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醫學博士眼中的《葯神》啟示錄

醫學博士眼中的《葯神》啟示錄

NO. 1|壹

我很少寫影評。但是,這是一部觸動我內心的佳作,真的。

因為工作關係,很早就知道這部戲的原型--慢性白血病患者陸勇先生,帶著數千名白血病患者自救,最後被抓,並最終免於訴訟的故事。

當這個故事被徐崢和寧浩--這兩位我最敬佩的電影人搬上熒幕之時,全國輿論立刻爆了。我也趁著熱映,第一時間走進電影院。

由笑轉哭。我承認我是含著眼淚看完的。影院里大部分觀眾都是。

不想談論片中那個有妻有兒的白血病患者,因為印度仿製葯獲得重生的希望,又因為仿製藥品的斷絕而最終急變,走上絕路的悲愴,也不想談論黃毛最後為了保護老闆被車撞死時的忠肝義膽。

影片的設計,敘事與張力,悲情之中又穿插著的希望與笑點,我給滿分。本片在豆瓣獲得9.7分的高分,上映首日票房三億,名至實歸。

但這不是我們要談論的重點。

我作為醫學博士,希望談論的是,這個片子給我們帶來的冷思考,與啟示錄。

無論個人,還是國家,都應該牢牢地把命運攥在自己手裡。

為達到上述目標,個人需做好保障,而國家的科研創投機制急需改革。

平抑價格的最佳手段,是有效供應。本篇邏輯也能類推其他領域如房地產業等。

NO. 2|貳

先講個人。

生活於世,尤其是身處人口眾多,劇烈變化的中國,實屬不易。

人到中年,是賣笑的年齡,每個人都扛著焦慮,奮力前行,與疾病、貧困,做著殊死搏鬥。 就像片中的程勇喊道,我上有老,下有小,我被抓進去了,他們怎麼辦?!

慵懶的西方人可以躺在專利和壟斷上把產品賣出幾十倍的暴利,去豢養高福利下的懶人群體。而我們,只能依靠自己的雙手奮鬥。

然而,除了奮力賺錢,更需要的是,做好保障!

而這個社會的悲劇恰恰在於,最需要保障的人群,是最缺乏保障的。

最為危險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卻由最沒有保障的人群承擔。

用博士身處的燒傷患者舉例吧。

當城市居民都在享受著安全高效清潔的商品房和管道天然氣時。

大量的底層勞動人民,棲身於群租房,農民房,使用著既不安全也不正規的瓶裝煤氣。

由於國家嚴厲整治瓶裝煤氣,現在的很多罐裝煤氣都是黑窩點,鋼瓶和閥門年久失修,還為了提高燃燒效率往煤氣內添加助燃劑,導致爆燃後的燒傷程度比普通煤氣爆炸明顯嚴重許多(越嚴重的燒傷救治難度越大,費用越高)。

環境有多危險呢。群租房的廚房往往都是隔間之中劃分出來的。沒有窗戶(而正規的商品房,國家法律規定必須有窗,只要開窗,天然氣泄漏也會被稀釋而達不到爆炸濃度,群租房卻做不到這點),和卧室連在一起,灶具邊上堆滿各種生活用品,甚至還有正在充電的電動車。一旦起火,根本無法逃生。

再比如,電焊,挖掘,工廠的很多安全要求很高的操作,都是由文化程度很低,又沒有安全意識和培訓的工人上崗作業。比如去年的一家修理廠內,切割汽油桶的工人在沒有清除殘夜情況下就使用電鋸切割,引發爆炸導致嚴重燒傷。還有許多廠房的裝修,施工時,沒有搞清楚高壓線路走嚮導致工人被嚴重電擊傷,致死致殘。而至於無證電焊引起大火的就更多了。(近年最慘烈的是2010年上海靜安區無證電焊導致大樓起火,53人當場死亡。)

再用白血病和塵肺病為例,患病的很大群體,都是裝修、礦產等與大量粉塵、油漆等揮發物打交道的底層工人。而這些疾病的治療費用,又是非常巨大的。

天天念叨著中年危機的白領人群,一不需要直面惡劣環境,二醫保+商業保險的覆蓋率也相對較高。

恰恰是這些最低收入的人群,不要說沒有商業醫療保險,很多人甚至還沒有社保和基本醫療保險。近年來新農村合作醫療的大力推進,解決了不少打工流動者的基本醫保,但在諸如白血病、嚴重燒傷、惡性腫瘤等面前,基本醫保的解決能力是有限的!

我只能再次大聲疾呼:普通人給自己和家人買份保險太重要了!!!!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誰會先來,同樣,你也不會知道疾病和明天誰會先來。

想一想,如果事先購置了合理的商業保險+基本醫保,就算不幸之中疾病來襲,你不需要被迫做要錢還是要命的選擇題,病人至少不用擔心看病的花銷,而家庭也不至於被拖垮!

