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越南被稱為「非法支付結算」,移動支付全球化之困

在越南被稱為「非法支付結算」,移動支付全球化之困

移動支付的便利性已經深入人心,國人對於移動支付也愈發喜愛,移動支付也因此被網友稱為中國新時代的「四大發明」。支付寶作為移動支付的領頭羊,發展至今已經擁有了8.7億的全球用戶,是目前最大的移動支付服務商。而微信則緊追其後,利用微信社交的龐大用戶基礎,在移動支付領域中逐漸站穩了腳跟。

根據易觀數據顯示,2017年Q4國內移動支付市場份額排名中,支付寶的市場份額為54.26%,依託微信支付的騰訊市場份額為38.15%,兩者之合超過了驚人的92%!

當然,他們的野心不止於此,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在爭奪完國內市場後,開始對海外市場開疆擴土,尋求更大的全球化發展空間,包括美國、澳洲、日本還有新加坡等國家,都已經允許消費者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來付款。數據顯示,支付寶已經覆蓋到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許多遠在國外工作的華人和中國遊客都享受到了移動支付所帶來的便利,再也不用因為貨幣兌換的問題所煩惱。

不僅如此,今年6月8日,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融資金額高達140億美元,市場預計融資後的螞蟻金服估值超過1500億美元。螞蟻金服表示,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支付寶的全球化拓展、科技投入和全球頂尖的人才招募。可見,這筆巨額資金將大部分用於支付寶的國際化發展當中,這是馬雲在向全球推行支付寶之後,又下的一劑「猛葯」。

然而事情總不是那麼的一番風順,因為就在最近,一則「越南全面禁止支付寶、微信支付」的消息在網上瘋傳,讓人驚詫不已,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

禁止支付寶與微信支付,越南到底意欲何為?

根據越南媒體報道,為了整頓境內的電子支付市場,不得不禁止使用移動支付,並把它稱為「非法支付結算」。其中「非法支付結算」指的是使用未經授權的POS機或付款碼進行的違法支付行為,而經過越南官方結算機構授權,按照正規流程支付的商戶則能正常使用支付寶和微信兩種移動支付方式。但是無風不起浪,造成越南要出台禁止使用非法移動支付的政策,並稱它們為「非法支付結算」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繞過地方監管,影響稅收

最近越南媒體指出,越南的一些中國商家沒有使用經過授權的POS機,而是使用一些「黑機」接受中國遊客的支付寶和微信付款,而不是通過VIMO,導致了稅收和外匯的損失,所以越南這項措施也是為了支持官方結算機構VIMO。

說到VIMO,很多人都不了解,VIMO是越南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與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合作的授權支付中介。用戶使用微信或支付寶進行交易的過程中,VIMO不會涉及任何權益資金,資金由平台統一管理之後再與商家進行結算。這樣不僅可以方便越南國家銀行對外匯資金的監管,還讓收稅和外匯結算都有據可查,可謂是一舉兩得。

在2017年11月,微信正式公布與Vimo達成合作協議,支付寶和越南國家結算股份公司(Napas)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阿里與騰訊要求Vimo積極推進,快速推廣官方認可的移動支付收款設備,方便中國遊客,也促進越南旅遊事業的發展。但因為部分中國商家與遊客自發的移動支付交易行為,影響了當地的正常稅收,越南才不得不責令禁止。

例如,今年5月中旬,在著名的下龍灣沿岸的下龍市,地方當局通過中國發行的POS支付機器發現了超過20萬人民幣,這20萬人民幣避開了當地的銀行系統和越南的支付中介機構,脫離了國家的監管,造成了難以估計的損失。目前越南金融機構正在積極整頓國內的電子支付市場,相信以後此類問題不會再有發生。

二、越南對中國移動支付的「下馬威」

而另一方面,則有一些消息認為,因為妒忌中國移動支付業的快速發展,越南要趁此次禁止「非法支付結算」之際,意要推出一款本國類似支付寶、微信的移動支付軟體,想與中國移動支付平台在泰國市場形成競爭之勢,在移動支付大時代的熱潮中分一杯羹。

