的語言。對於某個話題的討論,馬特烏斯自帶延展屬性,以點及面。

右起:體壇+總編輯駱明、馬特烏斯、秦游夏、德國天空體育首席記者烏利·科勒。

愛你的職業,你才會成功

採訪自始至終,馬特烏斯臉上帶著微笑,有著很好的肢體語言。德國人喜歡用「肢體語言」這個詞去評價某個球員在場上的表現,對我而言,老馬的微笑和肢體語言,不僅職業,而且絕對是隊長級的。

採訪中,馬特烏斯最常提到的兩個詞是「Miteinander(共同)」和「Leidenschaft(熱情)」。作為隊長,馬特烏斯率領德國拿到1990世界盃。他認為,那屆德國隊沒有任何不和諧因素,不論主力、替補,大夥共同構建偉大的團隊精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本屆世界盃的德國隊。出局隊曝出隊內不和,是家常便飯,真假難辨,我不予置評。但在場上,德國隊確實沒有以團隊為單位,發揮出最好水準。

馬特烏斯認為,幾乎每個可以成為領袖球員的人選,都有各自問題,或傷病或狀態或場外因素干擾。他們尚且自顧不暇,更無法領導全隊。對於馬特烏斯這段發言,德國天空體育首席記者科勒跟我說:「這段話,洛塔爾實在說得太好了。等視頻做好了,能否把這段發給我?你的專訪可比我之前做的好,Qin,你真的太棒了!」

第二個關鍵詞是熱情。馬特烏斯球員生涯長達22年,1980至2000年當了整整20年國腳,150次代表德國隊出場,亦是前無古人、短期內不會有來者的紀錄。熱情,對職業的熱愛,是馬特烏斯永葆青春的秘訣。他還拿坐在對面的我舉例:「如果你不熱愛你的職業,你也不會坐在這裡。」

馬特烏斯年少成名,職業生涯基本一帆風順,但他從未滿足,即便作為隊長,他也是最後一個離開訓練場的,不厭其煩加練衝刺跑和定位球。由此,締造了他超強的覆蓋力和禁區外百步穿楊的能力。要做一件事,就熱愛它,並做到最好,這是馬特烏斯的信條,就如同這次專訪。人沒來的時候,大家可能對老馬有各方面的猜疑,但他一坐在那裡,專註回答提問,侃侃而談,一切顧慮煙消雲散。

執教不成功的戰術天才

世界盃期間,馬特烏斯是《圖片報》的專欄作家,幾乎每天都有更新,我也每天關注、學習。我知道老馬專欄創作的過程:每天,他會和《圖片報》記者阿爾特舍夫爾通電話,表述觀點,後者記錄成文後再發給馬特烏斯校對。

馬特烏斯是一個真正的專家。和墨西哥比賽前,他就在專欄中表示:建議中場上魯迪,排出3中場,以抵禦墨西哥衝擊。結果,德國果然在中場出了問題,赫迪拉被斷球,德國遭遇開門黑。對韓國前,馬特烏斯提出:必須遣上和瑞典一役效果顯著的戈麥斯攻城。結果勒夫沒有選擇斯圖加特中鋒首發,導致德國白白浪費半場球。

從足球技戰術角度,馬特烏斯絕對是個天才。他可以閱讀比賽,這也是他能勝任中路任何位置的原因。至於他為何在匈牙利、保加利亞國家隊的執教經歷都不成功,這或許是球員水平有限,無法將其理念完美執行的原因,又或許,是馬特烏斯比較愛「扯閑篇」,在隊內難以樹立威信之故?

可惜德國再無馬特烏斯

採訪結束後,馬特烏斯答應了團隊所有人合影的要求。看起來,近半小時的採訪,他還意猶未盡。傳奇隊長邀請我和「體壇+」總編輯駱明老師,以及我們的老朋友科勒,一起咖啡廳小聚,喝些飲品,再打個加時賽。

聊起中國足球的發展,馬特烏斯滔滔不絕。他認為,中國應多聘請一些德國教練來華,讓他們把德國足球理念傳授給中國教練:「如果每月給一名德國教練兩萬歐元,那麼想來中國的優秀教練比比皆是。」足球理念和訓練方式上的轉變,在馬特烏斯看來是足球復興的根本。老馬還認為,中國在足球的電視轉播上,還有不少提升空間,「看看我旁邊這位天空大咖吧,他們的節目做得多棒。賽前和賽後都有各種詳盡分析,一場球下來總節目時差得有4個小時。這才是最專業的轉播模式。」

一起探討這屆的德國隊和足球大趨勢,當然也不可或缺。馬特烏斯表示:「打傳控的球隊最害怕的就是反擊,德國隊就是死於中場保護不力。看人家皇馬,有卡塞米羅,巴薩有布斯克茨,拜仁有哈維·馬丁內斯。可是德國隊呢?」我想,也許就缺個洛塔爾·馬特烏斯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壇周報 的精彩文章:

透過世界盃看日本足球,足球文化不光是拿來說說的!
上法齊奧看似妙手實乃昏招 桑保利換人葬送阿根廷

TAG:體壇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