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28年,少帥的30萬奉軍改編為國軍,九一八事變爆發前兵力達到了什麼水平?

1928年,少帥的30萬奉軍改編為國軍,九一八事變爆發前兵力達到了什麼水平?

上世紀20年代,中國正處于軍閥混戰時期,各路軍閥為了各自的利益而互相爭戰,其中最強大的莫過於雄踞於東北的奉軍了,裝備先進、兵力充足,還有大帥張作霖坐鎮。

1921年,奉軍可以分為5個師和26個旅,總兵力達20萬人。1928年,奉軍在第二次北伐戰爭中戰敗,大帥張作霖死於日本人的爆炸,東北軍交由少帥張學良指揮。同年年底,奉軍接受國軍的改編建議,30萬奉軍正式改成東北軍。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東北軍奉行少帥的不抵抗政策,導致東三省逐漸淪陷。那麼這裡就產生了一個問題,1928年奉軍就已經察覺到了關東軍的蠢蠢欲動,有了防備之心,那麼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前兵力達到了什麼程度呢?

根據統計,當時的奉軍兵力已達40萬人,較1928年多了10萬人。這主要是1930年發生了中原大戰,東北軍12個精銳旅(18萬人)入關作戰,後來又駐守在了平津一帶守備。被抽調18萬人後,關外的東北軍兵力不足,於是在3年內進行了一輪擴軍,又招募了10萬人。

那個時候,東北軍不僅有步兵、騎兵、炮兵、工兵等編製,還有空軍和海軍,裝備100多架飛機和21艘軍艦,無論是兵力還是兵種配合度都很高。不僅如此,東北還建設了完善的軍工工業,具備了國產武器的能力,連關東軍的武器都沒有東北軍豪華,若是打持久戰輸的必定是關東軍,可惜結局卻是東北軍不抵抗。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一部分東北軍選擇留在東北與關東軍對抗,而另一部分則跟隨少帥去了關內。國軍對東北軍很忌憚,多次讓他們作為先頭部隊參戰,且故意拖延補給時間,削減東北軍的番號,以此減弱他們的實力。雖然阻力很多,但東北軍隨後的表現讓人欽佩,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們參與了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死傷慘重,光將軍戰死五位。

即便如此,國軍對東北軍的忌憚仍未減少,少帥被扣,東北軍則被大量消耗與分化,最終僅存的一部分東北軍加入了八路軍,並在1945年開赴東北,一雪當年之恥。

延伸閱讀

曾經以色列為了復國,打下了整個巴勒斯坦,為何後來又主動歸還了一部分?

長城存在了兩千多年,為何擋不住敵人,導致中原王朝更迭如此頻繁?

古代中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衰弱的?外國專家說這個朝代停滯了一個世紀,不是清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根知底 的精彩文章:

什麼叫碾壓?7個師空降敵國,6天橫掃全境,敵人有13個師也打不過
雍正登基的重要依仗,丰台大營和步軍巡捕營都是什麼部隊?為何令八爺黨不敢輕舉妄動?

TAG:知根知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