其實越南VNG公司在2016年末就已經推出了一款移動支付軟體Zalo Pay,同樣Zalo Pay用戶通過綁定銀行卡也可以進行點對點支付。網購付款、收付款、發紅包、充值話費還有電視繳費等都可以通過Zalo Pay來完成,其功能比較完善。

不過總的來說,越南出台禁令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中國商家,使用未經授權的掃碼支付導致監督的混亂,最後造成了稅收的大量流失。不過這也是一種擁護國家主權的行為,畢竟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我們應當給予支持和理解。

事件背後是中國移動支付出海的不易

隨著2018年的到來,中國移動支付產業蓬勃發展,現在已經進入到了成熟階段。從過去的網路購物,到現在拓展到轉賬匯款、火車票機票、醫療健康、手機話費、公共交通、商場購物等領域,依託這些功能支付寶、微信支付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但中國移動支付平台此次在越南市場上的失利,說明中國移動支付想要實現全球化並非一帆風順。由於海內外巨大的文化差異、複雜的市場環境等諸多因素,都會阻礙著中國移動支付的全球化發展。

1、牌照申請困難

因為在其他國家開展移動支付業務首先需要獲得金融牌照,所以申請牌照成為了移動支付出海的第一關。在今年的兩會期間,馬化騰在談及海外移動支付的時候就感嘆過申請海外牌照的困難,因為申請海外牌照需要通過監管層進度慢、難度高的複雜審批流程。而如今隨著移動支付產業的發展壯大,各國的監管要求也在不斷變化。例如之前在印尼,電子支付方面只有一個電子貨幣的牌照,而如今還需要網關牌照、預付款牌照等五個牌照,這無疑又大大增加了牌照的申請難度。

2、海外設施不完善

國外有些地方的基礎設施還有待建設,很多銀行根本無法提供介面,銀行和銀行之間不能達到互通,造成很多業務無法進一步推動。而且一旦使用中國移動支付,就意味著要把銀行里的錢導入第三方機構,有種「費力不討好」的感覺,最後導致許多銀行不願與移動支付合作。

3、信用卡深入人心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信用卡也可以解決消費者不帶現金購物的需求,使用時只要用信用卡輕觸POS機,無需密碼也可支付,一樣的方便快捷。更重要的是信用卡發展至今,歐美等發達國家的信用卡體系已經十分完備 ,能夠提供價格保障、購物保障和安全保障,即使信用卡丟失,也不用擔心卡里的錢被別人划走。相比於支付寶、微信支付來說更加的安全可靠,所以說很多歐美群眾消費時使用最多的是信用卡而不是移動支付。

4、國內外群眾觀念不同

眾所周知,移動支付需要連接互聯網才能完成交易,一些消費者擔心連入公共的WIFI可能會有密碼和資金被盜取的風險,況且通過個人賬號轉賬給個人商戶,個人信息是否會泄露給商家,這也是是絕大多數消費者的顧慮之一。而且現在大部分的國家還是以現金為主,難以接受這種「潮流」,很多人認為現金支付的成本更低,即使身上帶一點現金也不是很麻煩。現金支付作為比較「古老」的交易方式,早已經成為了人們的生活習慣,短時間內這些觀念真的很難改變。

5、侵犯當地金融機構的利益

越南的這次的禁令事件就是個很好例子,由於監管不到位等一些漏洞,影響了當地金融機構的利益,以至於不得不出台禁令。而國內移動支付平台要想在海外市場獲得更快發展,除了獲得當時政府政策的支持之外,還要與當地的金融機構進行合作,儘快完善移動支付的監管體系,保障多方交易的公平性。

總而言之,中國移動支付進軍海外任重而道遠。中國移動支付要想在海外做大做強,必須克服這些難關,並做到「接地氣」,充分適應當地市場環境,時刻關注消費者的需求,加以改革創新,避免「水土不服」的情況,才會像在國內一樣如魚得水。

版權聲明

凡來源為億歐網的內容,其版權均屬北京億歐網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贊同或支持。

本文來自億歐,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中高級車年輕化的熱潮下,誰才是價值之選?
Facebook宣布關閉網路無人機項目 將改用衛星?

TAG:創業家 |