NO. 3|叄

再說國家。

中華當自強,只有核心技術,核心專利掌握在我們手中,百姓才能不被外國葯企盤剝。

在這裡我並不想評論患者購置仿製葯是不是合法的問題。對於垂死之人,緊緊抓住一切「救命稻草」,是本能,當然可以理解。而且現實當中的醫生也不會像片中那樣冷冰冰地告知患者吃了仿製葯出了事沒人負責的話。甚至很多時候,我們於心不忍,也會偷偷告訴患者可以試一試仿製葯。

而原研葯在專利期昂貴售價,固然有廠家無商不奸,追逐暴利的表面因素,但我們也不能否認他們研發周期長,投入巨大,和知識產權保護,和激勵醫療創新等等客觀存在。

對於如此昂貴的藥物動用醫保兜底報銷,我們捉襟見肘的醫保資金是否不敷支出,會不會擠占其他患者的救治需要,也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而強行招標降低採購成本則面臨廠家削減供貨的軟釘子(比如納入醫保的乳腺癌靶向葯赫賽汀就經常斷貨,導致患者無法規律服藥,最終複發!)。

因此,只有加大科研投入,加大產學研一體,加速國產創新藥物、醫療設備等的審批,才有可能根本性解決這個問題--把創新葯、救命葯的知識產權和生產能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最有效地保護人民!

舉個例子,舊中國沒有生產抗生素的能力,盤尼西林的售價就只能以金條計算,窮人只有默默死去而得不到治療。又比如,過去我們沒有液晶屏幕生產能力,松下的55寸液晶電視要賣1.8萬每台,而當我們下大力氣投產了京東方後,液晶電視的價格就狂跌到原來的1/6左右,切實造福人民。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認為至少有兩個關鍵點亟待改革:

第一是目前體制下的產學研脫節

科研院校,大學之間的比拼重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SCI論文」數量,而不注重科研成果的轉化,產業化。

象牙塔里的科學家不清楚市場需求,不知道臨床醫學的迫切需要,很多的研究成果無法轉化為最終造福人民的產品,草草發幾篇SCI就將項目結題,束之高閣。最終只是白白浪費國家的大筆科研投入

更有甚者,為了比拼論文課題數量,醫院和大學就以此為晉陞的要挾條件,在此畸形的體制下,一再上演一線臨床醫生和大學老師編造假論文的醜劇,甚至形成了屢禁不止的地下論文產業鏈。

而生產企業又奇缺科研專家,來對自己的產品提供優化、引領和創新突破。因此只能重複低端的仿製、抄襲,甚至急功近利者,走上了「鴻茅藥酒」的不歸路。

因此,改革現在的科研投入模式,改「撒幣買論文」模式,為「創投+貸款搞產品」模式,以產業轉化為導向,鼓勵科學家與企業家融為一體,使得科學真正成為先進生產力,解決一線臨床急需解決的實際問題,就成為關鍵

第二是改革僵化的新葯新醫療產品審批制度

醫療產品和藥品,因為是需要用於治療患者,因此研製、臨床試驗的要求是很苛刻而複雜的。然而我國的新葯審批和醫療器械創新審批卻過於小心翼翼,繁冗複雜,讓申請者無路可走。

筆者曾經參與的某新型醫療設備為例,想獲取上市條件,先必須進行臨床試驗以確認安全並獲取數據,然而倫理委員會審批臨床試驗的前提,又要有安全數據為前提,以保證受試對象的絕對安全。。。如此一來雖然大家都沒錯,但這事就成了死胡同,來回踢球,最後不了了之。

在這樣的體制下廠家自然樂於生產仿製葯或輕微改動葯。原因很簡單,原研葯已經經過完整的臨床試驗表明其安全,並獲得FDA認證,而仿製葯只需依葫蘆畫瓢,進行生物等效性和生物利用度試驗,即可申報註冊,大大縮短了研發周期,節省了研發成本。由於有已被證實安全的原研藥物在前,我國的藥物審批部門也樂於給國產仿製葯開出「通行證」。

長此以往,我們將只有抄襲和仿製能力,而喪失掉獨立自主的創新能力,在關鍵事物上只能任人宰割。格列衛如此,製造業的中興事件更是如此。這對於我國的百年大計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NO. 4|肆

葯神事件,對其他領域,尤其是房地產業的影射?

平抑價格的最佳手段,是有效供應。

葯神事件背後的邏輯是:窮人需要低成本的活命物資,供應商基於高昂的成本只能提供昂貴的產品,而政府方的兜底救助能力有限。三者是糾纏在一起的矛盾共同體。

那麼這個邏輯應用於房地產業也是如此:窮人需要廉價住房以棲身;開發商因為土地稅費成本高昂必須提供昂貴的住宅;政府基建等任務繁重,保障性住宅的投建能力薄弱,如強行要求開發商降價,則必將遭遇開發延宕,供應緊縮的「軟釘子」

逼迫之下,窮人也能拿出「房地產版的印度仿製葯」來對抗:

上海黃浦區靜安區商品房買不起,我就去買花橋,金山,甚至崑山;

北京商品房買不起,我就去買小產權住宅,沒有土地成本,必然房價低廉;

北京上海廣州都買不起了,我就跑去一萬多的武漢、重慶、長沙置業順帶就業,家庭都來。

而此問題的解決,就如同「格列衛」、「液晶電視」一樣,想解決價格問題,就需要擴大生產,提高供應。而前提就是,降低生產者的生產成本。(具體就包括土地價格和房地產開發過程所涉及稅費體制改革等)。有消息稱將房地產稅改革,改為停止一次性繳納土地出讓金,改為按一定時間段收取,如同物業費模式,就不啻是一個很不錯的選項。

THE END

更多地產資訊,敬請關注博士的密友圈,同樣也是乾貨滿滿,尤其是近期各大樓盤的開盤公告與搖號公示,我都會及時而仔細地貼在裡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柳葉刀看地產 的精彩文章:

TAG:柳葉刀看地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