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老小區里的陽台拆違風波:搞「特殊」的那一家最後也被拆了

老小區里的陽台拆違風波:搞「特殊」的那一家最後也被拆了

張紅(化名)和丈夫來濟打工20多年,靠著努力在制錦市小區買了套7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房子在二樓,外面是個天台,前房主封陽台時向外探出了一塊,陽台就變成了小屋,這層的住戶大都是這種情況。前幾日,居委會通知陽台外探不合規,將拆除後統一封裝。可需要拆除的十幾戶人家裡,重新封裝的標準都是沿著樓體外牆,只有一戶與眾不同,依然外探約50厘米。

「她說家裡陽台有暖氣不能拆,可誰家陽台沒東西呢?」搞「特殊」的這一家到底是個啥來頭?

老小區里的陽台拆違風波:搞「特殊」的那一家最後也被拆了

其中一戶的陽台地基線外探近50厘米 記者俞丹 攝

「我們不一樣」

張紅回憶,6月下旬收到陽台需要拆除的消息,當時她接到小區居委會的電話後表示「我們家是二手房,買的時候就是這樣了」。張紅家住二樓,一樓是一排門頭房,從自家向外看,門頭房的房頂就成了一片天台,所以這層的住戶們封陽台時大都向外棚蓋了一部分。「我們家也在陽台放了床,平時是婆婆住,當時買這個房子也是考慮這個方便。」她說,雖然拆除重建後會有不便,但她和鄰居知道這也是為了環境更加整潔有序,因此都很支持,並未反對。

只是在張紅的印象里,那通電話並沒有說明陽台拆除的具體時間,直到2日上午8:00左右,街辦工作人員敲響了她家的房門,告訴她陽台馬上就要拆除。「結果8:00通知,10:00工人就上樓把我家陽台給拆了。」

突然拆除讓張紅有些鬱悶,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更讓她和鄰居無法接受。按照規定,拆除後的陽台重建時,必須沿著居民樓外牆封裝,不允許外探。「我們5個單元15戶,需要拆的有十二三戶,大家都是一個標準,只有一戶與眾不同,依然外探了將近50厘米。」她說,那戶「特殊」的居民在制錦市街辦工作,鄰居們都猜測可能跟此有關。

「1厘米也不讓」

5日下午,制錦市小區一處居民樓二層的陽台已基本拆除完畢,工人們正忙著打新陽台地基線。地基線寬約10厘米,緊挨著居民樓的外牆。站在天台向居民樓看去,各家各戶的地基線都和外牆平齊,只有靠近北面的一戶人家明顯與眾不同,地基線向外探出約50厘米,和兩側陽台的地基線放在一起,像是一個「凸」字。記者曾嘗試聯繫該戶居民,但未能找到。

「這十幾戶里,只有她家的能外探,我們都不行。」張紅說,因為拆除來得突然,她還沒來得及把陽台的床搬走,按現在的設計,新封的陽台是擺不下這張床的,寬出大約1厘米,為了能讓老人有睡覺的地方,她曾跟工人溝通,希望對方能多讓1厘米。「結果當然是不行,說必須按規定辦。」說話間,她指了指床腳,因為過寬的原因,工人在打地基線時便將床腳封了進去。

有同樣遭遇的不止張紅一家,隔壁單元的周老太這兩天正在為如何出門發愁。陽台被拆後,原本放在裡面的傢具沒了安置地方,她只能把洗衣機放在客廳門口,只留了個約20厘米的縫勉強通行。「過兩天收拾完了只能把它扔了,實在沒地方放,堵門不是個事啊。」周老太說,統一拆除封裝陽台是好事,大家都是支持的,鄰居們沒有別的想法,就想標準能夠統一起來。

「街辦合同制員工」

「居民反映的那戶人家,是我們街辦的工作人員。」5日下午,制錦市街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戶居民確實在制錦市街辦負責收費方面的工作,是一名合同制的員工,並非在編人員。「先前是工作考慮不周,但確實不是因為她的身份才搞特殊的。」

上述負責人表示,之所以將該戶居民家陽台外探,是因為此處陽台上安裝有暖氣片,如按照現在標準,暖氣片已超出居民樓外牆,必須要拆除,街辦擔心會對冬季的採暖產生影響,現在已經檢查完畢,居民家中的暖氣是雙循環模式,該片暖氣拆除後不會影響家中其他暖氣供暖。

「其實拆除前街辦已經讓居委會在樓下貼了通知,可能有的居民忙沒有看到,不過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難處,這件事我們確實應該按一個標準執行。」該負責人說,街辦會馬上聯繫現場工作人員,對該戶居民陽台上的暖氣拆除轉移,同時將外探的地基線後移至居民樓外牆處。

5日16:30左右,記者從居民處獲悉,該戶居民陽台外探的地基線已在拆除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