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半月板損傷術後的康復路徑

半月板損傷術後的康復路徑

半月板的解剖

半月板是位於脛骨平台和股骨內外髁透明軟骨之間的半月狀纖維軟骨盤,半月板外緣較厚與關節囊緊密相連,內緣薄而銳利遊離於關節腔內,內側半月板呈「C」形,外側呈「O」形。

半月板損傷的處理

一、半月板成形。

二、半月板縫合修復。

康復治療能夠消炎、消腫、止痛,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減少疤痕,防止粘連,對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手術後康復或非手術治療都有很好的療效。康復治療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恢復關節的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因此,為防止患者因長期制動所致的膝關節的功能障礙,必須早期介入康復。

半月板成形術後的康復策略

1、術後48小時內扶拐或手杖協助部分負重。

2、麻醉恢復後即可開始下肢肌力鍛煉及屈伸膝關節練習。

3、肌肉收縮5~10秒/次,每組20次,每小時一組。

4、屈膝角度無特殊要求。

5、術後3~4周恢復正常運動。

半月板損傷修復後的康復策略

一、康復功能評定

1、疼痛

2、關節活動度

3、肌力測試

4、關節穩定性的評定

康復功能的評定必須貫穿功能恢復的全過程。即手術前、手術後早期、康復訓練期間及康復訓練後期。

二、半月板修復後康復訓練流程

1、術前康復

康複目標:術前教育,控制炎症和水腫,減輕疼痛,膝關節儘可能全範圍ROM,掌握手術後的訓練方法。

康復計劃:冷療、口服消炎鎮痛葯、抬高患肢、物理方法治療;學會術後拐杖的使用方法。功能訓練:踝泵練習;直腿抬高練習;大腿前後內外側肌群訓練;小腿肌群訓練;膝關節屈伸活動練習;髕骨鬆動練習。

2、第一階段:術後即刻-術後4周

康複目標:膝關節完全伸直,控制炎症和水腫,減輕疼痛,膝關節屈曲活動不超過90°,膝關節部分負重。

康復計劃:冷療、口服消炎鎮痛葯、抬高患肢、抽取積液。

功能訓練:踝泵練習;直腿抬高練習;大腿前後內外側肌群訓練;小腿肌群訓練;髕骨鬆動練習。

負重:半月板縱裂縫合的患肢扶拐部分負重;半月板橫裂縫合的4周內扶雙拐患肢不負重,4周後開始部分負重。

角度:4周內屈膝角度不超過90°;

支具:白天活動時角度調節至0~90°;夜晚睡覺時支具鎖定在完全伸直位;當患者有股四頭肌的很好的控制和正常步行時,丟棄支具。

3、第二階段:術後4周~12周

評估進入階段二的標準:完全伸膝;良好的股四頭肌肌力,直腿抬高沒有伸膝滯後;屈膝到90度;基本上消除水腫、炎症。

康複目標:爬樓梯時保持正常步態,保持全伸膝,漸進至最大屈曲角度,良好的髕骨活動度,增加髖部、大腿和小腿肌肉的力量,增加本體感覺。

康復計劃:功能訓練:繼續關節活動度和靈活性訓練;開始股四頭肌閉鏈運動(半蹲、微蹲等);漸進性大腿、小腿肌肉訓練;繼續腘繩肌、腓腸肌、比目魚肌牽張;踏步器訓練、功率自行車訓練體能訓練;本體感覺訓練。

負重:半月板縱裂縫合的患肢扶拐部分負重至術後6周;半月板橫裂縫合的此階段患肢開始部分負重,術後8周棄拐。

角度:開始屈膝超過90°練習,術後8~12周達到最大屈曲角度。

支具:術後4~8周,患者在易受到傷害的情況下使用支具(例如:人群擁擠,道路不平穩),8周後,當患者重建了正常的步態以及能直腿抬高且無伸膝滯後時,可在步行中,丟棄拐杖或支具。

4、第三階段:術後12周~24周

評估進入階段三的標準:髕股關節沒有疼痛;屈膝至少120°;足夠的力量和本體感覺以開始跑步訓練;消除水腫/炎症。

康複目標:全關節活動度;繼續改善下肢的肌力、耐力、本體感覺;漸進性肌肉阻力訓練;保護髕股關節;正常跑步步態;在等速肌力評估,患側下肢肌力接近於健側的70%。

康復計劃:繼續膝關節活動度練習、靈活性練習;開鏈伸膝訓練;在16周開始全負重下的跑步練習(半月板縫合);游泳;臀部、股四頭肌、膕繩肌、小腿力量練習;耐力、本體感覺訓練。

半月板損傷修複合並交叉韌帶重建術後的康復策略

參照半月板修復的康復策略即可。

祝您早日康復!

科學運動,驅動健康!

歡迎關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運動醫學科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